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下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时间:2022-04-24 12:31:12

校企合作下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摘要:高等院校中的会计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社会需求的具有会计专业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同时也是高校培养具有创新思维会计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主要针对现阶段校企合作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提升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校企合作;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2

会计是一门近些年比较热门的行业,因此,许多职业学校与高等院校都开设了会计专业教学课程,但是就业形势以及就业压力不容乐观,社会对于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基础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2006年我国教育部门的16号文件[1]要求各高校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活动,并且校企合作在教学体系中的实践也受到了高校的好评。然而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下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使得教学质量受到了影响。

一、校企合作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滞后

在目前的高校会计教学的过程中,仍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做好笔记的课堂教学,通过教师的讲解来阐述会计业务的发展以及会计业务的处理,然后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进行会计分录的制作,但是在此过程中,学生由于对于会计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水平的缺乏,导致在老师未讲解的会计分录以及报表的制作中出现较大的问题[2]。并且,在日常的考试审查中,偏重于操作能力进行检验,对于理论知识的熟练运用未进行考察,这导致学生在毕业后进入工作后,不能进行实际业务操作。

2.教学目标出现偏差

由于目前的高校会计教学受到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在实际教学与学生专业能力方面存在差异。高校的会计教学没有重视学生的操作技能以及基础理论的教学,导致了课堂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的提升,使得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3]。部分学生甚至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使得高校会计教学治疗受到影响。

3.校企合作形式表面化

由于目前部分高校的校企合作体系的运行已经进入一个误区,没有找准校企合作的定位,只是单纯的将校企合作当成为学生寻找实习单位,且签署的合作协议缺乏实质性内容,并没有深入专业科研领域中,没有渗透到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解决目前会计人才培养问题等。校企合作仍停留在初级阶段,知识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参观、实习等层面,企业在学生实习过程中也没有明确培养目标,导致校企合作形式表面化,没有起到真正的人才培养效果[4]。

4.学生缺乏动手能力

会计在高校中属于一门热门专业,因此多数院校都有设立该专业教学,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下,懂得如何进行分录以及报表编制,但是在进入公司实习后,学生无法有效利用企业的数据信息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主要是由于现阶段的会计教学滞后于实践操作,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动手能力。教学滞后于实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会计实践较少以及手工模拟与电算化实习脱节。会计教学中对于实践教学较少的主要原因是实践资源缺乏,会计教学与实践教学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会计作为一门实用型专业,教学方法需要将会计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而现阶段的会计教学中大部分是采取课程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5]。而手工模拟实习与会计电算化实习脱节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学校由于教学经费的限制,缺乏必要的教学设备以及教学软件,导致手工模拟实习与电算化实习不能够同时开展。

5.过于重视业务核算

由于传统的企业会计制度对于会计有较多的规定,导致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业务时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才能,使得我国在会计教学中,过于重视业务核算教学。业务核算的重要性体现在会计操作的方方面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强调学生需要将会计科目、核算方法、借贷方向进行记忆,并对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处理方法进行讲解。这造成了部分学生在会计分录以及会计科目中的混淆[6]。而在新会计准则中对于会计业务没有比较明确的规定,而需要会计人员按照自身的经验进行会计业务的处理。

6.教学方式单一

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造成学生对于教学产生厌倦的心理,并且在目前的高校中,会计专业的学生往往比较多,学习师资力量无法满足每个会计班级进行小课教学,因此,采用大课教学的方式满足每一个班级的课程安排。但这也造成了会计教学质量的下降。会计是一门实用性、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且会计基础概念比较抽象,而高校的学生往往由于自身的学校素质不高、基础知识薄弱,并且在刚刚接触会计课程的学习,对于会计概念比较难于理解。且会计教学的过程中比较单调,使得学生容易产生厌倦、厌学的心理,使得学生不愿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会计专业课程的难度、深度以及广度较高,加上学生对于会计知识的学习水平较低,使得学生对于会计教学的掌握和运用较弱。

二、提高校企合作下的会计人才培养效率的措施

1.建立全面完善的校企合作平台

会计发展需要产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仅通过高校的教学改革是不够的。所以,高校需要与会计企业进行良好的互动和合作,深化校企合作平台,优化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为学生的发展创建更好的环境。会计产业与学校的合作是一种互惠合作关系,企业在为学校提供便利的同时,高校也为会计产业输送优秀的会计人才。这种合作平台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熟悉会计行业的实际工作情况,提高学生对实际工作的认识。我国目前比较完善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建立校企实训基地,从而优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企业实习中能够直接参与或观摩会计的全过程,能够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活动相结合,有助于培养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7]。与此同时,学校也能通过合作关系的确立,了解现代会计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实现供求对接。在构建合作平台的过程中,高校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能只追求教学效率,在实践计划、实践内容、实践管理等方面不断进步。

