急性心肌梗死伴恶性心律失常26例分析

时间:2022-04-25 10:16:23

急性心肌梗死伴恶性心律失常26例分析

作者单位:112700 辽宁调兵山铁煤集团总医院急诊科 辽宁调兵山铁煤集团总医院急诊科于2005年至2011年共收治急性心梗合并恶性心律失常共26例,现将抢救体会作临床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31~80岁,平均58岁,均有典型胸痛或以严重心前区不适发病,发病时间至入急诊科为20 min~6 h不等,平均为3 h,入院后立即行心电图检查和心电监护,期间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如表1。12 治疗 发生上述心律失常,立即给予抢救,措施如下:121 室速或短阵室速,如无血流动力学改变,立即给予胺碘酮150 mg缓慢静注,继以1 mg/min持续静脉滴注,效果不理想,仍反复发作,加用艾司洛尔。如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立即给予同步电复律(双向波100j)。122 室颤患者,建议立即给电复律(双相波150j起始),并静脉应用胺碘酮,必要时加用艾司洛尔,辅助胸外按压,电除颤可反复应用,二次电除颤后室颤应有发作,应给以气管插管辅助呼吸。2 结果

26例患者经上述处理后,20例患者转复窦性心律,行静脉溶栓或急诊PCI治疗,6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高发期为冠脉闭塞4 h之内,特别是前30 min,包括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室颤,6~24 h后明显减少。STEMI急性期,危及生命的室速和室颤发生率高达20%,且可能为STEMI的首发表现,猝死率较高,需要迅速处理。发生机制包括梗死后的代谢与离子变化引起的电不稳定,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及神经平衡失调,再灌注损伤及心肌结构异常[1]。

在急性心肌梗死伴恶性心律失常抢救中,要做到严密监测,第一时间行心电监测,并由专人看护监测设备,及早、及时果断处理各种心律失常。对于这类心律失常处理的紧急程度,取决于血液动力学状况。虽然预防性使用利多卡因可减少室颤发生,但也可能引起心动过缓和心脏停搏而使病死率增加。因此,使用再灌注治疗时,应避免预防性使用利多卡因[2]。在充分应用胺碘酮、艾司洛尔等药物抢救的同时,对需要反复除颤的患者,要做的坚持不懈,不要轻易放弃。我们曾经抢救一名患者,持续胸外按压达2 h,电除颤达30余次,最终抢救成功。一旦血流动力学允许,应立即行急诊PCI手术,只有血管开通后,电稳定性才能恢复。

参 考 文 献[1] 杨新春,李延辉,王乐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94296.[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675678.

上一篇:分析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 下一篇:特殊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附15例病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