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时间:2022-04-19 02:34:17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语感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受力,既能很快地抓住语言的表面意思,又能很快地体会到言外之意。郭沫若先生曾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语言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如何阅读教学中进行语感培养,体现出语文课的特点呢?

一、重视朗读,培养语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语言精美、内涵丰富的课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它们作为语感材料,指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有表情、有节奏地潜心诵读,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达到“语语悟其神”的境界。

1.指导感情朗读,体会语言文字的内容。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基本训练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语感,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感知;语感,只有通过朗读才能体现。

2.适时范读,领悟文章旨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可以起到“传染语感的作用”。叶圣陶老先生认为“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教师通过声调给了学生―个良好的示范,引导学生进入与作者神气相同,心灵感应的境界,学生潜移默化受到感染,并且教师精彩的范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比较揣摩,训练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课文中的有些词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并不难理解,但却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对于这样的词或句子,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复揣摩品味,挖掘其隐含意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锤炼学生的语感,使其有所感悟。

1.换词比较,体会用词准确。读书的过程,是咀嚼、消化、吸收、储备语言的过程。语文中的有些词语虽不深奥,但用得传神,可以通过比较,反复琢磨,细细品味,引发语感,达到“意会”。

2.换句比较,提高语言品析力。小学课文中有不少美文佳句,这些词句往往结合多种表现手法,使描述更为生动传情。如果积极加强学生对关键词句的揣摩、欣赏,采用增、缩减、换序等方法进行品析,长期熏陶,可以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力。

三、延伸拓展,发展语感

课本以外的生活是我们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教师要通过巧妙的点拨,设计、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习,做到以一点引一篇,以一篇带一组,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多渠道吸收知识,开阔视野,从而培养语感的深刻性。

1.发挥想象。优秀的散文和诗歌总是充满诗情画意,言犹尽而意未尽,常常留给学生广阔的想象天地。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于广阔的天地之中。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的源泉。”

2.扩充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狭隘的空间,学会融人生活。生活是言语生成和发展的源泉,新的生活催生了新的感受、新的认识和新的情感,同时也催生了反映生活和表征精神的言语。

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能扩展学生的心灵空间。新世纪要树立崭新的教材观。一是扩散观,以主教材课文为扩散点,以自选相关文章为面,进行扩散阅读;二是新陈代谢观,对不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要大胆砍掉。并及时引进时代活水;三是师生主体观,即教师和学生应有选择和补充课文的权利,要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文章。重视学生课本以外的生活,要使他们在实践中从多渠道吸收知识,开阔视眼,获得求异思维的源泉。

总之,语感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现代化语文教学就是要做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用有限的知识孕育和启迪最多的能力。为人师者,应时刻做有心人,挖掘捕捉“语感”点,让我们的孩子从小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打下扎实的语言功底。

上一篇:未来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设计 下一篇:未来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