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的舆论力量解析

时间:2022-04-19 05:30:33

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的舆论力量解析

【摘要】媒介融合时代语境下网络媒体异军突起,在舆论的形成、引导、监督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已然不容小觑。文章正是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探讨网络媒体舆论的转型以及重新构建,以期实现网络媒体舆论的引导与整合。

【关键词】媒介融合;舆论;议程设置;舆论监督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网络媒体的作用已经不容小觑。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尤其是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18亿,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达65.5%,成为中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及其在手机终端上的广泛应用,为公众提供了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信息交流与意见表达平台,网络媒体舆论的重要性更加得以突显,并逐步成为最重要的舆论载体之一。

然而网络媒体舆论并未彻底改变传统舆论的形成、发展和引导模式,但却又有别于传统舆论。以问题事件产生,出现议论话题——网民发表意见,成为公众论坛——意见领袖出现,形成公众合意——传统媒体跟进,形成社会舆论的舆论模式正是网络舆论的特点所在。

如何把握网络媒体舆论的形成与发展模式、舆论监督与反馈机制的新特点,以期更好地进行引导与整合,这正是我们应该探讨的内容。

公众自我议程设置与网络媒体舆论的形成和发展

网络的聚合效应使得网络舆论不再是“乌合之众”,在网络平台中公众开始自我议程设置,舆论形成过程中所需要的“公共问题”与“社会热点”在网络媒体中也一定程度地表现为公众(即网民)的自我议程设置。

所谓的网络媒体舆论是通过网络媒体形成的,网民对于公共问题或是社会热点问题发表的接近一致的意见。网络舆论的形成和扩散过程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平等、没有中心、现实与虚拟深层次互动的过程。

在网络媒体出现之前,议程设置的主动权掌握在大众传播媒体手中,大众媒体通过赋予各种议题强度不同的报道来支配受众的议题,从而主导舆论的形成。然而网络媒体的出现,使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定位不再绝对化,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者和传播者,每个人也都可以在网络环境中信息。

网络自我议程设置的话题一旦得到社会的认可,便会形成社会议题,传统大众媒体的跟进报道引发更大范围的关注与讨论进而形成社会舆论,这是对议程设置理论的延伸与补充。2009年的“罗彩霞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事人罗彩霞4月27日在天涯论坛发帖,叙述自己被冒名顶替的遭遇,随后大量网民的点击与回帖使此事件迅速成为网络热点事件,随着网民的讨论与追踪,使之成为网络自我议程设置的话题,在网络讨论中整合出了网络舆论。直到5月5日,传统媒体才开始介入,《中国青年报》首先对“冒名顶替案”进行了报道,各大媒体也开始进行挖掘再报道,传统媒体的介入与报道使该事件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引发社会舆论。

“罗彩霞案”正是由网络自我议程设置,引发网络舆论,形成网络关注热点继而吸引传统媒体关注报道引发社会舆论的典型事例,这也是网络媒体舆论形成和发展方式的表现。

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主客体解析

媒体作为第四种权力,履行舆论监督的职责是媒体被赋予的光荣使命。

我们对于舆论监督的主体和客体应该有一个界定。理论上讲,“公众是新闻舆论监督的第一主体,新闻机构及新闻记者是进行监督的第二主体。在具体运作中,两者密不可分,共同构成新闻舆论监督的复合主体”。而舆论监督的客体则“主要应放在涉及公共利益的思想(理论、政治方向)、政策及行为上”。

在中国的舆论监督实践中,传统的舆论监督的主体往往是由媒体主动参与下的新闻工作者个人。他们在履行舆论监督职责的过程中有着双重身份:首先他们是作为社会人存在的公民,同时他们还是国家的第四种权力——实施舆论监督的实际主体。

舆论监督的客体从实际来讲,理应包括公权力的运用或者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行为,然而实际上,在现行体制下,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很多时候会把这一方面忽略掉。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不为,也可能是不敢为,“打苍蝇不打老虎”一直是中国新闻界在舆论监督问题上的一种常态,异地监督作为传统媒体行使媒体监督职能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正是对这种“常态”的尴尬突围。但是尽管这样,仍不能等同于舆论监督的理论客体。在传统的舆论监督格局下,舆论监督的主体与客体游离于其理论化边缘,与其理想本位存在一定的错位,舆论监督的职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弱化。

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与勃发,匿名网络民意形成一股强大的民众意愿合流,不但挑战了传统的舆论监督的主体结构,而且重塑了舆论监督的客体。

就主体而言,网络民意的代表——跨时空、跨地域的网民群体本身就成为主体,这个主体与传统舆论监督中的主体不同,主要的就是匿名性的网络民意作为公众民意的一部分,代表了公众的力量。网络民意占据了舆论的高地,传统的舆论监督主体依然是享有公民和媒体工作者双重身份的媒体人,他们在舆论监督中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代表个人意见的公众意见在网络的匿名性和隐蔽性中找到宣泄的出口,为网络舆论监督提供了可能。

就客体而言,网络的匿名性、开放性和隐蔽性使得更多的声音大胆地发出来,他们感觉不到现实的压力,传统媒体的“沉默的螺旋”效应在网络空间中被消解,内心的自由、公平和民主意识得以激发,这种声音不仅仅是针对普通公众、企业的,还是针对党和政府的,尤其是那些掌握并行使公权力的个人和单位成为舆论监督的客体。也就是说,网络舆论把整个社会都纳入自己的监督体系之中。监督客体范围的扩大从本质上说是舆论监督本位的回归。因而在网络民意的情境下,舆论监督的主体与客体开始朝向更符合合理化的结构发展,确切地说是更加符合它们各自的本位要求。

网络媒体舆论意见的反馈

传统媒体语境下,媒体掌管着对舆论监督客体进行监督和传播的决策权,但舆论意见反馈并不是十分通畅,由于媒体有时屈从于权力,因此会造成舆论意见反馈的中断,舆论在反馈的中断过程中被渐渐消解,舆论监督也就无从谈起了。

上一篇:企业危机中的信息管理 下一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叙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