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甘南藏区民族文化因素的融入

时间:2022-04-24 09:47:39

初中英语教学中甘南藏区民族文化因素的融入

摘 要: 本文结合2013人教版的功能话题,对相关的教材内容进行剖析,针对英语教学中对民族文化的融入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以卓尼节日文化和传统习俗为例,探讨如何将卓尼县独有的饮食文化、生态文化、节日文化、服饰文化和传统习俗融入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将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资源整合并运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卓尼节日文化 传统习俗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不断摸索将英文知识和藏区文化交融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激发学习兴趣,是笔者对人教版的英语课本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后得出的民族地区的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英语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注重传承民族文化

针对卓尼地区民族文化背景,研究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了解的心理倾向,除进行教育大纲中规定的英语知识的教学外,还将民族文化融入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系统学习民族文化的机会,掌握民族文化与英语学习的基本知识的融合与技能的运用。以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Unit 2“ I think that moocakes are dilicious”例,在本单元的教学设计中,可以将第一课时的热身环节融入藏区的主要重大节日,用图片教学法入,让学生发现汉族、藏族和西方节日的不同和相同点。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有藏历新年,体现藏族节日文化的特色,吃糌粑,手抓羊肉,酥油和糖,厥麻一起做的米饭和酥油炒面被称为吉祥饭,喝的是自己种植的青稞酿成的青稞酒,还有酥油灯用来供奉神灵。人们见面互相祝福“扎西德勒”,不管白天还是晚上,身着各式藏袍的男女在草地上载歌载舞,跳起欢快的锅庄舞。从七月一日至七月三十日为雪顿节,时值三大寺夏季法会之期,由于需供养参加夏季法会的僧众以酸奶为主,并演出藏戏,故有“雪顿”之名。“雪”即藏语里的“酸奶”,“顿”为观会之意;藏历八月的丰收节,藏语称“望果”,意为巡游田地。为庆祝丰收,当地藏民们除尽情歌舞外,还举行赛歌、赛马、赛牛、射箭、抱石和摔跤等活动,尤其以卓尼县的申藏乡每年的赛马比赛是非常热闹的。正月十五,卓尼县禅定寺的晒佛节。在这一天,信仰佛教的藏族同胞成千上万的来到禅定寺,寺里的僧人在吉祥的时辰抬出佛像多为释迦佛、三世佛等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彩色佛像相映生辉。身着紫红色袈裟的喇嘛,口念佛经,在佛像前顶礼膜拜。无数男女信徒,整装敬礼,观瞻佛容,场面宏伟壮观。

通过让学生在长时间的学习里,结合民族节日中浓厚氛围和习俗,将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心眼、思维方式、价值观等很好地融入英语学习中,在英语表达上找到高度的民族认同感,感受到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亮点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屹立不倒的原因,在心理上找到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二、在跨文化的适应能力上提升学生的认同感

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Unit4“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时,根据教材话题,用英语表达如何与同学、朋友、家人、友好相处。这一单元的英语学习结合卓尼县是个多民族地区,有藏、汉、土、回等十多个民族杂居,但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各民族间的文化生活习俗不同,难免在日常生活中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但各民族千百年来能和睦相处世代友好,有着博大的胸襟和谐的文化氛围,更何况教材中涉及的同学、朋友、家人呢?用这样的实例更贴近生活更有教育意义。这是一种培养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教学理念,在学习中将真实的场景和感受搬到课堂中,让学生在练习中表达个人的文化态度、思维方式、民族意识、文化摩擦、人机关系等,提高英语交流能力,更加深入地理解民族传统的生活文化、人生礼仪、传统习俗、家庭关系、,使得卓尼地区藏族民族文化资源被开发和利用,成为英语课程的外在资源[1]。

三、将民族文化与学校课程相结合

多种多样的民族内容整合进初中英语课程,实现了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在实际意义上的变革,民族文化的融入没有改变课程的基本结构、目标和特征,但是将少数民族的内容增加到课程中,让学生多民族文化的视角和观点学习英语,学会思考,掌握技巧,从浅层次的知识学习过渡到较高层次的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对比模式,最终实现课程与文化的完美整合。例如通过组织学生到家庭或者社会场所参观的方式,运用活教材打破课堂与教科书的束缚,让学生在接触社会中受到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民族原生态风情等的教育。还可以组织学生矩形主题活动,设定民族文化主题的英语情景教学活动,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通过课题选择、制订计划、实施计划等阶段,教师充当指导者,学生自己查阅书籍、制作课件,现场演讲等,完成主题任务。例如我们曾经在英语课堂上举办“民族特色饮食”活动,要求学生了解本民族特色饮食,并阐述饮食的历史、特点、特色等,还加入多媒体课件展示等,生动活泼地演绎民族文化探究的经过。

四、结语

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工作,学生大部分为少数民族,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会比非民族地区的学生多,在英语学习中融入民族文化意识,才能让民族文化与英语课程整合之路走得更远更长。

参考文献:

[1]陶娅.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J].未来英才,2014,(10):55.

上一篇:精于设计 简于练习 下一篇:小学任务型驱动作文教学策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