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电子政务推进政府转型

时间:2022-04-18 10:03:26

如何利用电子政务推进政府转型

内容摘要:我国传统公共行政不适应社会环境变化,构建服务型政府势在必行,而电子政务为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并推动了政府的公共行政管理创新。只有将政府转型与电子政务有效的结合起来,加之考虑我国具体国情,才能更好的完成我国的政府转型,构建服务型政府。

关键词:电子政务 政府转型 服务型政府

我国公共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公共行政体制,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原有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多次机构改革转化来的,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浓厚的计划体制的痕迹和影响。加之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以行政权力相对集中的权力结构,造成公共行政更多的表现为其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方面,在服务功能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足。不可否认,这种公共行政体制在为公众提供国防、义务教育等大宗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与较高的效率。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经济全球化发展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大环境,客观要求政府为公众供给市场不能提供或者不能有效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政府更需要制定各种规则、规范市场行为,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一个公正、合理、高效的制度环境。另外,互联网迅速发展加大了信息共享,打破了原有公共行政体制主要是在封闭、信息不对称基础上进行决策的基础,更是加剧了行政体制与社会环境的矛盾。具体来说,我国目前公共行政体制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政府行政效率低下。在现有公共行政体制中,行政权力是呈“金字塔”型分布的,存在着信息的传递、反馈速度慢,传输过程中信息失真等负面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体制中管理层次太多、流程过长造成的。政务处理需要经过各个级层处理,而处于各个权力级层的公务人员不可避免的用自己的观点解读、传递信息,致使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严重影响了行政效率。这种仍然延续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管制模式特征的公共行政体制,与追求效率为主的市场经济体制是格格不入的。

缺乏协调性。“金字塔”形的科层式行政体制,政府决策往往采用垂直的方式进行, 决策信息从上往下流动。决策高层与底层信息交流少, 而政府管理的中间层也缺少横向信息沟通。诸如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等弊端由此而产生。我国目前行政体制还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有时只得运用体制外的沟通方式进行沟通(如通过私人关系来处理政务问题等)。

公共管理问题复杂化。在网络社会里,公众可以接受更多的信息,其视野得到了极大地扩展,其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会更多样化、个性化,公共管理的复杂性也随之提高。为了更好的满足公众的个性化的公共需求,必然要求公共行政管理当局增加与公众的相互沟通,才能了解和满足公众的个性化需求。

公共管理范围扩大。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化、区域化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环境中,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达到前所未有的密切程度,使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疆域被打破,使得原来属于本国、本地区范畴的问题逐渐成为跨国、跨地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使跨国、跨地区合作“双赢”乃至“多赢”成为必要,政府必须综合考虑,协调不同国家、地区以及部门之间的利益,这对政府的协调能力是一个挑战。

公共管理对象多变性。政府政策制定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进行的,政府的政策必须与政策对象的发展的客观实际相统一。在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的普及、网络化的形成,使整个社会组织形式呈现出加速变化的势头。高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带来了大量物质流、信息流,政策的时滞矛盾加剧,即时决策乃至超前决策才能尽可能的减少时滞矛盾,而且政府的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

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目前公共行政体制不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增强政府服务职能,政府职能从“全能型”转向“服务型”,政府决策建设突出规范化,增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等。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又明确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行动口号,明确了推进政府转型,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方向。

电子政务对公共行政体制转型的促进作用

所谓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打破传统行政机关的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使各级政府的各项监管工作更加严密,服务更加便捷,从而把各级政府建设成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电子政务被许多国家作为政府透明化的重要标志。电子政务作为一项利用网络技术而进行的公共管理技术创新,为政府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平台和技术手段,也深刻的影响服务型政府的决策过程。电子政务对公共行政的优化与促进作用体现在:

通过公共行政流程的信息化优化流程。信息技术是电子政务的基础、公共行政高效运转的保证,为克服政府决策失效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电子政务可以使政府的运作流程在信息的输入、传递、反馈方面实现信息化。其表现为:在信息的输入方面,政府公共行政所需要的大量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使政府决策者可以较为顺利地获得可供选择的各类信息。在信息的传递方面,信息传递的速度和传递的保真性往往会直接影响到行政效果。互联网的应用可提高决策信息的时效性,消除时滞问题,进而避免决策滞后或决策失误。就信息反馈而言,通过网络技术可实现两个终端之间的直接联系,使公众通过网络终端随时了解决策执行情况,为实现对决策的有效监督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条件。

