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教师“威信力”

时间:2022-04-24 12:07:02

打造教师“威信力”

当前校园里出现的教师“管不了”学生甚至“不敢管”学生的现象,是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威信的缺失。对当前教师威信缺失问题的归因,既要从教育系统内部去探寻原因,也不能忽视社会环境因素。打造教师“威信力”,要从主客观两方面共同着墨。

在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上不少人的认识进入了一个误区:学生是受法律保护的,只能引导,不能惩戒。于是,教师稍给学生一点“颜色”,就会被戴上诸如体罚、变相体罚、损伤学生心理等帽子而受到攻击。有些家长更是“小题大作”,对教师施加压力,导致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变得畏畏缩缩,甚至低三下四地央求学生不要犯错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但面对一些家长的不理解、不信任,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学校、教师面对问题学生或面对学生中的一些问题时,只能放弃惩戒手段,因为惩戒的结果往往吃亏的是学校和教师。

舆论监督导向也出现偏差。人们用近乎挑剔的眼光看教育,但凡教师稍为不慎,在日常教育学生中一不小心出现一些不太规范的言语行为,便会招来非议甚至受到舆论的攻击。无疑,舆论监督对于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办学品位是有益的;但是,如果仅仅因为个别教师的某些违规现象,我们的媒体就失去理性地横加指责,必然会误导公众,使公众以为这就是当今教育的总体现状,导致公众对教育的不满情绪不断积聚并加剧。其结果,必将给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以及广大教师带来巨大的压力,严重的还会束缚教师的手脚,致使教师不敢去管学生。

社会环境因素与家庭教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之一,是教师的“批评权”在不断缩水,教师的威信被严重削弱。有的学生一旦受到老师的批评,便以离家、离校出走来威胁教师,导致教师在管理学生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近年来,学生因不服从教师管教而负气离家、离校出走的情况时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虽然这些离家出走的学生只是极少数,可是带来的负面影响却很大,教师遇到这样的情况总是寝食不安,最后只好向学生妥协。

教师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部分教师缺乏足够的法律知识。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出台和老百姓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教师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如果缺乏高超的管理技巧和方法,方式过于简单,稍不注意就会吃官司惹麻烦。于是,有些教师因为未能吃透法律知识,怕把握不好管理学生的度,怕触犯国家的法律,因而在管理学生时拿不出魄力和办法。

二是部分教师缺乏应有的心理承受能力。因为怕得罪学生及其家长,怕遭到社会舆论的责难,怕别人的误解和白眼。于是,教师中出现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去管学生又不会影响自己工资”的错误论调。

三是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对教师威信带来挑战。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教师的先知先觉已经没有了优势,学生掌握的一些知识和信息教师不一定能够了解和掌握,特别是部分上了年纪的老教师对电脑、互联网等新生事物的了解远远比不上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地位。

四是部分教师的学识水平、教学能力、师德等素质有待提高。在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误,比如教育学生时用语不当、行为不慎,引起了师生对立,甚至激化了家校矛盾,导致一些不愉快事件的发生。应该说,部分教师中确实存在不规范和有悖师德的教育行为,有的甚至违背了法律,这些导致教师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形象大打折扣。

面对当前各种因素对教师威信的挑战,教师不能怨天尤人,也不能把一切困难归咎于客观因素,而应该多从主观方面寻找原因,认真查找自身的不足,积极应对教师威信缺失这一问题。从教师方面来讲,当务之急是要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业务水平,规范教育行为,改进教育方法,千方百计建立自身在学生中的威信。那么,如何有效地建立教师威信呢?

(一)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从根本上说,教师要树立威信,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思想素质。教师的意志、情感、兴趣、个性等心理特征,也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人格健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具有顽强毅力的教师,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困难面前不怨天尤人,而是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去克服困难,这种顽强的意志品质能够使教师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的情感、兴趣、个性等,也能让学生受到感染,从而激发学生的健康情感,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坚持“爱与责任”的信念不动摇

教师的威信,始终建立在对学生的爱的基础上。试想,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学生怎么愿意去亲近呢?一个动辄挖苦学生的教师,如何能够得到学生的尊重呢?因此,教师应对自己的学生倾注爱心,时时刻刻为学生的成长着想。特别是面对问题学生时,教师应主动关心、爱护他们,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也是教师对未来社会最基本的承诺。

(三)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一个优秀的教师,总是能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做学生的朋友,不仅在学习上对每一个学生实施相同程度的督促和管理,还在教学过程中实事求是地处理学生的错误,不因为个人原因或是学生成绩好坏而采取歧视性的管理措施。教师面对学生时,除了要扮演权威者角色,还应当扮演朋友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鼓励者、促进者,使学生觉得教师是他们真正可信赖的知己。与学生相处时,要与学生坦诚相见、热情关怀,思想教育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特别是在学生有了过错时,不能用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态度指责学生,更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羞辱学生。

当然,师生关系不能完全由个人情感支配,也不能为取悦学生而无原则地讨好、迁就学生。过分放任学生,不严格要求和管理学生的教师,也会降低其在学生中的威信。另外,“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是难免的,教师工作中有失误,应该实事求是地承认并及时纠正,这不但不会降低教师的威信,反而会赢得学生的敬仰。

(四)适当借用家长的力量来强化教师威信

要让家长信任和支持教师,首先必须让家长了解教师。家长对教师的了解不光是靠每一学期一次或两次的家长会,也不光是靠几次见面或电话联系,更重要的是通过孩子的口碑来了解。所以,要引导学生随时向家长汇报学校、班级管理和教师的工作情况。学校、教师平时处理的典型问题,也让学生向家长汇报发生了什么事,老师怎么讲的,怎么处理的等等。教师比较重要的讲话也可以让学生向家长汇报。这样,家长就能够逐步了解教师的处事原则和工作情况,并逐步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就会在孩子面前给教师说好话,积极配合教师对其子女的管理。通过这些工作,教师在学生及其家长中的威信就能够逐步建立起来。

(五)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要让教师真正树立威信,不仅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和专业培训,也需要有一个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只有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给予教育工作实实在在的支持,教育事业的重要战略地位才能体现,教师威信的建立才有一个坚实的社会基础。社会各界要理解、支持教育,多为教育和教师办好事实事,共同为教育发展创造宽松有利的外部环境。

(作者单位:汕头市龙湖小学)

上一篇:难忘那所村小,那43个孩子 下一篇:谈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