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欲飞心理并非坏事

时间:2022-04-23 09:10:38

孩子欲飞心理并非坏事

案例回放

好奇心理驱使

小芳经常在电视中看到某些明星都是歌女出身,就一心想当歌女。她刚上初中,根本不想念书,总琢磨着怎么能实现当歌女的愿望,将来成大腕歌后。她听说这种人才都成长在南方沿海都市,尤其是广州、深圳这样的地方。所以她就拿了几百块钱登上了南下的列车,就这么简单。当然,还有个理由,就是父母不让她当歌女,只让她好好学习,将来当医生。所以她不辞而别――跑了!

可她哪里知道,家里人发动了亲朋好友把个县城翻了个底朝上,找了三天,最后报了警。四个月后南方某市郊区一家卫生院发来了信息――她因流产大出血险些丧命,这才讲出了自己来历。因为骗她的几个男人早已无影无踪,医院只好联系她三千里外的父母。

小芳的离家出走完全是受其好奇心的驱使。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每一位少年都会有美妙的“梦想”或奇妙的“幻想”。中学生是好奇心最强烈的阶段。而且初中低年级学生好奇心比其他高年级学生要多些。孩子的好奇心并非坏事,往往是激励青少年成长成材的动力。

然而,孩子的好奇心可能会受不良影响而畸形发展,促使他们做出像小芳那样离家出走事来,以至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我们应该在努力保护孩子好奇心同时,更要对孩子进行现实安全教育。让他们知道,理想始于脚下,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不是空想或投机取巧所能实现的;更不是到异国他乡碰运气拣来的,使他们打消不切实际的妄想念头。

案例回放

回避心理作怪

小颖,十三四岁模样,红T恤,花短裙,背个破旧的黄书包。在列车长的小屋里,狼吞虎咽地吃完了3个盒饭,又喝了一大杯水,才吞吞吐吐地讲述她离家出走被骗上当的故事。

“都到冬天了,你怎么穿这么单薄就往外跑?”

“我一心想逃,没想到北方这么冷。我们广西可没这么冷。”女乘警又给她披上了一件棉外衣,跟她唠起了家常。

原来她是广西某市的初二学生,还是班干部。她对同桌的男生产生了好感,甚是崇拜。可那位男生对她不在意,却对别的女孩颇为热情。她为此暗暗伤心。谁知,在这个节骨眼上,老师在班会上提醒同学:你们已经进入青春年华,男女接触要有分寸,不要过早谈恋爱。

小颖闻言心惊肉跳,以为老师发现了自己的秘密。无巧不成书,回家后,父母又叮嘱她不要与男生来往过密。她听后更加惶惶不可终日,惟恐大祸临头。她在焦虑与恐惧中苦熬了几天,实在无法承受那种压力,终于逃离家庭。

乘警问:“怎么就认定老师说的是你?你没做亏心事呀,还怕鬼叫门吗?退一步讲,就算你和那男生感情近一些,老师的提醒也是善意的,注意些就是了,有什么了不起?人都有个成熟的过程嘛!”姑娘渐渐平静下来,精神也放松了。

到站下车,公安给她联系安排回家。可她说:“我马上回去,肯定挨揍。还不如让我躲些日子再回家。那样他们只会心疼我,不可能再打我、骂我了。”多么天真的孩子!

回避心理是人在遇到矛盾冲突时最容易产生的心理状态。青少年时期生理及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缺乏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面对矛盾和压力不能认真思考解决方式,而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当今孩子的压力不外乎,一是学习成绩不佳,便在心理上承受巨大压力,而某些家庭和学校不能给予恰当的诱导,一味地施加压力,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便回避学习,以致厌倦学习。二是“早恋”问题,这种由男女性别吸引而产生的感情对学生带来不少的心理和思想负担,一方面是感情的不可自拔,另一方面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反对,甚至鄙视,青少年又未能找到合适的方式,因而只能回避。小颖还谈不上早恋,仅仅是暗恋,对异性有所好感而已。她的错觉感受竟逼她采取了离家回避。三是落选,包括落榜,或优等生或班干部落选,都可能对孩子是一种压力,以至采取回避。