增强政府的透明度,促进政府转型。通过电子政务的实施,一方面,可以使公众迅速认识政府公共行政运行机制,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通过网络与公众直接互动交流,更迅速、更广泛地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心声,让他们参与到公共行政管理当中来,从而不断改进工作,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电子政务将促使政府更多地把为公众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作为公共行政的主要目标,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促使公共行政范围收缩。电子政务的实施使大量共享信息流通于互联网,并且信息不会因为传播渠道障碍而失真,信息的公开性、共享性、保真性使信息占有上的不对称现象大量减少。信息占有的“不对称”向“对称”的发展决定了政府职能范围要适当收缩,那些政府因信息不对称而具有的协调作用要减小。某些原本由政府管理的领域或事项交由社会、公众自己管理。政府管理范围的缩小使政府将有限的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政府可以更有效率地行使公共行政职能。

增加政府管理幅度,促使公共行政体系扁平化。传统的政府组织形式是金字塔型组织结构,其柔性和适应性较差,而且压抑了组织成员的积极性。电子政务使传统的科层制信息交流方式变为网络信息交流方式,信息在互联网上传播时具有网络化、平等化的特征。信息技术使决策层及其下属可以随时了解对方的状态和意图,而且获取成本低廉,使得一个决策者能够指导更多的下属人员,有利于政府更好地掌握相关信息,做出更贴近实际的决策。

有利于行政过程公开化、民主化。在传统的政府运作模式下,只有处在金字塔顶端的人,才能掌握有用信息。行政下级和社会公众既无了解行政信息的权利,更无参与决策的权利,这种集权制往往由于经验和信息的缺乏而导致政策失误。在信息时代,网络技术改变了政府传统的信息传输模式,政府的政令能畅通无阻地抵达权力底层,基层的反馈也能迅速地向上传递,使行政过程中所利用的信息更加反映公众的意愿,更加符合社会实际。同时,政府行政信息化后,大量的信息要向公众公布。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得以实现,公众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政,从而形成集中而广泛的舆论。很显然,电子政务极大地完善了监督机制,限制了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减少了权力滥用的现象,促进行政的民主化。

总之,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电子政务的快速推进,使得政府从“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向纯裁判员的转变,集中精力制定合理的市场规则,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易环境,实现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退出部分行业即为其体现。

在电子政务环境中推进政府转型的思路

针对我国具体国情,结合电子政务具有集成化、敏捷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特点,我国可以以电子政务为契机,积极应用电子政务对现有的政府管理职能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在政府职能的配置、组织机构的整合以及行政流程的重组等方面进行创新,推进政府转型:

第一,在政府职能配置上,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和电子政务信息公开、快捷的作用,把以往政府管理性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政府各个职能部门要合理划分各自职能权限,将社会性、公益性、自我服务性的事务性工作从政府职能中剥离出去,交给中介组织和事业性单位承担,将原本属于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的经济职能归还给社会,政府集中精力于社会服务功能。政府通过政务系统信息化,构建公正、公开、效率化的信息平台,贯彻依法行政、开放行政、有效行政的原则,使政府管理与国际接轨,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第二,在政府机构整合方面,应顺应当前公共管理发展的趋势和电子政务的要求,深化政府机构改革。通过组织权力下放,权力由高层向低层、社会转移,让基层管理部门、社会拥有更多的自主决策权。通过减少组织层级,分解大组织和组建临时性机构,使政府管理更加适应电子政务环境的要求。在当今网络社会环境中,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到政府高层公共管理过程,这也使得政府组织中间管理层的地位下降,甚至成为网络社会所淘汰的产物,因为它的存在既减缓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又易造成信息的严重失真,所以现代信息技术将通过加强操作执行层与高层决策的直接沟通,逐步减少甚至取消中间管理层,实现政府组织由臃肿向精干转变,由僵化向灵活转变。

第三,在公共行政流程重组方面,应根据电子政务环境中政府管理模式的要求,对现行政府管理流程进行优化重组。通过网上政务公开,分析管理对象(公众)对管理和服务的需求优化时间、人员、设备与财力等资源要素,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第四,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通过“社会招聘加内部培养”的方式吸引优秀人员加入到公务员队伍当中,同时,淘汰政府中不合格的人员,形成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电子政务对国家公务员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知识存量、应用技能都提出了严峻挑战。而政府转型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公务员整体素质的高低。因此,要加强广大公务员的业务能力、计算机操作、依法行政、创新等能力的发展,才能在电子政务环境中真正实现政府转型,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

电子政务是基于互联网技术而产生的技术创新,它的作用并不是简单的用计算机模拟传统公共行政体制,而是要构建“虚拟网上政府”。电子政务促使原有公共行政体制进行管理创新并为其提供技术支持,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以互动的方式发展。我国的公共行政正在从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与电子政务处于同时代,完全可以利用电子政务来推动我国政府转型,构建服务型政府。

上一篇:论股票市场开放对公司权益融资的影响 下一篇:拓展的折衷范式与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