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接受视野的“原生态”文化热

时间:2022-04-19 10:15:40

大众接受视野的“原生态”文化热

[摘要]从大众接受视野观照“原生态”文化现象,可以看到流行艺术表现形式无法满足人们的期待视野,后现代主义带来的多元价值取向,“科学”训练带来了民族声乐的个性丧失都使“原生态”更能抚慰大众接受的真实内心,大众传媒对“原生态”的引导传播无疑肯定了其话语地位。然而只有真正读懂原生态文化在接受层面的价值取向和时代特征以后,才能真正挖掘其历史传承的意义诉求,使其不至于成为昙花一现的文化热潮。

[关键词]“原生态”文化大众接受视野

从卡拉OK到歌剧院。从港台明星到超女,从文化精英到学术明星,从帕瓦罗蒂到原生“呼麦”……今天的中国似乎从来都不缺乏推陈出新。新鲜玩意跟着媒体指引,在人们视线里似乎还没完全弄懂就已经被放进历史的旮旯里。2004年随着“中国西部民歌大赛”、“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以及“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兴起,“原生态唱法”一下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原生态文化”成了热门。在艺术界、文化界热议“原生态”的界定和价值之时,这一新鲜命题已大张旗鼓走进了市井生活、百姓话题。人们或高捧、或争鸣、或冷静沉思、或规划未来、或浮泛滥用,都足以证明“原生态”在大众接受上的认可、关注。这种普泛的接受现象正是我们对其进行文化沉思的缘由,也是研究这一文化现象的必由之路。

一、“原生态”唱法热的大众接受心理探求

1、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艺术表现形式无法完成艺术期待视野的更新和满足

长期以来,公众视线里对“唱歌”的认识基本与艺术界的专家定义相一致,有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之别。人们惊叹于美声唱法对音域和技巧的发掘,然而听着外来歌剧的语言,大多数人们要从演唱者憋足了气的神态表演和屏幕下方的文字翻译中吃力的体味出一些可能被专家视为不着调的认识。失去了西方歌剧叙事的背景和其歌唱技巧的理解和认识。人们始终很难真正把握美声唱法的真谛。民族唱法是在发声原理、气息运用等欧洲艺术歌曲演唱技法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国民间戏曲和民歌的一些特征(如音色、润腔)而建立起来的。虽然从根本上讲它并不是中国所固有,但人们已经习惯于从那些字正腔圆、余音绕梁的乐曲中找到艺术享受。自然而然的将其推向了跟美声并立的艺术地位。然而媒体对同一艺术标准的推崇,学院按照规格和要求对声音进行的科学系统改造,在把民族唱法推向高不可攀的神坛的同时,显得有些曲高和寡,迷失了艺术追求的本真。看起来似乎流行唱法更加深入人心,流行是追求的目标。对唱法的要求倒放在其次了。为了流行可以纵容声音的沙哑,歌词的颓废,包装的虚伪,市井里巷、高下三等尽可以进行信手拈来的模仿,变调的发泄和满足。人们在对流行的追捧和附和中似乎个个读懂了什么叫音乐,然而人人心理都明白那不叫艺术。人们期待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来打破这种认识上的成规。原生态唱法的通过主流媒体出现在人们眼前无疑让人眼前一亮。流传于蒙古族的民间绝学“呼麦”让深谙发生规律的专家不可思议,嘹亮的“川江号子”通过巴山蜀水浸透的船工之口讲述了长江边原始先民的真实生活,2008青年歌手大赛上一举夺魁的“花咕咚咚姐”的自然欢快,都在人们视线中吹进了一缕新风,蜗居于艺术真实以外的人们内心象一下子找到了新的归属,难怪有些评委专家甚至当场感动流出热泪。

2、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和反思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世界早已不再是一个整体,而是呈现出了多元价值取向。原生态唱法的认同是对中心性和同一性的消解和抵制,使本能成为一切,反对讲求条理,强调差异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原生态唱法热正是人们个性呼唤的需求的体现。而中国的后现代并没有完全吸取西方反叛的骨血,后现代主义在传统审美趣味和深度上的消失,提倡没有深度、没有历史感的平面,这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认同。在消解历史的短暂躁动以后。带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民族心理把精神仍然寄望历史与传统。原生态唱法大多表现了一个民族审美意识的追溯、原初生活的还原,艺术形式上的口耳相传。这都是后现代反思以后回归历史与传统的表现。

3、对科学进步的反思

因为科学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利好,它几乎成为了新的宗教。康德在《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起源》中给科学下了定义“每一种学问,只要其任务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的话,皆可被称为科学。”然而,在人们对科学深信不疑多年以后才发现,科学不一定就是对规律的把握,科学也并未带来道德的进步,科学放之四海皆准的法则。中国的音乐界也长期风靡科学主义之风,只有通过“科学”的训练才能称为声乐,反而固有的传统音乐被打上了“旧的”、“落后的”标签,要用西方音乐的先进理念改造传统音乐,“民族唱法”就是这种理念结下的果实。当科学的全能面孔被拉下,人们也逐渐对这一“科学训练”出的结果进行新的审视。音乐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体现着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审美观。一部分学者提出中国固有的地方戏曲、地方歌种演唱技法才是真正的“中国民族唱法”,人们奉为圭皋的“民族唱法”的“民族性”受到了质疑。青歌赛评委田青说到:“要知道‘规范’二字在艺术里决不是褒义词……过于强调规范其实是扼杀艺术,艺术讲究的是个性、创造性,艺术就是要与众不同。”

