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心理疏导对脑卒中患者抗抑郁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2-04-21 07:13:01

科学的心理疏导对脑卒中患者抗抑郁的重要意义

[摘要] 目的 观察早期心理疏导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康复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7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肢体活动等指导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MESSS)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周进行抑郁程度评估,并对两组患者进行肌力评定。 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SDS、HAMD和M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周,观察组的SDS、HAMD和ME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心理疏导;脑卒中后抑郁;抑郁症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9(a)-016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early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on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depression(PSD). Methods 72 patients with PSD admitted into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0 to November 2013 were selected and even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random.In the control group,medication and guidance of limb exercise was provided, whi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was added.Depression degree was evaluated by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 and modified Edinburgh 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MESSS)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fourth week after therapy,and muscle strength was also evaluated.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SDS,HAMD and MESSS of two groups(P>0.05).Four weeks after therapy,the scores of SDS,MESSS and HAMD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Post-stroke deppression;Depression

抑郁症是脑卒中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不同年龄发病率也有所不同,有统计显示,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为47.2%,其中青年组发病率为13.3%,中年组发病率为43.1%,老年组发病率为55.8%,老年人较青年人更容易出现脑卒中后抑郁症。早期时有学者曾经以“脑卒中后情感障碍”(emotionalist)定义,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正式命名为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pression,PSD),之后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PSD是指脑卒中后引起的抑郁症,其属于继发性抑郁症中的一种,先决条件病因必须是脑卒中,其中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同时还须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本研究探讨早期心理疏导对脑卒中患者抗抑郁的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72例脑卒中患者,均符合全国脑血管会议修订的最新诊断标准[1],同时参照PSD多模式方法诊断(MMADD)中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都诊断标准,均为中度抑郁的患者[2]。其中男44例,女28例;年龄31~67岁;出血性卒中47例,缺血性卒中25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和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科学系统的心理疏导,具体措施如下:①积极关注患者的诉求并尽量满足,在取得患者信任后,指导和鼓励患者进行功能障碍肢体的康复训练,对训练中取得进步的患者及时给予肯定,且用合适的方法改正或减轻患者的情绪障碍,对患者积极的态度和行为给予鼓励和表扬;②根据不同患者个体差异提高或降低其对康复的期望值,帮助患者分析身体恢复的可能性,增进患者面对各种治疗方式的信心,督促家属协助患者完成每天安排的治疗和训练任务,让患者有比较强烈的回归社会的思想,其中心理疏导治疗3次/周,约30 min/次;③对意识清醒的患者从入院起即可开展健康宣教,每次操作时对患者不断讲解,反复演示;④根据患者病情的个性化特征,采取语言引导,鼓励、支持等方法使患者逐渐自我调节心态,从而缓解其抑郁的心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从而达到逐渐康复的目的;⑤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阶段性康复目标,采用强化和放松相结合的方法,促进患者逐渐具备日常生活能力,并根据康复判定结果对患者进行功能预后的解释,逐渐让患者适应新的社会角色,重新融入社会。

1.3 评价标准

治疗前和治疗后及治疗后第4周分别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Edinburgh 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MESSS)进行抑郁和肌力评定。SDS由20个陈述句和相应问题条目组成,反映抑郁状态下的4种特异性症状:①精神性情感症状;②躯体;③精神运动;④抑郁的心理障碍。按症状出现频度评定分4个等级:没有或很少时间;少部分时间;相当多时间;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若为正向评分题,依次评分为1、2、3、4分;反向评分题,则评分4、3、2、1分。HAMD以减分率作为疗效评定标准。MESSS评分标准共有意识、水平凝视功能、面瘫、言语、上肢肩关节肌力、手肌力、下肢肌力、步行能力8大项,同样以减分率作为疗效评定标准。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痊愈:减分率≥75%;显效:减分率≥50%且

1.4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数据进行整理、编码,采用Epidata 3.1录入,转入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SDS、HAMD和MES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周,观察组的SDS、MESSS和HAMD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早期心理疏导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症状

本研究给予早期心理疏导,运用家庭支持、心理分析、心理治疗等多种心理疏导方法,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抑郁症状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2 早期心理疏导能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本研究发现,干预后,观察组的肢体功能较对照组恢复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心理疏导疗法的理论和技术整合了中国传统文化、认知-行为疗法、现代医学以及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思想,对于治疗抑郁症心理障碍、心身疾病等有显著效果。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原则,实事求是,从患者的实际出发,具体地进行分析,逐步分析和解决临床实践中的新问题。既往文献报道,脑卒中后的神经功能通常在病后3个月内恢复最快,郭军等[14]采用心理康复治疗PSD患者,其疗效显著。PSD一旦发生应积极早期应对、及时改善和消除情绪障碍,有利于神经功能康复。高玲等[15]认为,健康的心理是一切治疗措施达到预期目的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心理疏导能有效地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文慧.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8-379.

[2] 缪鸿石,朱镛连.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79.

[3] 励建安.社区康复[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80.

[4] 琪君,张克翰.脑卒中抑郁的研究进展[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2,19(2):124-125.

[5] 朱武生,刘新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18(10):949-952.

[6] 王勇,马银龙,许亚丽.卒中后抑郁症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J].兵团医学,2006,13(4):12-13.

[7] 单培彦,曹丽丽,迟兆富,等.卒中后抑郁状态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2,21(4):292.

[8] Dam H.Depression in stroke patients 7 years following stroke[J].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2001,103(4):287-293.

[9] Iacoboni M,Padovani A,Di PV,et al.Post-stroke depression:re-lationships with morphological damage and cognition over time[J].J Neurol Sci,1995,16(4):209-216.

[10] 秦绍森,胡夏生,文诗广.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0,80(4):292.

[11] 任军,杨勇超.卒中后抑郁临床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12(5):348-349.

[12] 张美霞,张茹英,张美荣,等.脑卒中病人生活质量的多中心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1):37-38.

[13] 韩俊英,夏新华,齐瑛.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研究[J].临床荟萃,2008,23(2):106-107.

[14] 郭军,刘琳,付凤珍,等.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病人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4,19(11):49-50.

[15] 高玲,钱开林,孙延文,等.心理康复治疗对年轻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5):5369.

(收稿日期:2015-03-24 本文编辑:李秋愿)

上一篇:3O4纳米颗粒粒径影响'> 生成条件对Fe3O4纳米颗... 下一篇:大学生地震风险认知调查―以雅安南充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