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现量子信息百公里隐形传输 等

时间:2022-04-22 05:29:14

中国实现量子信息百公里隐形传输 等

中国实现量子信息百公里隐形传输

我国科学家潘建伟等人近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为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讯卫星”奠定了技术基础。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8月9日重点介绍了该成果。量子信息因其传输高效和绝对安全等特点,被认为可能是下一代IT技术的支撑性研究,已成为全球物理学研究的前沿与焦点领域。基于我国近10年来在量子纠缠态、纠错、存储等核心领域的系列前沿性突破,中科院于2011年启动了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力争在2015年左右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讯卫星”。

微点评:科幻电影中常会出现这样一个情景:一个人或物体突然在某一个地方消失,又在另一个遥远地点出现。这种“穿越”现象并非是凭空捏造,而是一种“隐性传输”,一直是各国科学家研究的热点。如今,中国在这方面已走在了世界的前沿。

美拟测试极超音速喷气机:时速达7242公里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军方试验的的X-51A“乘波者”极超音速喷气机采用具有革命性的超音速冲压喷气发动机,几秒内的速度便可达到每小时4500英里(约合每小时7242公里)。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客机是塞斯纳Citation X,最高时速可达到700英里(约合每小时1126公里)。不过,这种客机只能搭载7名乘客。

微点评:如果这项技术成功实现,未来的航空游客将无须忍受长途飞行之苦。乘坐X-51A,从北京飞往纽约只须两个小时。然而,另一方面,X-51A代表了世界航空技术的最前沿,一旦投入军方使用,它将实现快速全球打击计划,“两小时到达世界任何地方”,想想这一点,还真让人不寒而栗。

中国研发“地沟油”提炼航油

用“地沟油”提炼生物航油,从餐桌到飞机,用途不同,“地沟油”的地位将摇身一变。近日,中国商飞与波音启动节能技术中心,首个研究项目就是使用废弃食用油,也就是用“地沟油”提炼航空生物燃料,通过科技手段进行处理、提炼,使其转化为航空燃油。中国每年消耗约2900万吨食用油,而中国航空业每年使用2000万吨航油,因此废弃食用油具有成为可持续航空生物燃料原料的潜力,是石油类燃油的替代燃料。

微点评:使用生物航空燃油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能起到节能减排的目的,降低温室效应。另一方面,如果地沟油能转化为航空油,它的价值肯定要比偷偷流入餐桌大很多。在市场的自然运作下,也许困扰中国人多年的食用油安全难题就可迎刃而解了。让我们期待这项技术的早日实现吧!

上一篇:如何正确选用麦田除草剂 下一篇:科幻新秀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