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教师的自信

时间:2022-10-08 03:06:36

打造教师的自信

摘 要: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往往是有很强课堂掌控能力的老师,这种能力就是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所受到的评价之间都存在显著的关系。教学效能感具体体现在十个方面,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变量,教师要从预见能力、传导能力、控制能力等方面去提高效能感。

关键词:打造 自信 政治教师 教学效能感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3-008-01

有一次,与师范院校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交流座谈,就业压力让他们显得有些忧心忡忡,当问及对自己专业的认同感和职业期待时,很多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专业是“小儿科”,害怕毕业已成为他们共同的担忧。

中国有句俗话:“没有金刚钻,哪敢揽瓷器活。”这句话反过来说就是:有了金刚钻就敢揽瓷器活。老师的底气和自信从何而来?通常有这样的老师,很受学生的欢迎,他们有很强的课堂掌控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the sense of teaching efficacy)是指教师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成功的教育活动的判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所受到的评价之间都存在显著的关系。

一、教师教学效能感具体体现在以下10个方面

(1)能否根据课标和大纲吃透教材。

(2)备课是否总是很认真,很详细。

(3)能否解决好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4)能否很好地驾驭课堂。

(5)能否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成绩提高。

(6)能否改变绝大多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7)能否重新胜任一门新课。

(8)如果班上有学生捣乱,能否有办法使他改正。

(9)如果一个学生前学后忘,能否知道如何帮助他。

(10)如果学生完不成课堂作业,能否准确判断是不是作业太难了。

以上问题,做出肯定的回答越多,说明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越高,反之越低。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主要来自两个方而:一方面来自外界的评价感受。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他们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教师教育评价是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一名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他一定能感受到学生对自己相融的情感,对自己学识的钦佩,对自己人格的敬仰,对本学科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这些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能充分感受到,而且一旦这些外部信息反馈到教师处,就能形成较高的教学效能感,反之学生讨厌教师,处处与教师相抵触、厌学,这些信息教师如果经常感觉到,很显然是不能形成较高的教学效能感的。另一方面来自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自我感觉,是愉悦、轻松、幸福,还是苦闷、劳累、心烦;是灵感、妙语连珠、得心应手,还是语塞、错漏不断、手忙脚乱;是回味无穷,还是心烦意乱。这种自我感觉是形成教师教学效能感高低最直接的依据。

二、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重要性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高低,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变量,在一项对学生学习的调查中发现,学生感兴趣的学科,成绩往往比其他学科高,而当问及为什么对该学科感兴趣,80%的学生是因为喜欢该老师和该老师的课。教学效能感高的政治老师,不仅能教好书,更能育好人。一方面他们能很好地驾驭教材,而且有很高的教学智慧和艺木,能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还能有效地控制学生,从而有效地提高其学习成绩。另一方面.教学效能感高的老师,还十分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能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并做出大量耐心细致的-作,还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和人格力量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学生,从而使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人格。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高低,还与教师所受到的评价存在显著相关。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不是盲目的主观判断,而是建立在教师综合能力基础之上的,也即是说.教学效能感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能力水平的高低。由此来说,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受外界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一个享有很高声誉,很有名望的政治教师,他的教学效能感会很高,当然在他开始任教的初期,没有这么高的外界评价时,他的教学效能感是不可能这么高的。教学效能感与外界对教师的评价.这两者是相互影响的,即形成一个“效能感高――受外界评价良好――激励教师提高自身能力――效能感更高”的良性循环系统。

三、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途径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高,不是一两天的功夫,它来源于教师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只有建立在教师白身能力素质基础上的教学效能感,才是真实的、可靠的、有用的。从根本上说,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能力素质。教师及教育活动的多重性特点,表明其教育职能的多样性,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多方而的相应能力。

(1)教育的预见能力。这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之前对教育对象的身心状况、教育内容的适合性、各种影响因素的干扰可能性,以及教育效果的估计能力教师的这项能力是学科教育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所要求的。教师只有对教育对象、内容、影响因素等有比较客观的、准确的估计,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教育活动目的的实现,才能尽量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不然教育活动的影响就要受到削弱甚至失败。

(2)教育的传导能力。是指教师将自己处理过的信息向学生输出,使其作用于学生身心的本领。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理论传授时,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还应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准确性,同时还应该注意非语言的妙用,更要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3)教育过程的控制能力。是教师操纵教育活动按照预期的方向发展的能力。它包括对学生的控制。是指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主观因素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善于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对教师自己的控制,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适度地调控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还包括教师自身良好心理状况的控制,使之能以饱满的热情、愉快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去感染学生;对情景的控制,是指教师利用环境、场景和氛围增强教育效果。教师的控制能力是教师教育水平和教育智慧的体现。

以上三种能力,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素质,才能提高其教学效能感,否则,那就是脱离自身实际水平的“自吹自擂”。

上一篇: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浅析 下一篇:我所了解的罗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