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于设计 简于练习

时间:2022-09-08 07:44:54

精于设计 简于练习

【摘 要】如何科学设计练习,充分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的作用,是深化小学数学教改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教师劳动创造性的具体体现。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探索与初步体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设计;实效性;教学实践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是一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入理解新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往更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能使学生对概念进行深层次的内化,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不仅要遵循课堂练习设计的原则,更要注重练习设计的方法,体现练习的实效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采取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时对练习进行调控与反馈,提高学习的有效性。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体现练习设计的实效性呢?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练习设计要有趣味性

新课程俗贾赋觯骸按友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要摆脱机械重复的、枯燥乏味的、繁琐的死记硬背、无思维价值的练习。作业题型要做到“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奇”一点,通过多种渠道,把丰富知识、训练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寓于趣味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取代重复呆板的机械练习,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完成作业。

比如在学习“数的整除”这单元后,我利用这单元的知识设计一道让学生猜猜老师的电话号码是多少的作业,猜出后,拔个电话给老师。( )一位数中最大的偶数。( )既是偶数又是质数。( )2和3的最小公倍数。( )既不是指数也不是合数( )最大的一位数。( )8的最小倍数。( )6和9的最大公约数。( )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积。学生根据这些条件,猜出号码拨出去,接电话的果然是自己的老师,学生就觉得十分有趣。这样把作业寓于猜谜之中,有趣的猜谜活动吸引了学生,“引”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吃”得津津有味。

二、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

练习的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尤其是对后续知识的的延伸和拓展,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针对性的设计专项的练习,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知识上得到发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例如,学习小数乘法时,可以针对其重难点设计下面题目。

(1)说出下列各乘法算式的积有几位小数。

12×0.6( ) 0.8×9.4( ) 67.3×0.08( )

(2)根据23×134=3082,直接写出下列乘法算式的积。

2.3×13.4=( ) 23×0.134=( ) 0.23×1.34=( )

这样的练习,突出了“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这一重难点,及时有效的巩固了所学的新知识,在教学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练习设计要有自主性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作业的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给学生自主参与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分析运用知识的机会,尽可能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解答,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和成功者。

如,学习《百分数》后,我安排了“新闻会”这样的练习:生活中的百分数很多,把你课前搜集的百分数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①说说从哪里收集来的?②说说这些百分数表示什么?③说说由这些数据你想到了什么?

再如,学习《人民币的认识》时,就可设计“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练习题。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别扮演顾客和营业员,看哪位营业员收钱、找钱既对又快,哪位顾客会正确、合理付钱。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自觉地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了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体验角色的乐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等,可谓一举数得。

通过这样的自主性练习,学生不仅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巩固,而且对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自主建构,使自己的数学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四、练习设计要有对比性

深化练习,不是指题目要求拔高、加难,而是指思路的拓宽、灵活,激励学生思维。在练习中通过对比练习,可突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对形同实异,学生易混淆的知识得到辨析深化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推理、分析和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防止思维定势产生的负面迁移。

如在复习分数应用题时,可以设计以下对比练习:(1)一段公路长10千米,修了3/5,还剩多少千米?(2)一段公路长10千米,修了3/5千米,还剩多少千米?(3)一段公路长10千米,修了一段后,还剩2/5,修了多少千米?(4)一段公路长10千米,修了一段后,还剩2/5千米,修了多少千米?通过这组练习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题中已知数与已知分数之间的相依关系,提高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中“对应”这一要素掌握程度。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更应该精心设计练习,让习题练习成为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直接发源地,让学生的兴趣一直保持在练习的始终。我相信,只要我们重视“练的有效性”,课堂中注意让学生充分“练”,就一定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松.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实效性策略.《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1)

[2]邓武才.让数学练习更具实效性.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6(16)

上一篇:探析顾曼璐畸变心理之形成 下一篇:初中英语教学中甘南藏区民族文化因素的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