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英语阅读中的运用

时间:2022-04-19 11:47:40

合作学习在英语阅读中的运用

摘 要: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一致认为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合作学习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模式之一,是培养课堂主体,即老师与学生,尤其是学生与学生间的合作意识和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近年来许多国内外的研究者已经证实,合作学习在提高学生与他人有效交流的能力方面以及刺激和鼓励学生良好非认知的发展上都扮演了一个积极的角色。基于这个理论,本文以一篇课文为例,探讨了怎样将理论付诸实践来提高英语阅读的教学质量,旨在建立一种新型快速而有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合作学习 英语阅读 实践教学

一、引言

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长期存在着“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事实上,语言教学的重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语言的交际能力。自上个世纪80年代,探讨有效的语言教学的重心从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了以学生为中心”。在如何激发学生自愿参与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上确实是值得探讨的。对于改进教师主导地位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好的选择就是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交际语言能力。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已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心理学家阿尔波特(Alport)认为:只有接触尚不能真正有效增进学习的效果,必须使此等接触发展成为合作的关系,人际间的合作能提高小组的向心力和友谊。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Bruner)1957年曾指出:“当学习变成合作的过程时对个人是有益的同时它也才变得最有效。”在1924―1981年期间,已经有超过122研究明确显示,合作学习能激发学生的竞争力,大面积地提高成绩,促使发展更高曾层次的思维能力及必要的交际能力。这种合作学习模式对于学生间、师生间的互动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会。目前,合作学习已广泛应用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以色列等国的大、中、小学的各种教学中,对于改善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和必要的交流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起到积极、显著的效果。

二、合作学习的基本概念

1.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合作互助的活动,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是由教师设计教学、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活动。根据斯莱文(Slavin)(1990)提出:合作学习是一种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异质群体中一起学习完成共同的目的。Kagan(1994)提出:小组学习活动的组成是依赖于小组间合作者的社会结构信息。每一个学习者都要对他或她自己的学习负责,从而激发和增强向他人学习的动力。美国明尼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Cooperative Learning Center)的约翰逊兄弟(David W.Johnson,Roger R.Johnson)(1993)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中国学者王坦(2001)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合作学习是一个促使学生在异质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目标和实现团队成功所受的奖励而去合作的系统性的教学策略。

2.合作学习的五个要素

2.1正相互依赖(Positive Interdependence)

正相互依赖代表了小组成员之间一种积极的相互关系,每个成员都认识到自己与小组及小组内其他成员之间是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关系。简而言之,正相互依赖就意味着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

2.2个人责任(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

所谓个人责任是指小组中每个成员都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所有组员个人的学习。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群体活动中,如果成员没有明确的责任,就容易出现成员不参与群体活动,逃避工作的“责任扩散”现象。正是由于这种社会心理效应,在缺乏明确的个人责任时,小组就会嬗变为学生逃避学习责任的“避风港”。为了鼓励每个组员参与活动,必须通过制定小组活动规则明确组员的个人责任。在这种评价体系下,一方面,学生再也不能以小组为掩护来逃避学习责任,因为他们在测验中的表现会暴露出他们在小组活动中的情况;另一方面,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在测验中的良好表现能够对小组的总成绩作出直接的贡献。

2.3社交技能(Social Skill)

导致合作学习小组解体或不能顺利进展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小组成员不会合作。导致学生作的原因往往不是学生缺乏合作的愿望,而是学生缺乏合作的方法――社交技能。所以,教师最好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教学生掌握必要的社交技能。好的社交技能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它们能够使学生在小组里学到更多东西,对学生与家人和朋友和睦相处,以及在未来事业上的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

2.4小组自评(Group Processing)

为了保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合作小组必须定期地评价小组成员共同活动的情况,这就是“小组自评”。小组自评的目的是帮助小组学会怎样更好地合作,为此,在小组自评时应讨论以下内容:第一,总结有益的经验,使之明确。第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原因。鼓励学生正视本组在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导致问题的可能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第三,明确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2.5混合编组(Heterogeneity)

所谓混合编组就是指,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应当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即小组成员是异质的、互补的。对学生进行混合编组,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合作学习需要多样性。混合编组保证了小组成员的多样性,从而使小组活动中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和输出,可以激发出更多的观点,使全组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

三、合作学习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约翰逊兄弟曾明确提出:“教育是一个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协同努力、人际交互的过程。所有的教育都是一种交往过程,只有通过实际发生或隐含的人际交互才能产生教育影响。”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既要有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有有效地结合这两个作用进行教学,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改变传统的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模式,改善阅读课堂教学气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英语阅读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将合作学习模式运用到教学环节中去。由于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用到的合作学习方法有很多,在这部分笔者仅以拼图阅读法(Jigsaw reading method,Aronson,1978)为例。每个学生只有信息的一部分,因此他们必须依靠彼此的信息才能完成整个学习任务,互动在整个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1.课前准备

每一堂课都需要教师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如何构建合作学习的过程是需要预先解决的。如何给予学生精确的讲解和指导,以及学生在进行小组活动时老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去控制整个课堂就是一个问题。因此这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确定教学内容的主题和重难点,收集足够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就是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根据班上学生的人数、学生的座位特征来确定小组的规模,在分组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学习语言的能力、现有的英语水平和家庭背景来进行分组。为了引起每个学生的兴趣,笔者指定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扮演一个角色,例如,组长、记录员、报告员、计时员和监督员。学生在得到任务后,他们就会去熟悉单词,分析他们所负责的那部分内容。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教学步骤

