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师职业认同的价值与策略

时间:2022-04-21 12:44:39

提升教师职业认同的价值与策略

现在大多数教师是爱岗敬业的,具有较高的职业认同。他们把教师职业当做是终身事业,把教师工作当做一种实现价值的舞台而不是一种负担;把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酸甜苦辣当做是幸福的快乐,不为委屈、劳累而烦恼。在他们心里,教师职业是美丽的,忙碌着是愉快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教师队伍中少数教师职业认同度较低的现象仍然存在,他们有某种程度的职业倦怠和“厌教”的倾向。2005年3月,有人针对北京市高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们对自己职业的认同度并不高。在被问到“是否会终身从事中学教师职业”的时候有57.58%的人肯定地选择了“会”,也就是说,超过40%的人有机会的话是要改行的。[1]“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对策研究”课题组对近3万名教师进行的调查显示,只有18%的教师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从事教师职业,而有63%的农村教师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也做教师,从中折射出的职业认同感较低的现象,不能不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2]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的角色认同受到许多挑战和影响。造成职业认同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收入偏低,教师经济压力过大,让有的教师有些失落。其次是社会期望值过高,教师压力过大。新的教育观念、管理体制、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交织并行,其间的冲突成为一种压力源。[3]现在教师面对的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不断攀升,教师的工作难度不断增加,也使教师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最后是有的教师职业能力匮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前进的步伐,缺乏对教师职业的成就感的体验,感受到更多的是职业的压力,忽视了教师职业本身的乐趣。

一、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环节

职业认同是人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达成目标的心理基础,提升职业认同是教师职业发展中不能回避的任务。教育事业要求教师深度认同教师职业,需要教师在态度、情感和信念上予以认同和配合。高度的职业认同能够帮助教师改变信念体系,从而提高其行为的效能感和有效性。

1.职业认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以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为基础,但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职业的认同,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职业认同是教师实现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按照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激励就是掌握行为的选择过程。如果某个人有了特殊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有意义、有价值的目标,他必须做出某种选择。也就是说,人们是否有较强的动力,一个关键因素是这个目标对行为个体的价值程度。[4]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以对职业的接纳和热爱为前提,没有对职业的认同,教师缺乏职业价值感,必然影响职业耐心,从而削弱专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教师高度的职业认同是提升其成就感的前提。教师在乎职业生涯中的进步和成功,把促进自己专业发展当成是自己自觉的追求。获得了追求专业发展的动力,教师才会有愿望去关注、参与和探究感兴趣的教育现象。高度的职业认同无疑为教师专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2.职业认同是提升职业境界的重要铺垫

一些教师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和阐释教师角色的新内涵,无法把传统和现代的教师角色、现实和理想的教师角色、单一和多重的角色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区分开来,他们内心在接纳教师角色上是迷惑、排斥甚至是抗拒的。之所以他们内心彷徨,原因在于缺乏对教师职业的审美。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生命参与的过程,是与学生现在和未来幸福相联系的过程,教师有理由感到职业的尊严。对教师职业从审美角度进行真实的体验,才是教师提升职业境界的基本前提。教师提升职业境界,把教育活动当做幸福体验,其关键在于以强化职业认同为切入口,促使教师人生价值的追求与教育理想的充分融合,实现其对教育事业的自觉追求。

3.职业认同是教师职业幸福的重要前提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教师幸福这个话题。究竟什么才能让教师幸福?为什么同样的工作条件,有的教师怨声载道,而有的教师却乐在其中?其实,教师在实现其职业幸福过程中,职业认同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话题。

教师要幸福,其关键在于教师要有较强的职业幸福感知能力。有学者认为,职业认同影响教师工作的满意度、职业倦怠感水平和工作压力。研究发现,来自同一学校的教师感受到的压力程度却不相同,这除了跟教师本人的专业素养、应对能力有关,也与教师对工作认可和热爱程度相关。有的教师虽然工作非常辛苦,却乐在其中,其原因就是他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有着强烈的职业兴趣和很高的职业认同。[5]所以要全面分析教师的从业心理和从业状况,创造有利于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空间,促使教师实现对职业角色的高度认同,从而让教师得到真正的幸福。

二、提升教师职业认同,让教师走向职业自觉

1.严格教师的准入制度,把愿当教师的人引入教师队伍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很强的职业认同。要成为教师,首选的是那些愿意应对教师职业的挑战,把教师职业当成事业,有强烈的教师职业倾向、热爱教师工作状态的人引入教师队伍。在新教师选拔的时候,许多学校考察更多的是学术能力,但是事实上,“作为现代教师,知识和能力已经不是突出的问题,非学术方面的品质显得尤为重要,比如爱心、责任心、进取心”[6]。很多时候,不是能否胜任的能力问题,而是能否对职业的认同而产生的积极态度。

