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

时间:2022-08-09 06:01:31

浅谈怎样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向40分钟要质量。但是在平时的教学和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教师没有把握好这40分钟,课堂实效性低。那么,怎样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呢?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

常常听到或者从书刊上看到,一些专家学者痛批我国的教育落后,吹捧西方教育的民主。他们所描述的西方课堂是学生喜欢怎么坐就怎么坐,座位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布局,孩子们上课时可以自由走动……很明显,这些专家学者们认为这才是理想的课堂,也许他们希望我们的课堂也是这样的。有些教师学习了这些理念,也去建构自己的民主课堂了。这样的课堂固然有它的优点,但笔者仍要提出疑问:“这样的课堂,如何保证课堂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上课还是应该有上课的样子,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保证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率。如果学生坐得东歪西倒教师不管,学生开小差不听课教师不管,这样的课堂何谈实效性?但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好的,需要教师时时刻刻地提醒,从细节入手,常抓不懈。

二、上课前要备好课

在听课的过程中,特别是临时听课(在我们学校称之为推门听课),我们常常发现有些课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思路不清晰,教学过程混乱。这些现象告诉我们,上课的教师没有备课或者是没有备好课。这样的课堂怎么会保证课堂的实效性呢?因此,笔者认为,备好课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关键。对于如何备好一节课,笔者提出几点思考:

1.定准课堂目标。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是以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的。所以,定准了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才能够在正确的轨道上进行;反之,就可能走入歧途。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我们的教学就容易迷失方向。定准课堂目标,就是根据新课标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简单明了地订立目标,我们的教法、学生的学法都朝着目标前进。

2.备好教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法应该根据教学目标以及突破重点难点的需要出发,选择直接有效的教学方法,不要摆花架子,要真实、朴实、扎实地上好课。特别在提问的设计上要下功夫,问题要提到点子上,要让学生都能明白问题是问什么,语言要精炼,避免无效的问答,以免浪费课堂时间。

3.备好学法。在备教法的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学生的学法,学生用什么学习方法可以省时高效地掌握知识与技能,懂得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生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也是应该在备课时要备好的。如果学法在备课时没有备好,那么教学过程中就会出现学生学法缺乏指导,教学的随意性大,影响课堂的实效性。

三、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创设互动的课堂

课堂实效性高的课应该是互动的,学生学习参与率高,学习热情高。但是,我们常常会发现有一些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旁征博引,雄辩滔滔,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课堂气氛沉闷,教师的教学活动变成了独角戏。这样的课堂,很难保证学生的学习参与率,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效性高的课堂应该是互动的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在互动学习中参与课堂,掌握知识与技能,懂得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生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组织互动的课堂,不是教师唱戏、学生听戏,而是师生同台,每个人都有戏。

四、教会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笔者听课的时候常常发现,许多教师都很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教学过程中都会设置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的环节。但是有些教师由于没教会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学生没有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结果学习场面很热闹,学生激情很高,但是到了汇报学习成果的时候,效果差强人意。可以说,这样的合作学习是流于形式的,是收效甚微的,在合作学习中获得锻炼的学生是不多的,课堂实效性也就不高了。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关键是要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选出学习小组的组织者,教给他们组织小组学习的方法与技能,保证学生是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在学习,保证每一个组员都参与学习。教师还可以运用评比的手段,应用激励机制,调动小组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合作学习不再流于形式,课堂的实效性也就提高了。

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

听课时发现,有的教师对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解过于肤浅,教学行为走入误区。例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先围绕课文提出想了解的问题,然后进行教学,谓之以学定教。但是,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却通常是五花八门,离题甚远。在这种情况下,有的教师疲于解答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使尽浑身解数,占用大量时间。但是一节课下来发现,自己所订立的教学目标并没有实现,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没有突破,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这样的课堂,实效性就肯定不高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不等于放弃教师的主导地位,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善于集中、总结问题,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收到实效。

上一篇:精细化班级管理的实践与反思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趣味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