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与政府决策

时间:2022-04-22 05:08:33

大数据与政府决策

摘 要:2014年的大数据进程进入了“两会”,大数据刷新着媒体的报道格局,从两会的提案上看,大数据应该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对大数据的基本概念、特点的简短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大数据技术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并对大数据技术与政府决策的融合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政府决策;电子政务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8-0063-02

一、大数据的概念及特点

(一)大数据的概念

大数据就是通过捕捉、挖掘、分析网民上网留下的数据痕迹,揭示背后隐藏的规律和趋势,大数据是互联网时代揭示社会规律、研究问题的重大技术,人们可以根据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大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较为准确地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把握事物的发展态势。

(二)大数据的特点

与其他调查方法相比,大数据的统计分析数据大、干扰性少、反映面广,而且真实、客观、可靠、准确,更能反映普通网民的真实动态。相比以往通过报道为数有限的群众的声音来反映民意,它更加真实、更加客观、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更加直观、更有代表性。可见,大数据并不仅仅意味着字面意义上的“海量数据”,而是有了更多的维度。因而它超越了现有的技术手段的处理能力,并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决策创新机遇。

二、大数据时代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2014年“两会”上,大数据业务被很多代表、委员提到。李彦宏在政协记者会上表示,政府应该把和人民生活相关的数据资料,放到网络上;雷军则建议将大数据纳入国家战略,推动大数据更好地被用起来;刘庆峰则建议国家建设声纹数据库进行大数据反恐。更为可贵的是: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论述中,大数据首次出现,与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一起,成为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兴产业,而随着对于数据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大数据还将更多地走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表示,在大数据之前,对数据的利用都是抽样调查,而大数据则采用全样本进行调查。在大数据中,人们可以非常准确地看出哪一种事实最有代表性,从而使新闻报道更接近事实。

从“两会”对大数据的运用可以发现,大数据的重要性正在从科研理论方面转向政府决策部门,政府应该成为大数据产业的规划者、指导者和实施者。大数据对于公共部门的适用性与对商业实体是一样的:大部分的数据价值都是潜在的,需要通过创新性的分析来激活,需要从数据本身挖掘其价值。因而,政府可以利用大数据做更多的事:一方面,政府管理国家的过程中收集到大量数据并整理留档;而另一方面,政府又需要不断去统计、分析、预测这个国家的一些宏观情况,为决策提供一些支持。公安、媒体、金融、卫生、教育、贸易等行业都需要累积的数据,政府因为监管的功能从而对这些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局、测绘局、气象局等部门则是直接在做数据的收集、分析或者利用。政府掌握的大量数据如果能进行适度的开放,加上互联网便捷的查询能力和挖掘能力,将会释放出巨大的价值。一些原本未曾主动收集的数据,政府如果推动其收集,也将爆发巨大能量。总之,政府拥有的大数据规模非常重要,也就是说要掌握大量的数据而且要有能力轻松地获得更多的数据。所以,随着拥有数据越来越多,大数据对政府的决策将非常有利:

大数据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一)通过对数据管理,提高决策能力

1.利用大数据预测政府决策方向

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的分析,可以发现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利用大数据可以预测出发展态势,政府可以选择亟须解决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将有限的资源投入重点方向,可以大大提高政府决策的前瞻性,扭转政策滞后的难题,提高政府决策效率。

2.利用大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在政府决策前可以利用大数据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建模、分析,对指定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对政策效果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作为政府决策的参考依据,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以科学的统计方法和数据为支点,脱离凭直觉和经验来决定政府重点工作方向的做法。

3.利用大数据评估政府政策效果

通过大数据对各方信息的反馈,可以得到某一政府决策的效果评估结果,用数据来说话,避免人为决策和片面数据造成的重大损失。运用大数据分析结果,能够降低行政成本,增强政府纠错的能力。

(二)通过大数据破解政府部门资源共享难题

由于缺少统一规划和分散建设,导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出现了大量的信息孤岛,由于行政权限和地理区域的限制,使这种信息孤岛现象不仅难以解决,反而有演变成信息割据的趋势。大数据技术可以忽略物理和地理限制,达到信息资源逻辑上的联通和集中,来解除信息孤岛危机。同时,大数据技术也可以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的价值,保障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三)通过对大数据分析,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提升政府危机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大数据能够对网络民意进行收集,明确网络民意的收集范围、利用大数据技术一方面能拓宽自身的渠道,另一方面能及时了解和管理社会舆论。同时,在政府危机管理过程中,大数据技术能为危机诞生提供预警功能,并利用公众用科学理性的态度应对危机事件。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新方法,从而改变传统的方式方法,应对新时代、新背景、新情况的当下政府危机管理的方法,大力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四)通过大数据,还能逐步实现立体化、多层次的电子政务体系