4、“原生态”彰显了艺术的真实,撕下了艺术空洞的华丽伪装

尽管真实作为一种语言建构已经受到语言哲学的广泛质疑,但是基于唯物论的“美来源于生活”的认识依然深入人心。原生态演唱者很多来自民间。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声音甚至是嘶哑的、声嘶力竭的,但却实实在在的闯入了艺术家和观众的心扉。一些老艺术家甚至因为其真实而在镜头前毫无顾忌的感动流泪。这就是因为他们真实的表演反映了真实的生活状态,真实的感情,与民间生活关系紧密,展现了蜗居于城市人们久违的“真实”内心。

5、大众传媒既作为一种特殊接收对象对原生态唱法表示认可,又作为符号权力的传播者对原生态唱法起到了引导传播的作用

原生态唱法原来只沉睡在民间。有的只属于人们生活劳作的自然反应。最先对其关注的是那些关注于民间采风的艺术理论家。中央电视台将其列为与美声、民族艺术形式并立的一类表演形式,本身就显示了传媒对艺术理论挖掘成果的肯定。媒介显示一种符号权力,即“借助象征性内容的生产和传送,干预事件进程、影响他人行为甚至制造事件的能力”。中央电视台的认可传播无疑对原生态唱法的合法地位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正是这种符号权力的推动让原生态唱法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二、原生态接受心理满足之后的隐忧

原生态作为一种“热”浪出现。难免引起人们的“冷”静反思。虽然中央舞台依然为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敞开大门,虽然“原生态”甚至已经成为生活的一种元素处处可见。但明眼人似 乎已经看到了这股“热潮”背后的尴尬。原生态唱法的评判标准一直受人诟病,现代化舞台形式对原生态的传播带来的是发展还是变异也让人争论不休,“原生态”作为一种大众心理已经被商业化绑架或者利用,失去了文化内涵。我们对原生态的未来无法沉湎于乐观的姿态。那么。作为这种文化接受者的担忧从何而来呢?

1、原生态文化的保护问题

原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理论术语指“某一民族或族群在历史上形成的文化的原初状态,或指那些在现代才突然被外界所知的某种文化形态”。它之所以保存原创性、独特性就是因为较少受到现代文明冲击。原生态唱法通过主流媒体展示于世人,就有被包装、被同化的危险,从而失去其活态传承的本真状态。

2、原生态唱法打破了对规范的限制。体现了艺术的个性化特征

但是这种个性带有民族群体的特征,更多的是体现民族个性而非个体的个性。因此它难以翻版,难以模仿。难以走进娱乐消费。娱乐化又是中国社会从泛政治化社会向世俗社会过渡的一个有意味的环节。一种风俗、禁忌、惯例、价值观很难成为可以批量生产与传播的商品,而批量生产和传播恰恰是文化成为一种权力的必由之路。人们甚至担忧,原初民间艺人弄的面熟以后,民族特性遮蔽的面纱揭开以后,原生态唱法新鲜的功力还能剩下几成

3、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能否承载民族文化的历史厚重

原生态唱法的标举者一再试图通过对唱法所传承的历史文化传统的阐释以达到说服观众的目的,这就使“唱”不仅仅作为一种音乐表达,而是一种达到这一能指功能的符号。观众的进入和认可是这一能指功能实现的基础。然而观众必须去想象符号所指未及的东西才能完成这一符号的功能。这样,观众不得不把原生态唱法的外延转化为其内涵。比如要关注其作为音乐的特征。毕竟,音乐的欣赏是为了“乐”。观众在不断获得新信息的同时,不断进行反馈,这正是意义实现的连续过程。因此永远无法从整体上对原生态唱法进行把握,而只能看到其一系列变化的视点和观念。

4、后现代主义社会下的人们的思维观念也不可能是统一的

原生态唱法的游戏规则是由权威者预先给定的,因此文化的接受者只能表现为在观念、情感和行为上的一律化、模式化、相似性,甚至相同性。最终导致的是思想探索和精神自由被钳制,人们即使无法逃脱这种规定性,思想上的抗拒也会让热潮变的寡然无味。于是浮泛、恶搞、利用、变味从边缘走向中心。原生态的真实内涵反倒被消解、变迁了。本雅明在评论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时提到。一切伟大的文学作品都建立或瓦解了某种文体,也就是说,它们都是特例。当原生态不被作为一种特例时,它的价值也就失去了光华。

当我们读懂原生态文化在接受层面的价值取向和时代特征以后,才能真正挖掘它在当前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历史传承的意义溯求,而不是作为昙花一现的文化热潮对其进行无谓的纷争。

上一篇:试论李安电影中的多元文化现象 下一篇:重返神奇的魔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