在课堂上,整个过程可分为如下步骤:

第一步,老师将全班分成七组,每组选一个人成为组长,同时把课文分成几个片段,并把这些片段分到各组。每组指定阅读部分片段,由此学生们就应该知道他们所负责的部分。第二,老师给各小组成员时间来阅读他们的片段,直到他们理解所负责的部分并可以解释给别人。学生完成阅读后,学习相同部分的学生走到一起组成一个“专家小组”。第三,学生们在“专家组”讨论出该部分的要点,并指定出他们负责部分的代表作陈述。最后一步,参与者返回他们原来的小组。

2.1布置任务

对于任务的布置,老师应该给学生作出清楚的解释。这个班分成七组,每组六个成员。每个原始小组里的学生被安排去学习课文的一部分,并要负责把他所学的这部分讲解给本组的其他成员。当这个活动完毕后,老师告诉他们必须形成新小组。学习同一部分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专家组”,在共同讨论研究中互惠互学。当学生们完成这一步,各“专家组”成员应作出含有关键词的总结。然后他们回到原始小组把各自的这部分的知识轮流教授给其他成员。其他成员认真听并记录重要的事实。

为了学生更准确地获取任务信息以更好地合作学习,这里特将表格提供如下:

2.2分组讨论

在这一步中,各组需要一个组长来负责讨论过程的构建并安排要发言成员的顺序。得到相同部分的学生在一起讨论表格提出任务的细节问题,然后回到原始组将得到的信息分享给其他成员。讨论集中于重难点,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这一环节可以提供很多练习的机会,培养学生和深入理解的能力。学生们可以自由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即便在讨论中会出现不可避免的冲突。当学生在讨论时,老师可在教室走动,监控整个讨论过程。如有需要老师也可与学生交流,澄清一些观点纠正一些错误 。

这里有一个“专家2组”的讨论实例:

Their topic is “Do you like music?What type of music do you like best?Traditional music or western music?Classical or popular?”Following is the content of their discussion.

Student A:I like music,especially,I like pop music best.

Student B:I agree with your opinions,I am crazy about pop music when I was a junior student.

Student C:Yes! You are right,when I was a junior student,I loved pop music.But now I prefer classical music to popular music,because classical music is so rhythmic and harmonious.When you listen to it,you will feel living in old days.

Student D:Oh,really?I don’t think so,for classical music is so strong and paring with classical music,I find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appeals to me more mentally and physically.

Student E:On the contrary,I must say that I have a stronger preference for western music than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I like listening to it,oh,it is hard to say,western music is my favorite.

Student F:In fact,I am crazy about my best singer Celina Dion,I do admire her,you know,I love all her songs.For my part,I like listening to pop music best.

Student A:Yes,you are right,from your favorite singer,we know what music we like best in daily life...

显然学生们对于讨论是很有兴趣的,他们在讨论中分享共同的资源并协作地补充,完成任务。

2.3代表陈述

在学生完成了表格上的讨论任务后,报告者需要从各成员那里收集信息,整理一个提纲写出总结性的发言报告。以下是来自“专家2组”的代表陈述:

“Good morning everyone,I am the representative from group 2.I report the outcome of our group.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the young students like to listen to the music.I think music is a kind of beautiful sound in the world.It can make us happy and exciting.Through the discussing we know that different person has different tastes.For example,most of the young students like pop music and others like classic music or traditional music.Whatever your classmates like,I think we should respect their hobbies.Though music has so many advantages to our life,please remember:don’t listen to the music while study or turn up the voice loud to disturb others.”

2.4共同学习

学生们在“专家组”完成了学习和讨论工作后回到原来的组把从讨论中学到的知识讲解给其他组员。尽管每个小组成员能对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内容掌握得很细致,但对于其他部分则是很肤浅。共同学习的环节不仅要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同时也要对他人的学习负责,这就使其富有强烈的责任感,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与他人互动起来,从而让每个学生达到全面了解课文的目的。

四、结语

通过在英语阅读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了解到了对方的观点,而且学会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学会讨论问题的要领和方法。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使学生在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中,相对自主地学习,摆脱了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教学的关键在于根据教学实际,结合教学实体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将合作学习模式运用到英语阅读实践教学环节中后,原先基础差的学生增加了学习兴趣,并在课堂上张嘴回答问题,虽然不很流利,但已是很大的进步。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收获是改变了课堂教学人数多的格局,通过分组把班级看作是由几个组组成的个体,以组为单位,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减少两极分化的现象,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所阅读文章的理解,对文章中重难点的掌握,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模式是指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学、认知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而进行的英语实践教学的模式。它对英语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能够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10.

[2]王坦.合作学习简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2,(1).

[3]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

[4]孔庆炎,于忠喜.英语3(高职高专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孔庆炎,晨梅梅.英语教师参考书3[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杨治中,吴鼎民.新起点大学基础英语教程学习方法与阅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7]马兰.合作学习的价值内涵.http://www.省略/ktyj/Article/llxx/200604/83.htm.l,2003-12-20.

[8]合作学习理论与典型合作学习模式.http://sandyma.省略 /3535190.htm.l,2005-11-15.

[9]Aronson,E.The Jigsaw Classroom.Beverly Hills,CA:Sage Publications,1978.

[10]Bruner.Teaching theory.1957:22.

[11]Slavin,R.E.Cooperative Learning: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1990:156.

[12]Kagan,S.Cooperative Learning.San clemente.CA:Kagan Publications,1994.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以阅读板块为例落实高中英语新课程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