高校除了提升实践活动的比重外,也要突破传统教学资源的限制,充分利用现代会计企业的资源,聘请会计企业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用座谈会议以及演讲等形式将企业会计人员引入教学活动中。部分高校正在尝试将部分专业课程由聘请企业财务人员担任课任教师,通过教师将企业具体项目引入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对项目的研究加深对会计知识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

部分高校通过建立“学校-院校-专业”的三级校企合作模式,学校通过建立校企合作领导机构,通过机构对制定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系统、校企合作发展方向、明确企业在会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引进企业财务人员进行授课、毕业实习等方面的计划,实现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目标。

2.加强高校会计教学改革

会计人员的判断能力以及职业素质是在长期的会计工作中不断积累才得以提高和发展的。因此,现阶段的会计教学需要重视加强学生的会计实践教学,教师要重视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的培养。首先对会计模拟实习中的会计档案资料进行改革,并根据每位学生的模拟实习岗位进行会计档案资料的设定,并创新实习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进行实践能力的考察,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于会计职业的认识。通过扩展学生的实习渠道,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会计人员的判断能力以及职业素质是在长期的会计工作中不断积累才得以提高和发展的。因此,现阶段的会计教学需要重视加强学生的会计实践教学,教师要重视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的培养[8]。首先对会计模拟实习中的会计档案资料进行改革,并根据每位学生的模拟实习岗位进行会计档案资料的设定,并创新实习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进行实践能力的考察,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于会计职业的认识。通过扩展学生的实习渠道,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

会计教学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的会计知识外,还需要重视学生的会计操作能力提升,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因此,在现阶段的会计教学中,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意识,并将其体现在会计教育的全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职业素质以及专业素质教育,尤其是法制方面的教育。职业知识是学生进行职业判断意识的前提,但法律知识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做出正确职业判断的重要保障。

3.改进会计教学方法

学生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需要其拥有扎实的会计知识,并且对于专业知识内容要熟练掌握和运用。会计教学需要重视改进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专业素质为目标,以学生为本作为教学原则,完善课程设置以及安排。将手工模拟实习与会计电算化实习相统筹,重视基础课程安排,此外,还要重视其他课程的教学,以扩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使用多种形式进行会计教学,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育,应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课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会计教学的积极性,实现会计教学水平的提升。

4.提升教学团队专业素质

行业的繁荣往往是由高素质人才所决定的。大部分会计教师在毕业后都是直接进入教学工作,并未至企业从事会计工作,导致会计教师的自身实践经验不高,而高校更是缺乏丰富经验的教师队伍,因此,加强高校教师队伍会计实践活动是提高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在提升教学团队素质方面,学校可以通过人才引进,提升教学团队水平,突破职称、教学资历等因素的限制,从大型会计企业聘请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对教学团队进行培训,并聘请其为客座教师,将企业优秀财务员工以及会计人员引入高校[9]。此外,还需要重视高校教师队伍的内部建设。高校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培训体系,鼓励教师进行职业教育,加强国内外学校的合作,定期送教师去国外深造或外校听课。教师也可以借助校企合作平台的构建,参与企业会计工作,或开展企业会计相关课题研究。

三、结束语

校企合作是目前高校实践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想提高校企合作下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效率,需要从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出发,提升会计教学质量,实现会计专业学生综合能力以及专业素质的增长,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费琳琪.以“校企合作工作室”推进会计专业校企深度融合的研究――以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汇成会计工作室”为例[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3(1):34-36.

[2]陈宏桥.校企合作共建高职会计专业校内实习基地研究*--探索会计专业教学中的真实情境[J].科技创业月刊,2014,13(6):129-130.

[3]贾义菊.“会计真账实验室”――基于公司制模式下的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探索[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2,24(10):49-50.

[4]余坤和.提升高职会计教学过程职业性水平的实践研究[J].会计之友,2012,25(25):126-128.

[5]魏玮.基于校企合作的会计实习基地建设机制研究[J].才智,2014,14(28):147-147.

[6]黄子明.突出专业特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和探索――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会计类专业为例[J].现代企业教育,2013,6(4):121-122.

[7]杜芳,刘岳兰,成亚玲等.高职会计专业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探索――以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为例[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3):109-110.

[8]辛歆.校企合作环境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实践技能提升路径研究[J].会计师,2015,13(19):62-63.

[9]彭巧静.“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实践改革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22(20):422-424.

作者简介:梅建安(1972-),男,汉族,江西九江人,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会计教育。

上一篇:国内高尔夫产业及教育现状形势分析 下一篇:输变电工程实施阶段造价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