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支原体肺炎60例X线表现探析

时间:2022-04-21 10:22:19

儿童支原体肺炎60例X线表现探析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 X 线表现特征。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在本院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60例患儿为A组,将随机抽取的同期在本院治疗的52例非支原体肺炎患儿为B组,比较两组患儿的胸部X 线影像表现。结果:A组患儿的斑片影、肺段实变、肺叶实变的表现上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1.889、6.267、1.516,P

【关键词】 儿童; 肺炎; 肺炎支原体; X 线摄影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MPP)是由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l,MP)引起的肺部炎症,是儿童时期尤其是学龄前期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因[1]。相关的流行病学资料报道,近年来儿童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有所升高[2],由于其特异性抗体出现较晚,给诊断上带来很大的不便,现回顾2012年在本院经病原学确诊的60 例MPP患儿和同期在本院诊治的52例非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的胸部 X 线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寻求肺炎支原体肺炎更为明显的X线表现特点,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在本院诊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作为A组,其中男 33 例,女 27 例,年龄3~11岁,平均(5.12±2.81)岁。并于同期在本院诊治的非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随机抽取52例作为B组,其中男28例,女 24例,年龄3~10岁,平均(5.33±2.79)岁。本组全部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等症状,听诊以干啰音和湿啰音为主。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A组患儿均经实验室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检测和临床治疗确诊为MPP,B组患儿均于发热1周后经实验室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检测为阴性。本组患儿均常规于治疗前、后进行了胸部X线检查,且资料完整。

1.2 方法 本项研究112例患儿,均摄立位或卧位胸片,必要时加摄胸部侧位。X 线平片摄影采用东软公司产 500 mA X 线机和SIEMENS DR系统。曝光条件根据各患儿体厚设定。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 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X线表现 X 线胸片表现以初诊时影像学征象进行统计。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12例肺野仅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模糊,呈现间质性肺炎的改变(图1);30例为斑片状阴影,其中有6例表现为云雾状、片絮状淡薄影(图2);18例为肺叶、段实变影(图3)。B组患儿X线胸片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模糊者24例、小斑片影者24例、肺叶实变者2例、段实变者2例。两组患儿的胸片表现上,A组患儿的斑片影、肺段实变、肺叶实变的表现上均高于B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肺炎阴影的分布 A组患儿X线胸片表现以单侧肺部的阴影为多,占70.00%(42/60),B组仅占38.46%(20/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患儿肺炎受累的肺叶分布情况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A组患儿胸片改变最多的是左下叶,占35%,其次为双下肺可同时受累,占30%。而B组患儿则以双下肺同时受累最多,占全部病例的61.54%,而B组患儿的单侧病变以右下肺最多,占21.15%。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它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儿童各年龄组均可发病,最多见于学龄前儿童[3]。随着PCR检测技术的发展,其诊断率越来越高,MPP的临床症状以长期发热和刺激性咳嗽为主,也伴有胸痛、喘息,重症患儿还可并发颅内感染等其他器官的损害。所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由于MP特异性抗体出现较晚,一般在发病1周后才能检测到。所以,目前患儿胸部X 线表现是临床诊断MPP的重要手段[4]。

MPP患儿胸部X 线表现呈多样性,这可能与MP感染后机体产生严重的免疫反应有关[5]。本项研究结果表明,MPP患儿胸部X线表现,与非MP肺炎患儿相比,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间质浸润,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粗、增多、模糊或网点状阴影,局部透亮度减低。(2)小叶实质浸润,表现为斑片状阴影。(3)肺段实质浸润,多数为单侧病变,少数可在同侧或对侧出现新的病变,表现为大片状阴影,密度增高,边缘清晰。所以,典型MPP胸部X线征象为:自肺门向外呈扇形或放射状向外延伸,局部肺纹理增粗、增多,呈网点状,可见大小不等的薄片影,密度不均,边缘模糊。肺段实质浸润性病变多见于学龄儿童,可伴发同侧胸膜炎[6]。

在临床上,MPP应与以下几种肺炎相鉴别。(1)病毒性肺炎:其主要表现为间质浸润,但多为双侧弥漫性病变,肺透亮度增加,一般感染的患儿年龄较小,主要多见于

综上所述,虽然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胸部X线表现具有多样性,缺乏特异性,但还有其规律和特点,在临床工作中,MPP的确诊要靠实验室检查结果,由于MP抗体出现较晚,所以,在临床早期对MPP的诊断,应该以患儿的临床症状和 X 线表现为主,并结合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以便尽早做出诊断,尽早治疗,以减轻患儿的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冰,陈志敏.2000-2006年杭州市三岁以上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变化趋势[J].中华儿科杂志,2010,48(7):531-534.

[2] 合明勇.儿童支原体肺炎的X线特征与临床特征分析47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7):29.

[3] 荣强全.6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探讨[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7):1324-1325.

[4] 曹廷容,杨宏,李秀娟,等.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致肺部后遗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6):812-813.

[5] 陶维娜.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2):349.

[6] 陈欣,何玲,张官平,等.儿童支原体肺炎64层CT薄层重建及HRCT表现特点[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8):1474-1476.

[7] 温俊邦,余霞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32例X射线表现与临床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5):207-208.

[8] 曹海琴,毛金龙.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18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2):130-132.

[9] 陈昌盛,王伯源,白德波,等.以大叶性肺炎为主要X线表现的67例小儿支原体肺炎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9):1702-1703.

[10] 温俊邦.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X线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1,09(6):559-560.

(收稿日期:2013-07-03) (本文编辑:陈丹云)

上一篇:87例早产儿极早期预防性使用固尔苏效果分析 下一篇:心胸外科治疗创伤性气胸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