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违纪行为分析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04-20 02:03:24

高职院校大学生违纪行为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在校生人数急剧上升,学生素质相对降低,并导致学生违纪现象呈现上升的趋势。为促进校园和谐,减少学生违纪情况,本人结合在学生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和调研掌握的情况,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主要违纪行为进行系统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对策。

关键词:学生违纪;现分析;对策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学生素质有所降低,学生违纪现象时有发生。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大学生违纪行为,并提出了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课程教学改革,加强心理咨询工作等途径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违纪行为的发生。

一、学生违纪的表现形式

(一)学业违纪。学业违纪在大学生日常管理中占的比重非常大,主要包括:缺勤,考试舞弊等。主要表现为:第一,逃课。尽管学院明确规定请销假制度,但部分学生仍然我行我素,随意旷课的现象屡禁不止。第二,考试作弊,部分学生平时迟到旷课,没有好好学习,但到了期末考试时,为了考试及格,通过多种方式作弊。

(二)生活违纪。生活违纪所涉及的范围最广,包括:酗酒,打架,偷盗,赌博、晚归或夜不归宿等行为,违反宿舍、校园等管理规定以及其他有损大学生形象的行为。生活违纪主要表现为:第一,恋爱动机不纯。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已不是个别现象,谈恋爱开始呈现大众化趋势。第二,盗窃。大学校园中盗窃现象比较常见。第三,打架。校园中时常发生同学间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打出手,引发老乡帮老乡的群殴事件,影响学校安定和谐大局。

(三)品德违纪。品德违纪主要表现为不诚实守信,个人主义严重,心胸狭隘,偷盗和损坏他人或公共财物,干扰学校正常的秩序,破坏校园和谐文明和积极进取的育人环境,使学校的教学、管理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受到不良的影响。有的违纪行为甚至影响校园的安定和团结,触犯国家法律;有的违纪行为则可能引起同学间的矛盾冲突,成为人身伤害和恶性事件起端。

二、学生违纪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考试作弊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一种校园现象,追究深层原因则是一种社会行为,它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有着密切的联系。造假用假层出不穷,不讲诚实信用,走后门,以及社会上组织的各类考试找替考等等,这些现象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影响学生对考试的认识,对道德的理解,而对自己采用考试手段是否违纪并不在乎,关键是能够过关。再有,社会压力对考生也存在着影响。自古以来,有考试就有压力,考试愈重要,压力就愈大。另外,学校周边的环境越来越复杂,或多或少地将不良风气直接灌输给学生或吸引学生参与,导致学生违纪现象发生

(二)家庭教育因素。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元,是每个人生活中最真实的社会环境,它的状态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人们的性格形成、习惯养成、价值观早就。不合理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父母对子女的过分溺爱。现在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些家长过分宠爱自己的孩子,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子女的要求,对那些不良的要求和欲望,也不加以制止,对他们的不良习气,行为听之任之,更有甚者是在发现他们有不良行为时还加以庇护。第二,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有些家长教育子女方法简单粗暴,对子女经常是恶语相向,拳脚相加,使孩子没有感到家庭温暖,特别是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得不到家人的同情和安慰,因而在思想上产生苦闷和烦恼,变得孤僻,情感冷漠,为违纪违法埋下了祸根。

(三)学校因素。第一,高校扩招的影响。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整体素质下降。第二,学校对违纪学生事后监督教育不到位。学生违纪受到纪律处分,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在处分文件下达之后,针对被处分的学生在处分期间的表现缺乏有效监督,等到学生处分满一年之后就可以申请撤销,使得处分流于形式,对其他学生起不到示警作用。第三,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不得法。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校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于本科生、研究生来说,理论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而实际动手能力却比较强,他们对于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理论知识普遍不感兴趣,从而导致部分学生逃课现象的发生,甚至厌学。所以高职学校的老师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带领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第四,对违纪事件处理不及时。违纪事件发生后,由于要经过取证,告知等程序,需要较长时间才下达处分文件,无法做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其他同学也起不到警示教育作用。

(四)学生自身因素。第一,缺乏明确的定位。人生没有目标,学习态度不端正,自律能力差,寄希望于不劳而获。部分学生无长远规划,只满足于现状,对待学习和生活抱着一切都无所谓的态度,毫无进取心,学习上不主动钻研,工作上漫不经心,生活上随波逐流,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水准。一些学生受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法制意识淡薄,不少学生渴望完全的自由,不愿受到纪律的约束,做事易冲动,盲目性大,以个人利益的实现为行为准则,以个人的好恶作为行为指南,很少考虑他人利益或校纪校规,从而造成违纪事件的发生。第三,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质。大学生远离家乡踏入高等学府时,往往对自己期望过高;而到了这个陌生的环境之后,有部分同学对周围的一切都觉得很新奇;但同时也有部分同学可能感到失落,因为这与他们所想象中的大学差距甚远,在遭受挫折时,往往造成心理失衡,产生心理障碍甚至发展成为疾病。

三,学生违纪的对策

第一,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身定位,从而确立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

第二,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在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多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加强校企合作,真正做到从社会的需求,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做好课程设置,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的动力。

第三,加强心理咨询工作。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是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违纪事件发生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及时、全面的掌握学生在学习、生活可能出现的心理失调和心理偏向,并通过心理咨询帮助学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从而避免各种违纪现象的发生。另外,对于已经违纪的学生要特别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潘建美高职院校学生违纪行为分析与对策研究,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2)

[2]张硕秋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12)

上一篇:我对培养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一点思考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