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生活理想调整

时间:2022-04-25 12:26:08

当代大学生生活理想调整

摘 要 当代大学生丰富而过度的生活理想有正常的一面,有不合理的一面,应当适当控制与把握,并用更高的生活理想加以引导,以缓解与学业目标的冲突。

关键词 生活理想 学业目标 延迟满足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生活需要是指大学生吃穿住行等物质需求、运动游戏娱乐等活动需求以及友谊爱情等情感需求几方面。由于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上其他群体的消费特点。他们体力丰富,精力饱满,各种生活需要都处于高涨与丰富时期,从另一方面这些需求的满足有时就会牵扯学生大量的时间、精力与注意力,使其宝贵的大学时光不能专注于学业的提高。因而对这部分需要的满足采取合适的延迟策略显得非常有必要。

比如有的大学生注重吃喝玩乐,花起钱来更是大手大脚。据有关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人情消费比重很大并呈现以下特点:人情消费的种类繁多,人情消费的数目惊人,人情消费有广度没有深度,人情消费的动机复杂,这些消极的交往方式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给大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另外,大学生由于年龄段的特点,向往和追求爱情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多元文化交融碰撞等影响,现实生活里出现了至上恋爱、从众恋爱、攀比恋爱、填空恋爱、匆忙恋爱以及痴迷性恋爱等不健康状态。一些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不善于用理智驾驭自己感情,随意放任自己的行为,把大好学习时光耗费在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之中,丧失了志向,荒废了学业,贻误了前途,个别人甚至置社会道德不顾,发生越轨行为,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享受生活是人的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但我们应当看到在这流金的岁月里,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有许多需要创造的东西。青年时代、特别是大学时期,是我们选择目标、确定方向、打造技艺、放飞理想的重要训练场;是我们成人、成才、成功和成业的重要加工厂;是人生从炎热的夏天到收获的秋天的一个重要中转站;也是我们一生中精力最为充沛、生活负担最轻的几年。如果这段黄金时期被荒废掉了,进入到社会之后,激烈的竞争就会使你疲于应付,再也没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了。所以,这段时期,对各种生活享受在保证不损害身心健康的情况下,理论上都应当采取一种克制策略,对这些生活享受的抑制,应当成为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的重头戏。大学生若能自觉矫正不良消费心理和行为,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和习惯,不仅可以节省支出,而且会受益终身。

(1)生活享受度的把握。大学期间对于一些生活享受,适当的满足比起延迟更有利于节省人们的时间与精力,从而使其注意力早点从享受中摆脱出来。另外,大学生的各种生活享受如果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度范围内,能使人身心愉悦,精神振奋,反而有利于学业目标的实现。优越的物质条件,适度的物质享受,能使人免去许多不必要的需要不足产生的烦恼,从而保持学习的最佳状态。比如适度的体育消费,游戏娱乐,可以缓解人的精神压力,松弛紧张的神经,增强有机体活力,是学习之余非常有益的补充。大学期间,交往不易过多,否则会浪费许多时间,但是适度的人情消费也是必要的,与人交往时应采取一种容忍豁达态度,尽量与人减少纠纷,珍惜在一起的缘分,这种交往反而能使人获得良好的人际氛围,成为人很好的心理缓冲地。大学生恋爱中有一种事业型的是值得提倡的。这一类型的恋爱把感情的融洽、志趣相投、事业成功作为爱情的基础。恋爱的双方都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进取精神,注重事业和精神生活,有共同的理想和抱负。恋爱的双方把恋爱看作人生的快乐,能够把爱情转化为学习和工作的动力。这一类爱情生活非但不会影响学业,相反还会促进学业的成功。学生当以学业为主.以事业为重。对大学生来说,真正的爱情应该成为激发学习热情、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如果处理好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就能在爱情与学业的互动中,既品尝到爱情的甘甜,又享受到学业成功的喜悦,这自然十分有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

(2)树立更高的生活理想,并把生活理想的实现寄托在学业成功中。生活需要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是推动人前进的巨大力量,正是各种需求造成的不满足性,使我们感到生命给予我们的一种特殊感受,从而产生一种亢奋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无止境的力,在它们的推动下,才有了文明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如果把生活需要与学业目标价值结合起来,会很大地增强学生的各种延迟满足能力,同时能化解生活享受与学业总目标产生的冲突。相关研究表明当目标价值大时,自我抵制即时诱惑的能力也就强,目标价值大时,自我延迟满足的能力也更强,所以目标价值对两种延迟满足能力都有很大的增强作用。基于这个研究,我们就可以教育学生把生活理想同学业目标联系起来,把生活理想变成学生的学业目标价值,学生就会有更大的学习动力,从而也就会有更大的延迟满足能力。

生活理想与学业目标价值的结合也是时代要求的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活理想的实现又是现实的,它们的实现与满足必须基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大学生们还不能自食其力,未来发展还是个未知数,过早地就开始进行各种各样的生活享受,只能是贻误青春、后患无穷。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大学生应当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成前进的动力,以更大的精力与专心投入到学习和各种能力的综合提高过程中去。只有学业出色者,将来能有个好工作,也就有了物质基础,从而谈得上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石海波.大学生群体人情消费[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9.

[2] 邓验.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上一篇:“光谱”背后的隐痛和暗影 下一篇:存在主义教育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