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理干预对压疮的转归

时间:2022-04-21 01:52:14

浅谈护理干预对压疮的转归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149-01

【摘要】研究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压疮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

方法:对2009年9月―2010年6月20例院外带人压疮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即观察引起压疮的原因,分析压疮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

结果: 20例患者在对症的护理措施下,15例好转出院,2例死亡,3例放弃治疗。

结论:对已发生压疮的患者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转归。

【关键词】压疮;护理干预;

前言

压疮从病因、病理生理学角度反映出是由于受压而引起的病理学改变。目前公认引起压疮主要有4种因素,即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及潮湿。国外护理的观点认为压疮在部分是可以预防的,但并非全部,有些病人禁止翻身,否则有生命危险[1]。压疮是治疗及护理上的一大难题,无论对病人家属还是医护人员都是一种繁重的负担。对20例压疮患者并给予相应护理,通过护理干预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转归。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 年9 月~2010 年6 月我院共收治压疮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60~80岁。

护理干预

2 局部治疗的方法和步骤

2.1 先检测压疮的大小、部位、分期和外观(肉芽组织,坏死痂,腐肉,渗出),再根据创面情况选择不同清创方法进行清洗, Ⅱ期创面以生理盐水清洗;Ⅲ、Ⅳ期创面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清除厌氧菌,Ⅳ期创面还应清除周围坏死组织,再用生理盐水清洗。

2.2 周围皮肤消毒:可用75%的酒精或碘伏消毒压疮创面周围皮肤。[2]

2.3 局部药物治疗(1)胰岛素联合苯巴比妥钠用于治疗压疮,研究发现胰岛素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样作用,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和胶原蛋白合成③。苯巴比妥钠能显著增加创口局部胶原沉积和血管形成,增加创口巨噬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有效促进肉芽组织的增生,加快创口愈合。(2)片剂粉末:将痢特灵片剂粉末涂于压疮创面。(3)针剂:将庆大霉素针剂涂擦于压疮创面。(4)喷剂:将阿米卡星喷剂喷于压疮创面。(5)软膏:将百多邦软膏涂擦于压疮创面。(6)胰岛素联合654-2治疗压疮,胰岛素可增加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增加微血管的灌注,654-2能解除血管痉挛,有镇痛作用,湿润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蛋白质的合成,减轻疼痛,加快组织生长,缩短压疮愈合时间。[4]以上所列举的局部药物治疗方法可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选择或组合。

2.4 创面覆盖:浅表创面可用溃疡贴覆盖;创面大或深者可选用无菌纱布或纱布垫覆盖,以保持良好的透气性。

3 具体护理措施

3.1 避免局部长期受压:睡气垫床,经常更换卧位,鼓励和帮助病人翻身,翻身实质上是弥补机体对生理反射活动失调的主要措施,每2~3h翻身1次,不得超过4h。在这里我介绍一下我们科室用的翻身单及三角翻身枕的优点:纯棉布料翻身单,140cm×100cm。传统翻身法用力为分力,护士双手、前臂插入患者身下,工作衣双袖接触患者,污染严重,且因用力不均,易擦伤患者皮肤。而自制的纯棉翻身单,易吸水,对皮肤无刺激,污染后易洗涤,护士使用此翻身单翻身时用力为合力,易抬起患者,且动作稳、痛苦小、翻身时间短、不会擦伤患者皮肤。而此操作简单、安全、省时、省力。 三角翻身枕的制作与应用 将成块的海绵裁成三角形,三个角分别为80°、70°、30°,长45cm,高12cm,底边长22cm,予透气皮料缝合,外罩同样大小的纯棉套子。协助病人翻身后将三角枕纵放在病人的肩背至尾骶部30°,抵着病人使其处于舒适卧位,同时使下腿伸直,上腿屈曲,手臂前伸与腋成30°,以增大接触面积,另外屈髋成90°,上腿在下腿前方,这种姿势可使大转子回缩,避免局部突出,又可使下身稳定于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及下腿膝外侧形成的三角平面内,防止体重压迫到髂前上棘,利用三角枕的3个面增加了受压面积使身体平衡稳定,不易倾倒,翻身效果良好。