因此,对准入的教师要加强职业认同的考察,对已经进入教师行列的新教师要强化职业认同的教育。这对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有益,对学生成长、甚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好处。

2.促进教师职业角色的转换,提高教师的效能感

教师的从教信念、职业意识和自我意识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在影响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的同时影响着教育效果,进而影响和制约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提高。[7]对于职业认同感较低的教师,要积极促进他们转变态度,努力提升他们对职业角色的认同,让教师在对自我态度有清醒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实现教师的职业自觉。

教师的角色认同和转换需要教师有积极的态度,主动将新的职业角色建构到自身原有的经验中去。教师不断地加强职业认知,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高度来认识教师角色转变的意义,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教师角色的转变,促进自身角色认同的建构。掌握职业认同的策略和方法,增强对教育改革的心理承受力,在实践中真正体验到角色转变所带来的成效和快乐。

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要细化目标,引导和帮助教师设计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加拿大著名学者迈克尔•富兰曾经指出,教育目标的无边界性给教师带来伤害。教育教学工作虽然繁重和复杂,但只要按照职业生涯设计的规划,一步步走好,教师就会不断接近目标。[8]因此,要让教师学会研究教学和职业规划。对自己要合理定位,不断的自我价值实现是人不断前进的不竭“内驱力”。教学研究中带来的新鲜感和职场中不断进步的成就感是带来职业幸福感的催化剂。要让教师在收获点滴成功的基础上逐渐进步,在职业过程中不断获取职业乐趣,提高其效能感,从而加强职业认同。

3.改善学校管理,增强教师的归属感

职业认同不仅是个体心理问题,更是一个人与其他现实存在的关系问题。教师职业认同不能孤立地分析,教师职业角色认同是在长期从事教师职业,在与之相关的同事关系、师生关系相互作用过程中,对该职业活动的价值、性质、状态与环境等认可的前提下逐渐形成的。学校是成长的大环境,专业发展、同事信任等能否充分获得,决定了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正确定位,以及对人生的态度,进而决定幸福感的获得。

学校要营造和谐的氛围。要关心教师的精神世界,增加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满意度,因此一个“仁者爱人”的工作环境很重要。教师对职业的认同,其同事的职业认同状况对其职业态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一个归属感强的教师群体中,教师会产生更强的自信心和信赖感,有助于自身潜能的发挥和职业的发展。学校要在关心工作和关心人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把学校建设成一个具有凝聚力和归属感的集体。

学校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对最基本关系,教师的职业认同是在教师与学生相互关系和相互交往过程中互动建立的。具体的师生情境让教师的职业认同有了参照的基点、互动的基础,教师在师生关系情景中积极的自我角色,有助于教师自我认同和角色认同的建构。

4.引导教师追寻职业乐趣,增强职业自觉程度

教育是与各种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交流与引导的过程,教师劳动摆脱了机械和简单,蕴涵着丰富和创造的空间,随时都可能面临新情境,需要教师有教育智慧去应对,这从根本意义上让教师得到了激励。

教师积极认同职业与其对职业定位有很大的关系。教师能够体验到职业本身的乐趣,把教育当成享受,而不是牺牲;把教育当成生活本身,而不是谋生的手段的时候,教师才可能实现职业的自觉。因此,学校要为教师职业成功创造更多的机会,应采用发展性评价等积极的激励措施,促进教师可持续地和谐发展,减少教师职业过程的挫败感,使教师的能力得以提升,潜能得以激发,不断收获学生进步的喜悦和自身专业发展的成果。

要培养教师高尚的情趣,引导教师感受职业的幸福,让教师关注和追求职业本身的快乐。引导教师改变自己的一些工作方式,寻找工作情趣和精神寄托,制造一些快乐元素,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学会享受教育职业。让教师学会享受课堂,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要让教师学会享受学生,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是教师职业幸福最重要的源泉,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感激中得到弥补。还要让教师学会享受生活,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自觉高雅的生活情趣很重要,闲情雅趣的让教师获得生活的现实体验,获得教育教学的一线素材,因此生活是教师职业幸福不可或缺的内容。

注释:

[1]庄稼人.构建教师的职业认同[EB/OL].2006-9-27.

[2]翟帆.压力叠加,农村教师职业认同感低[N].中国青年报,2007-1-5.

[3]黄锡英.职业倦怠: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J].中国教育学刊,2005(8).

[4]程正方.现代管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69.

[5][6]郭韶明.职业认同:教师成长的内动力[N].中国青年报,2006-9-24.

[7]焦峰.自我效能感与教师本体的自我升华[J].济南:中国成人教育,2006(9).

[8]果淑兰.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几个因素[EB/OL]www.省略/xbjy_html/wtyj_html/20050525113207.htm.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上一篇:云南省红河哈尼族聚居地小组合作学习状况分析 下一篇:90年代师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