大数据能推进信息公开,促进网上办事实时受理、部门协同办理、反馈网上统一查询等服务功能,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服务新模式的初步应用,不断拓展个性化的服务,进一步增强政府与社会、民众的直接的互动与交流。

三、大数据时代对政府决策的建议

(一)建立统一的政府大数据平台

对只有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以非常设机构形式管理全国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改革,建立更加强势的组织机构,促进我国信息化建设。其中,在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方面需要根据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建立全国统一政府大数据管理机构;由于我国对于信息化建设资金的分散使用,容易导致大量的资金过度使用和浪费,应该将信息化建设资金整合后,由国家及信息化主管部门统一使用,推进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在电子政务基础设施上具有普及率高、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的特征,但是也可以看出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紊乱、服务器等设备配置差距很大。因此,在建设部级大数据平台时要考虑整合利用现有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将目前各个行业部门的网络逐渐整合到政务外网和政务内网的格局之下,形成全国一张网,便于管理降低数据共享成本。同时,将分散在各部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在管理上逐步整合入本级大数据平台,在物理层面一些基础设施仍可以由部门保管,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服务器和存储资源的统一调配,实现基础设施的充分利用。

(二)建立制度化、系统化的维护规则

数据是大数据平台的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更新的及时性,对大数据平台发挥着重要影响。所以,要建立制度化、系统化的数据维护规则,确保数据来源、审核、使用和更新废止各个环节有序进行。要制定数据分类分级目录,并且明确数据来源的主要部门和配合部门;建立本级筛选、上级审批制度,即审核数据由当地大数据平台主管部门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筛选、上报,由上级大数据平台主管部门审批后,加入大数据平台,确保数据权威性。对于待审核数据也应该加入大数据平台中,作为分析的参考数据;大数据平台中的数据使用上分为公开使用和内部使用两种主要形式。公开数据可以对公众开放、随意使用,公开数据需要经过严格的数据审核和审批,才能对外公布,主要是社会生产生活方面的基础数据。内部使用数据主要在政府部门内部使用,同时也可以使用未经审核的数据,内部的一些分析数据和结论也可以共享在大数据平台中,这样可以避免因保密等原因出现的分析结果不准确问题发生。

(三)建立信息安全机制

第一,信息资源的存储需要加密技术,因为牵涉到信息的保存、传送和恢复等内容。因而对重要的数据资源进行备份,以及备份数据日志,保障信息资源面对灾害的抵御能力,来提高信息资源的恢复能力。第二,要增强制度建设、加强系统安全监控能力、提高数据安全意识等方面开展安全防范工作;在进行大数据平台建设时需要打破地域的限制,从国家层面制定缜密的安全法规,对政府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安全进行法律规范。同时减少在沟通中产生的问题,避免重复建设问题、减少财政资金的过度使用;提高对政府信息资源价值的认识,保障从思想上认同信息资源的价值,是解决信息资源安全的根本。要从国家战略角度重视保护和挖掘数据价值,政府部门内工作人员要拥有高度的信息资源敏感性和责任感。第三,数据时代的技术投入是重点要在关键技术和基础设施研发方面,还要注意鼓励政府和社会多方面的投入,充分利用资金和资源。

(四)推进电子政务的建设

我国需要加快构建统一的大数据平台,为有关数据服务部门和单位提供数据服务。因此在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上也发生了转变,实现从传统的部门间协商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改为“部门―大数据平台―部门”模式,这样就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权威性。同时,大数据平台可以设置为公共数据部分和部门特需部分,为有需要的部门和单位提供大数据分析、预测报告,为政府决策和评估提供科学的依据。大数据平台在采集上可以利用云计算技术,整合现有的网络、设备和数据资源,初期对分散在各部门的数据进行抽取和索引,数据存储仍在政府部门,随后逐渐将数据存储箱大数据平台集中,最终建立一个为各部门保存、查询数据、分析数据提供的云端平台。

综上所述,政府大数据平台在建设、运维和安全方面都需要制定统一的规划、完善的制度,避免过去分散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发挥政府大数据平台最大效用。在进行大数据平台建设、运维同时要确保制度建设、规划设计和安全保障措施同步推进。

参考文献:

[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2]张锐昕.电子政务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3]郑昌璇,陈洋.大数据下可视化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3(6).

[4]蔡苑俊.迎接大数据时代的来临[J].广东科技,2013(5).

[5]聂元铭.大数据及其安全研究[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3(5).

[6]付强.大数据时代的媒体云互动电视应用[J].中国传媒科技,2013(4).

[7]徐子沛.大数据[M].广州:广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8]李经中.政府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9]吴芸.我国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现状及策略探析[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2.

[10]周圆.网络舆情在政府危机管理中的运用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上一篇:“慕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启示 下一篇:头发里的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