案例回放

抗拒心理作祟

大卫,是个14岁初中毕业班学生。平时父母对他要求特别严格,尤其是在交友、外出方面更是如此。而大卫对其父母的话也可以说是言听计从。五一假期,大卫提出要与同班几位同学一起到市郊放松放松。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大卫没好气地说:“平时我什么都听你们的,放学就回家作功课,脑袋都累晕了,这次,我是与同学一起出去玩半天,换换脑筋,有什么不好的?我非去不可!”可爸爸却说,马上就要中考了,这半天时间多金贵,不能出去玩,要学习!大卫硬是夺门而出。爸爸在后面喊:“你出去就别回来!!”

大卫真的住到同学家去了,他和那个同学都没考上重点高中,被中专录取了。他当然不敢回家,干脆跟同学到外地打工去了。

这是典型的抗拒心理唆使。抗拒心理就是常说的逆反心理,是指对教育管制所采取的一种负向心理活动,通常表现为情感上的对立、抗衡和情绪上的嫌恶、不满。中学生由于自已的迅速成长,力气充沛,精力旺盛,有了一定的知识、技能,他们有了独立意识,要求别人的尊重,给他们以独立、自由支配的权利。这时,如果家长或教师在教育、对待他们时,过分地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控制,就会使他们觉得自己的行动自由受到了威胁,从而产生抗拒心理,出现“你要我往东走,我偏要向西走”的现象。弄不好,就成了孩子离家出走的重要原因。

心灵支招

父母应如何对待孩子的欲飞心理

孩子欲飞并非绝对坏事如今青少年成熟较早,与他们的父辈大不相同,更与他们的祖辈天差地别。社会信息,特别是网络、影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更早地赋予他们独立意识。今天孩子的好奇心及其衍生出来的理想、幻想,是父辈祖辈无法可比的。这其实是好事。孩子的好奇心并非坏事,往往是激励青少年成长成材的动力。一位心理学家说:“孩子的好奇心是绝不该挫伤的,制止孩子一次奇想,就等于关闭了一次闸门,把那奔腾的思潮,变成一湾死水;然而鼓励一次好奇,哪怕是怪想、幻想,就等于放纵一群野马,他那无知脆弱的思绪,会得到强化,形成万马奔腾的趋势。也许有一天会发现,家长在不知不觉中当了一次三棱镜,儿女的智慧之光,透过折射,化为七彩霞光,绚丽辉煌。”

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当今孩子的最大弱点是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因为他们是娇生惯养出来的,这与他们的先辈不同,不仅艰苦的日子不知怎么过;如今富裕的生活更不知咋过。这是孩子出走最大的困难和危险。如果父母不对其娇生惯养,能早一点给他们锻炼独立生活的机会,为早一点放飞做准备,那么,孩子真的出走了,你的担心可能会少一些,他们的成功可能会多一些。

培养辨别是非善恶能力这是离家在外孩子必须具备的能力。重点是教育孩子怎样做人,而且是父母身体力行做出榜样。孩子掌握了做人的基本原则,掌握了社会道德的基本准则,那么他就不容易被邪恶诱惑干出坏事,或上当受骗,走上邪路。

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家庭在那些夫妻恩爱、亲情和睦、亲子融容的家庭中,很少有离家出走的案例。因为他们有沟通交流氛围,有融化隔阂的情与爱。相反,父母离异、家庭不睦,或长辈不能以身作则,甚至不务正业;或对子女施之暴虐,毫无民主的家庭,往往最易导致孩子离家出走。父母还是从自身做起吧!

上一篇:上了中学的孩子缘何心理未断乳? 下一篇:游泳,改变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