3.2 避免局部皮肤受刺激: 摩擦力是机械力作用于上皮组织,能去除外层的保护性角化皮肤,增加皮肤对压疮的敏感性[5]。因此,搬动病人时应避免拖、拽、扯、拉等动作。对大小便失禁的病人应及时更换尿垫,保持皮肤和床褥的干燥。

3.3 防压疮凉液垫 使用凉液垫,利用垫内液体的流动,减少局部压力,降低局部温度,减少耗养。

3.4 增加病人营养,增强全身抵抗力:病情允许情况下给予高蛋白饮食,不能由口进食的病人,应考虑由静脉补充或管喂饮食,以增强病人全身的抗病能力。

3.5 清洁护理 保持床单的清洁,平整、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皮肤,禁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

3.6 环境管理 病室每日通分,减少人员流动,地面、桌面用消毒液擦拭。

3.7 加强责任心 护士应加强责任心,提高对压疮危害性的认识,减少由于护理工作失误而造成压疮发生加重。护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及时识别高危因素,准确预测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8 建立翻身卡 压疮预防的重点在加强护理管理上,重视基础护理,床头挂翻身卡,翻身后记录时间并记录皮肤情况。护士长巡视病房时,观察患者皮肤情况,检查翻身卡填写的准确性和措施的合理性,保证卧床患者翻身卡的使用得到落实。

3.9 加强压疮的健康宣教,促进病人及家属树立压疮康复的信心:20例压疮病人中有3例压疮病人自动出院,说明病人和家属已放弃了治疗护理压疮的机会。因此向病人和家属讲解压疮发生的原因、治疗及护理措施,并说明压疮是可以治疗和预防的,鼓励他们与医护人员积极配合,树立康复的信心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护士对病人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对病人同情、理解和关心,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告知病人减少受压和摩擦,配合治疗及护理。加强护士的心理品质修养,注意心理护理中的“负反馈”现象。[6]

4 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溃疡愈合,痂皮脱落;显效:创面干燥无分泌物,溃疡缩小,有肉芽组织生长;好转:创面渗出物减少,溃疡面无扩大;无效:创面渗出物未减少,溃疡面无变化或扩大。治愈时间:从开始用药到完全愈合的天数。

5 讨论 本组20例多处压疮经及时的治疗及护理后, 2例死亡和3例自动出院15例压疮治疗显效或好转外。

临床接触的压疮多为Ⅱ~Ⅳ期,多有破溃脓液或坏死组织,因此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感染的创面应彻底控制,以免发生严重的血液感染而加重病情,有的甚至可因此而危及生命。另外还可以调整人体生理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压疮多见于病情危急、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肢体瘫痪、营养失调、代谢障碍等病人。因此治疗压疮的同时应加强全身支持疗法,注重全身营养。同时还应及时对压疮的渗出物或坏死组织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改善神经营养状况,局部治疗效果才会更明显。压疮病人身心都承受着极大的痛苦,院外带入压疮多以Ⅱ~Ⅳ期为主,护理工作繁琐、家属厌倦、对治疗缺乏信心等都会给疾病的转归和护理工作带来许多麻烦和问题。因此,预防和治疗压疮是一项艰巨而又繁重的护理工作,它需要全过程的细心观察和周到护理。我们在护理工作中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高度的同情心,制订周密有效的预防护理和治疗计划,压疮的发生率就会降低到最低限度,压疮的治愈率就会极大地提高,疗程就会缩短,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有利于病人康复。

参考文献

[1] 张水兰,时红梅.压疮的护理进展.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1):60-61.

[2] 卢爱莲.碘伏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2000,15(5):285.

[3] 何芬琴,沈碧玉,胰岛素联合苯巴比妥钠用于溃疡期压疮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09,8(3):234-235.

[4] 吴自文,胰岛素、654-2注射液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J]医学护理杂志,2009,8(1):73

[5] 宋晓萱,陈英艳.多爱肤亲水性敷料治疗截瘫病人褥疮的观察及护理.现代护理,2003,9(1):75.

[6] 徐节,临床心理护理的要点及注意事项[J]实用医学杂志,2009,26(3):61-62

作者单位:233100 安徽省凤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上一篇: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 下一篇:胰腺癌行全胰腺切除术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