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生态意识下的大学景观设计研究

时间:2022-04-25 07:03:01

文化与生态意识下的大学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大学校园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环境,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应该突出其人文化特点,同时还要追求文化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因此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应该融入文化意识与生态意识。本文结合当前我国高校景观设计的普遍现状,提出文化与生态意识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讨如何在文化和生态意识下建造理想的大学校园环境。

关键词:大学景观设计 人文文化 自然生态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大学校园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文化与技能传授以及解决学生学习和实践中遇到的疑问的场所,更是青年学生在踏入社会前进行学习和成长的地方。众所周知,世界范围内许多优秀的大学之所以为世人所知晓和仰慕,除了其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之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们所拥有的各具特色的优美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的营造来源于合理的景观设计,优秀的校园景观设计能够体现出大学的外在形象以及内在文化内涵,并且为师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社会需求以及教育改革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我国大学呈现出大规模的扩大建设趋势,如何在这种趋势中建设具有特色的优秀校园环境,是目前我国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工作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文化与生态内涵

大学是进行文化知识传播以及储蓄、积累的重要场所,而大学的校园景观则是将抽象意义上的校园文化进行具体的形象化的客观表现,是社会和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够充分体现某一所大学自身特有的个性色彩以及文化氛围。在校园景观设计中,一些具有文化纪念意义的装饰性建筑或者雕塑等,都是无形的、抽象的校园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外在体现和物质依托,都能够成为重要的校园环境因素,对学生的行为举动以及人生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比如,未名湖就是北京大学最具有代表性和标志性的景观之一,未名湖畔优美的景观设计,体现着北京大学浓厚的人文精神内涵以及深远历史文化背景。大学的根本性质就是传播知识、培养高素质人才,而校园景观的文化性特色对大学校园整体的团结和凝聚力以及人与环境相互融合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将校园文化融入校园景观之中,有利于陶冶教师以及学生的个人修养,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对校园文化以及校园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校园景观存在于学生学习知识、自我成长的外在空间之中,优美舒适的自然景观有利于营造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健康环境。在进行校园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大学所处地区的地域性特点,顺应生态环境中的自然要素特点,合理地对原有生态环境进行开发和利用,建设生态化的大学校园环境,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我国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和建设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成长和发展,我国也加大了对高校的建设力度,大学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促使我国现代大学呈现出不断扩张建设的趋势。在进行大学校园的扩建以及新校区的建设过程中,校园景观作为校园文化的载体,其设计和建设却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首先,由于校园扩建速度加快,人们在进行校园景观设计时往往求快而不求精,忽视了景观设计的个性化、特色化追求,导致在不同的地区和规模下的大学校园景观存在雷同现象。甚至在同一所大学校园之内,景观的设计也较为粗陋,校园内的建筑、空间、植物景观等出现了机械化的复制现象,不同功能区的景观设计也几乎相同或者相似,大大减弱了校园景观环境的丰富性。

其次,在进行校园建设的过程中,设计师往往忽略景观设计对于校园文化的承载作用,把景观设计工作放到了校园建设工作的末端,只是一味追求建筑形式和技术手段的创新。这样建造出来的校园环境反而比较刻板,不能够充分反映校园文化特色,也不能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不利于大学自身形象的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目前,为了响应保护环境、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号召,我国大学在进行校园景观设计时越来越注重校园景观的生态化建设,不管是对老校区进行改造还是扩充建设新校区,都比较注重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对自然环境进行科学合理化的开发和利用,这是值得大力提倡的,但是在目前条件下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齐心协力进一步地去完善和改进。

将文化与生态意识融入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启示

校园景观的人文化设计和建设。首先,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与规划要注重功能化的需求,景观的设计与建筑的规划要具有一致性,将景观与建筑看作一个整体,不同形式的建筑有其特殊的功能,而建筑旁的景观功能必须要与其相协调,比如教学楼旁可设立能够激励学生发奋学习的雕塑,宿舍区旁边设人工湖、假山等,体现人性化的特点;另外,景观的设计必须与校园文化相融合,校园景观是校园文化的具体体现,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作为农业院校,其景观设计强调了学校建校以来所形成的文化内涵与办学精神,营造出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生态化的人文景观设计艺术。将校园景观的生态化设计与文化性设计相融合,在最大限度保持自然特色,保证维持生态环境平衡的同时,将文化特色融入景观设计当中,是目前我国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一个发展趋势。这种方式有利于建立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校园景观,有利于校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注重地域特色。在进行校园景观的设计时,要结合校园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特色来进行考虑。不同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人文历史发展特色各不相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环境,出于某种特定环境中的校园,在景观设计方面必然也体现出了一些差别。要特别注意在高校迅速扩建的大形势下不能忽略地域特色对景观设计的影响,要结合当地实际进行具有特色的人文化、生态化的校园景观设计。

结语

目前,大学校园环境建设工作中最首要的任务就是校园景观的设计和建设,校园景观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校园所在地域的生态环境特点以及校园本身所具有的人文内涵,打造具有个性化特色的大学校园景观是我国各个高校所共同追求的目标之一。在文化意识与生态意识指导下进行校园景观设计,有利于体现大学形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是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发展和完善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查道圣.当今国内景观规划设计新思路——以沈阳建筑大学景观设计为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6)

[2]章瑾,肖宇.文化与生态意识下的大学景观设计[J].中外建筑,2010,(5)

[3]卢蓉.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延续性研究[D].2011.

[4]范利飞.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

上一篇:浅析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 下一篇:浅析核电站钢筋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