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校园危机管理的问题及策略

时间:2022-04-19 10:08:24

浅析校园危机管理的问题及策略

[摘要]校园危机管理是现代教育管理的重要领域。有效的危机管理策略能够积极预防和降低危机管理成本。在对校园危机管理基本理论了解的基础上,以及在危机管理的原则指导之下,学校应从内外两方面应对校园危机事件。

[关键词]校园危机 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原则 危机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1-0128-02

近些年,我国校园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这些突发事件因其突发性、敏感性及破坏性不仅威胁着师生安全,同时也影响了校园的和谐发展。基于此,学校应树立危机意识,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才能在危机发生时迅速妥善地化解危机。

一、校园危机和校园危机管理

所谓危机,是指一种紧急事件或者状态,它的突然出现和爆发对社会的正常运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对生命、财产、环境等造成威胁、损害,这种影响往往超出了政府和社会常态的管理能力,要求政府和社会采取特殊的措施加以应对。

校园危机,也称“校园突发事件”或“校园公共突发事件”,它是特指发生在校园内外的,给学校或学校成员带来危害,造成负面影响,若不及时处理会对学校形象和声誉有恶劣影响的突发性事件。近年来,危机事件在校园屡屡发生。

一般来说,校园危机大致归为以下几类:1.人身安全危机事件。包括地震、台风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意外伤亡事故,校园暴力,食物中毒,传染疾病等危机生命安全的事故;2.威胁到学校名誉的危机事件。如师生冲突,学生在校外聚众滋事等;3.学校持续发展的危机事件。如资产问题、师资问题、招生问题等。这些危机处理不当会使学校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师生安全受到威胁,严重影响到学校形象和声誉。因此,在对学校进行常规管理的同时,更要注重和加强校园危机管理。

校园危机管理是指学校为了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或减少危机事件所造成的损害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应对的过程。校园危机管理是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危机管理机构,负责危机的信息收集、风险评估、培训、协调等工作,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

二、我国校园危机管理现状

(一)危机管理观念缺失,认识滞后

长期以来,教育领域习惯于常态管理和常规决策,观念陈旧,以为校园危机不是经常发生,是偶然的。一旦校园危机发生,单纯依靠经验和已有案例来应付,没有建立一个系统的、行之有效的应对机制和危机预案。大多数校园危机管理仅仅滞留在补救层面,预防性的危机干预机制还远没有普及。把危机看作一种非常态,往往会付出巨额代价。

(二)危机管理人本意识淡漠

旧的观念和体制往往认为学校发生了危机事件是不好的事情,校园危机事件一旦发生,总是希望息事宁人,家丑不外扬,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采取一切措施掩盖事实真相。在危机时期,如果通过正常的传播渠道不能获得相关信息,就会使小道消息的传播增多,增加人们心里的恐慌,结果反而容易导致危机事态扩大。

(三)危机管理协调机制缺乏

学校没有专门负责突发事件处理的机构和组织,各部门各司其职。一旦发生危机,容易出现互相推诿、各自为战,不能沟通协调形成整体合力应对危机。

(四)危机管理缺乏战略规划

宏观层面,我国尚未将危机管理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微观层面,学校日常管理没有制定应对危机的预警方案,没有危机管理的财政预算和物质储备,危机一旦来到,不能及时决策,不能有效的整合各种资源,往往造成大的浪费和损失。

三、校园危机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学校危机管理机制是学校管理机制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的建立,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重在预防原则

美国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曾经说过:“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办法。”危机是可防可控的。学校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类危机事件,制订相应的预案,这能减少危机发生的概率,提高学校的危机处理水平。

(二)以人为本原则

学校在控制危机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这一原则,把师生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要“最大限度地避免与个人权益的冲突,最大限度地保护教职工和学生的生命安全与财产权益,将教职工和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是危机处理的最高原则”。

(三)法制化原则

一切危机事件的处理都要依据法律法规。这也是世界各国处理学校突发事件的成功经验。

(四)迅速反应原则

危机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应立即做出反应,采取有效的、积极的措施回应,切勿隐瞒掩盖危机,以免延误处理危机的最佳时机。

四、校园危机管理的对策

(一)增强学校的危机意识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全面分化,这是危机发生的潜在因素,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现实的危机是客观存在的,危机高频发生将成为常态,学校从领导到广大教职员工应更新观念,树立新的危机意识。这是校园危机管理的出发点。

(二)完善危机管理的组织与保障

学校应成立危机管理领导小组,由各级主要领导担任成员,负责危机预案的制定。危机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应包括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咨询人员及学校法律顾问,其对内工作一是负责日常的应急宣传及培训,二是紧急状态下的预案具体实施。一旦遇到危机突发,在学校危机管理领导小组的指挥协调下,学校各部门应积极响应,各司其职,迅速落实领导小组的决策。对外,危机领导小组要及时全面、如实的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使之随时掌握危机事件的发展,以取得支持和指导,如遇到特别严重的危机事件,还应向当地的公安部门、医疗卫生部门及社会心理咨询机构求助,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危机应对。

(三)加大对内对外的宣传力度

学校平时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络、宣传栏、座谈会、班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危机的预防及应对成为一种共识。其次,学校要有统一的信息渠道,由专人负责通报危机事件的处理情况,给公众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真实客观的信息,避免公众从非正式渠道获取虚假小道消息和谣言,使学校处于被动。此外,要注意建立与新闻媒介的良性沟通,争取在第一时间向媒体公开真实的信息,可以在危机发生时维护学校的形象,避免危机扩大。

(四)建立全过程的危机管理体制

危机的产生、发展、消亡是一个过程的集合。有效的危机管理体制应包括危机的预防、控制和恢复阶段。首先,学校应从“危机救治”向“危机预防”转化,对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预测防范,制定科学的危机管理应急预案,明确启动各级预案的程序和相关责任人。定期检查各种安全设施,举行各种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师生员工对学校危机的反应能力,将险情消灭于萌芽之中。其次,要建立高效的危机控制机制。危机爆发时,危机管理小组和工作小组立即按照分工展开工作,迅速启动危机预案。各部门充分履行自身的职责,互相协调,避免危机带来的更大损失。当然,危机产生的原因复杂多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最后,要建立危机过后的恢复重建机制。危机的产生固然造成校园安全秩序失调和生命财产的损失,但同时也是检验学校应对危机能力的一次实战演习。学校应及时总结反思,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理解和改进危机应对措施。

(五)妥善处理与危机当事人的关系

危机事件发生后,学校应该表现出足够的人道与同情,及时探望当事人并为其提供物质、精神帮助,认真倾听当事人的主张、意见和要求,主动承担责任,安抚公众,避免因处理方式不当而引发双方在情绪和情感上的对立与冲突。更多地关注当事人的利益,在尽可能维护其利益和情感的前提下,双方商议采取适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晓玉,张程.新时期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突发事件刍议[J].理论月刊,2010(11).

[2]许严.浅析校园危机管理[J]现代教育科学,2007(7).

[3]李佐卫,陈庆华,张学忠.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类型、成因及特点探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4]吴俊.浅谈高校危机管理策略[J].科技咨讯,2007.

[5]吴绍琪,毕铁居.校园危机管理的问题策略[J].现代校长,2006年,第1期.

[6]赵中建,徐士强.学校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教育信息报[N].2004-03-02.

[7]白涛,许中华.高校危机管理对策初探[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上一篇: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分组教学法 下一篇:对于完善我国小区车位\车库权属的若干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