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班级管理的实践与反思

时间:2022-04-23 09:27:32

精细化班级管理的实践与反思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班级管理模式尚属探索阶段,笔者围绕着“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这一指导思想,在班级管理方面大胆改革,研究和探索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符合学生年龄段特征的班级文化目标,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自我教育能力,尤其是针对班级精细化管理进行了一系列实践与反思。

一、精细化班级管理的内涵

要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就必须实施精细化管理,即切实从细节出发,进行严格有效的管理,最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从而达到学生、班级的自我有效管理的目的。

精细化管理意识是班级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前提。班级管理的精细化在实施之初,首先要解决学生思想上的疑惑。班主任必须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不同层次地把精细化管理的意识传达并强化到每一个学生的思想中去。所谓感性强化,就是把社会中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取得成功的企业、学校的典型案例传达给学生,让他们觉得我们做了,也会收获很多。而理性强化,则需要班主任以班级自身的突出问题为出发点,引导全体学生认识精细化管理的真正优势和内在潜力。

精细化管理网络的建立是班级管理精细化的基础。精细化管理是在规范化管理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更为严格细致的管理方式,它要求“人人都是管理者”,并且是“随时、随地、随事”渗透管理。因此,必须建立一种立体网络式的管理模式,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最大作用,从而实现班级管理的精细化。

二、精细化班级管理的具体实践

班主任工作应该是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从心灵沟通开始,以情感为载体,以宽容鼓励为基本策略,从“点”“线”“面”“体”综合入手,使每一名学生和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都健康全面地发展。具体实施方法与步骤如下:

1.落笔成点。所谓“落笔成点”,就是抓住班级管理中的重点、难点、热点、焦点、突破点和切入点。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善于抓住学生关注的焦点,找到班级工作的切入点,这其实就是说班主任工作要善于“借势”。找准“点”,借好“势”,可以使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如虎添翼。同时,班主任要善于突破难点,做好学生的“掌舵人”,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行为掌控好正确的方向。

2.连点成“线”。所谓“线”就是班级管理中的主线,也就是班级管理中的局部思路和总体思路:把班带成一个怎样的班级,让学生向什么方向发展。班级管理中的各个点不能脱离班级管理的主线,要连点成线。对于初一学生的一日常规,笔者的班级管理主线有两条:一条是在学习纪律方面以目标管理为主线,另一条是注重学生的精神层面与心灵成长。为了抓好“线”的管理,班主任应重视对班干部队伍的培养,使他们各司其责。班主任主要是观察动态、把握脉搏、调控方向及对日常工作中“偶发事件”的处理,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另外,要重视对班干部队伍管理意识、管理方法的指导,要求淡化班干部的“干部”职能,强化班干部的“服务”意识,这样才能把学生塑造成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3.线动成“面”。所谓“面”就班级管理中的思想。也就是班级管理中的总体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笔者结合班级管理的两条主线形成了班级管理的“五导”工作局面:即思想上开导、学习上辅导、生活上指导、行为上引导、心理上疏导。每个学生都有某些方面的优势和爱好,要珍惜这些特点,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

4.面动成“体”。“体”即立体,班主任要有强烈的时空观念,要从时间和空间发展的维度,找准学生发展的方向。一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二是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做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尤其是对学困生,不能在他们受伤的心灵上又撒上一把盐。

三、精细化班级管理的反思与建议

在班级管理中,笔者建议尝试通过班级岗位的多样化设置及动态管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的管理,来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及主人翁精神。如班主任可以把岗位设置为学习、服务、行为规范三大类十多个,涉及班级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的岗位采用不同的轮换周期。服务类岗位工作人人都有能力胜任,两周轮换一次;学习类岗位一般半学期轮一次。在岗位的不断轮换中,让大部分学生担任不同的工作岗位。每个学生在岗位上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从而促使他们的健康成长。

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发挥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互相补充,协调发展:一是民主性原则,对学生所发生的问题要民主对待;二是集中性原则,培养团队的意识和精神,必须坚持在民主的基础上进行集中;三是制度化原则,加强制度建设,团结是制度控制下的团结,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四是竞争性原则,团结并不排斥竞争,竞争是促使班级进步的有效手段。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班主任的工作过程是一个艰辛复杂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需要班主任用心构建。形成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还须掌握一定的教育学生的艺术。有句话说:“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班主任工作唯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出成效。

参考文献:

[1]张向葵.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2]柳海民.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3]刘志选.班级管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上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快速作文” 下一篇:浅谈怎样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