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

时间:2022-10-14 10:30:15

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157-01

【关键词】手术 心理状态 护理

手术作为重大的心理性和躯体性的激源,可通过心理上的疑惧和生理上的创伤,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心理活动,从而造成心理和躯体的不适,甚至导致强烈的生理于与心理应激反应,直接干扰麻醉和手术。消除这种不良反应,外科护士应善于分析和研究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

1 心理状态的分析

不同类型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

1.1.1 外伤性手术患者,如车祸、意外事故引起的肢体残缺,严重烧伤患者对突如其来的事件失去自我控制能力,产生极度的恐惧感和及强烈的求生欲望,患者对残缺的机体表示失望,,甚至拒绝手术治疗。

1.1.2 重症手术患者,如消化道穿孔、内脏破裂大出血,由于病情发生急剧,往往无思想准备,对手术治疗表示怀疑,不信任,难以接受手术治疗,产生对疾病转归不利的心理状态。

1.1.3 选择手术患者,如结石、癌症,常常因病痛的折磨发生心理变态表现,为多疑、绝望,有的求生愿望强烈积极配合。

1.2 年龄不同的患者,对手术也会产生不同的心态。

1.2.1 老年患者性情孤僻,缺少医学知识,对手术产生极大的恐惧,为手术并发症、后遗症,甚至死亡风险而忧心忡忡。

1.2.2 中青年患者对手术治疗抱有极大希望,但仍有不信任感,担心手术的安全性,无法预计的感处,术后可能留下的后遗症而影响工作、生活。

1.2.3 小儿患者大多惧怕手术所致创口疼痛,与家人分离所致的分离性焦虑反应。

2 护理干预

2.1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入院时热情接待,并自我介绍,认真倾听患者主诉,了解、评估其心理状态,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鼓励其正确面对疾病,增强对治疗的信心。

2.2 提供信息 向病人提供某种应激性医疗手术的真实信息。术前向病人讲解手术的实际过程,手术时各种主观真实感受及病人可能提出的要求和医生采取的措施,减轻病人因不了解手术而产生的害怕情绪,使其忍耐性增强。

2.3 松弛训练 松弛训练可降低病人的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指导腹式呼吸,患者取坐式卧位,一手置于胸部,一手置于腹部,逐渐放慢呼吸速率,深吸气,置于腹部的手抬高而胸部的手基本不动,停留片刻后自然呼气,呼吸时心中默念1.2.3…...

2.4 社会支持 动员家属、亲友多陪伴,指导家属正性示范或正性暗示,积极配合治疗,调动病人的积极性。

3 护理体会

几乎所有的患者术前都有对于手术的恐惧及紧张的心理状态,术前焦虑程度与术后效果之间存在“U”形函数关系,良好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术前焦虑水平适中。其心理上能对手术及其造成的种种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充分准备,对手术能否顺利进行,避免并发症和麻醉意外等都有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842200 新疆沙雅县人民医院

上一篇: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下一篇:优质护理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