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及服务创新论略

时间:2022-04-24 11:41:15

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及服务创新论略

摘要:论述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管理及服务工作创新的两项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规范化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育人功能与人性化服务相结合。

Abstract:Elaborated the qual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brary job management and the services innovation two basic principles, namely must insist that th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and the flexible management unify, nurture the person function and the user-friendly service unify.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 规范化管理

Key words:Qual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brary;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G2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161-01

一、 坚持规范化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的理念与原则

毫无疑问,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建设与发展的实践中,要把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摆在首要的地位。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是现代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必要手段,是实现组织建设与发展目标的根本保障。特别是由于高职院校办学历史不长,图书馆建设本身还处于初创阶段,必要的制度建设和规范化建设理应摆在图书馆建设以及日常工作的议事日程。但是,作为高校图书馆,育人为本是其基本的宗旨和职能;在实施图书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柔性管理的理念和原则,使规范管理和柔性管理的理念和原则在图书馆管理实践中得到和谐的统一。

规范化、制度化作为现代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基本方式和手段,它所体现出的基本倾向和原则,就是制度和规范高于一切,任何人都必须遵守规章制度、按规章制度办事。概而言之,刚性原则是规范化、制度化的核心,人们必须保持对所有制度规范的崇敬和服从。在传统的管理实践中,体现着刚性原则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模式。而柔性管理则主要是现代组织管理实践中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原则。柔性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是人们在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上为适应新的经济形态而进行的变革。柔性化管理作为一种与传统的刚性管理相对区别的组织管理模式,在组织结构及内在运行机制方面强调决策的民主化,组织管理机构的扁平化,充分发挥员工的主人公精神和投身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具体的组织管理方式上,注重管理过程中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性,以满足企业员工自主性、创造性的劳动需要。

规范化管理与柔性管理都是现代组织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原则,也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自觉坚持的管理理念和原则。一方面,作为处于建设与发展阶段的高职院校图书馆,要继续下大力气抓紧和强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其具体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抓紧和强化有关方面的制度和规范建设。这里既包括按照图书馆工作的基本规律,抓紧图书馆内部管理的一些基本制度规范的建立,也包括根据知识化、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及时制定、修订各种规范制度。二是要抓紧和加强对图书馆工作人员以及青年大学生的规范意识的教育,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制度规范意识,从而自觉地遵守图书馆和学校的各项制度规范。尤其是要强调执行各种制度规范的严肃性,做到有令必行,令行禁止。另一方面,要在图书馆的制度、规范建设过程中以及日常管理的服务的实践中,坚持和践行柔性管理的理念和原则。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要牢固地确立图书馆工作中读者的主体地位,坚持一切以读者为中心,时刻为读者着想。这是图书馆工作实施柔性管理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没有这样的管理意识和理念,也就不会有所谓柔性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同时,在服务方面,要改变以刚性的管理手段和常规性的服务为主的管理和服务方式,探索实施情感化的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尽可能地对于读者各种“规范”之外的需求给予富于人性的关注和做出富于爱心的奉献。[1]

二、 坚持育人功能与人性化服务相结合

人才培养是大学教育的基本功能,高校图书馆也要切实履行教育人、培养人的宗旨和功能。但是,根据现代大学教育的理念,学校实现其教育人、培养人的宗旨要与教育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教育根本理念的一种转变。从图书馆工作的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大学教育的育人功能与图书馆工作中的人性化服务结合起来。

高职院校图书馆实现育人功能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第一,是通过科学、先进的图书情报服务,为学校的专业、学科建设以及日常的教学工作服务,包括对青年大学生提供的直接的图书情报服务;第二,是通过图书馆浓郁的人文文化环境和严格规范的制度管理对大学生进行知识、思想和行为修养方面教育,包括上文中提到的,通过严格的制度规范对他们进行遵守纪律和规范的教育,使他们养成尊重制度规范、尊重他人的劳动和服务的良好习惯。对于高校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来说,首先要树立育人的意识和观念,增强自己为人师表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努力通过自身的优质服务来实现图书馆的育人宗旨和功能;其次是要强化、优化育人的能力和方式,要努力通过自己高素质的服务以及图书馆优良的服务方式和环境达到影响和教育青年大学生的目的。

强调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的人性化服务,也包含两个层面的的要求。第一是要树立和强化服务观念;第二是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指。所谓人性化服务,是说服务要符合“人性”,服务者在服务过程中要认识人性,重视人的尊严与价值,包容人性的弱点,同时以满足人对资源的需求和社会需求(安全感、舒适感、自由、权利、关心、尊重、心理满足等)为核心和动力来开展服务。[1]结合图书馆工作的实际,首先要努力创设一种优美、整洁、恬静、舒适的借阅环境和比较先进的内部设施。这当然首先取决于学校对于图书馆建设的投入,因为相应的设备设施,是图书馆保证为读者服务的基本条件;但是,如何从从满足读者的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地搞好图书馆的布局、结构和环境建设,却需要管理者的良苦用心和管理艺术。其次,是要通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优质服务所体现出的对于读者的关怀与尊重。

高职院校图书馆实现育人功能与对大学生的人性化服务的有机结合,最重要的是要把育人为本教育的理念和坚持人性化服务的理念相结合。只要我们真正具备这样两种自觉的意识,在工作实践中便会有效地实现两种价值功能的统一与结合。

参考文献:

[1].秦剑.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和突践[J].图书馆沦坛,2004(10)

上一篇:学生“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分析 下一篇:主体性德育理念下的德育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