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课教学融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4-18 07:07:43

高职专业课教学融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职业核心能力,又称“关键能力”、“基本能力”、“软技能”等,它是相对于职业专业能力的一个概念,是每个人都需要,从事任何职业或工作都离不开的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分为职业方法能力和职业社会能力两大类,职业方法能力是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职业社会能力是指与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1]。相对于专业能力,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最基本的能力,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广泛的可迁移性,对人的终身发展影响极其深远。有人将职业专业能力比作露出海面的冰山,而将职业核心能力比作海面下强大的冰体,形象地表明了职业核心能力对一个人生活及职业发展的强大支撑力。

职业核心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是现在世界上各先进国家的政府、行业组织、职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开发的热点,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职业核心能力、职业专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态度一起构成了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近几年国家出台的有关职业教育的各种文件中,都非常强调职业教育要走以能力为本位的发展道路,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2]。

在今天高职院校强调工学结合,强调专业技能培养的大趋势下,我们不能仅仅只注重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他们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既具有专业技术技能,也同时具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有较好与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为他们人生价值的实现,终身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也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一、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现状

我们对本院经济类专业279名高职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被调查学生中,有209人认为职业核心能力非常重要,64人认为比较重要,两项合计占了被调查学生的97.8%,只有6人认为职业核心能力不太重要。在问到认为哪种职业核心能力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最重要时,有96人认为与人交流的能力最重要,有87人认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最重要,有86人认为与人合作的能力最重要。调查表明,今天的高职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是有认识的,但他们现有的核心能力状况却并不理想,调查中,有144人认为自己与人合作的能力不占优势,137人认为自己与人交流的能力不占优势。

仅从与人交流这一基本能力的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就很多。前不久我们学院对近三年新进的68名青年教师培训后,他们在提交学习心得时,只有5人在邮件中清楚地写了邮件主题,并在邮件正文中写了收件人,落款写了发件人姓名。有12人在邮件中或者没有写收件人,或者没有落款,不知邮件是谁发来的。另外51人在发来的邮件中只有一个附件,没有任何说明,在不打开邮件阅读的情况下,完全不知道这个邮件是干什么的,是什么人发来,是发给谁的。这68名青年教师,都是经过笔试、面试,层层选拔招聘上来的,可说是求职者中的佼佼者,与人交流能力的欠缺可见一斑。再如校内大批的高职学生很少与教师或管理人员沟通,仅仅是极少数活跃的学生有一定的交流沟通,而实践证明这些学生在就业和其一生事业的发展中,都体现了他们具备的核心能力所带来的远高于一般学生的发展潜力。

李静,王青汉,尚丽华,周泽:高职专业课教学融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探索和实践交流沟通能力的欠缺,除了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外,还与高职学生普遍缺少自信,有着比较强的自卑心理有关。在调查中,当问到是否知道自己的优点时,只有44名学生说知道自己有突出的优点并为此感到自豪,而有42人竟说自己没有优点,其余学生对自己是否有优点不是很确定。

除了以上调查数据所显示的情况外,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高职学生对于获取和整理有用的信息,独立解决遇到问题的能力也是比较欠缺的。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职业核心能力之一。高职学生要成为未来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合格人才,必须具有对工作中涉及的众多信息的获取、整理、评价和分析能力,但高职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总体比较薄弱,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的能力比较差,难以提出自己的见解。高职学生还普遍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目标模糊,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动力都比较欠缺。

因此,在高职院校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这将有助于极大地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并为他们终身发展垫定基础。教学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主渠道,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特别是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之中,应当成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式和基本途径,并成为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向。

二、应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发展职业核心能力的意识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从根本上来说需要依靠他们的自我培养和自我发展,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经常注意提示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认识到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自我学习、解决问题等职业核心能力对他们未来工作、生活和发展的重要性。使他们懂得应当从现在开始,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这些能力。

能力的发展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还应当注意向学生讲授一些与职业核心能力相关的基本知识,比如与人交流和合作中的基本礼仪和注意事项,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原则等等。这些为人处世的基本知识,本来很多应该是在中小学阶段就要学会的,但由于目前基础教育存在的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使很多本来应该让学生学会的知识和技能都被忽视了。为了对学生的未来负责,我们在高职的教学中应当尽力为学生补上这些欠缺。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师不能仅仅局限和满足于培养学生的各种专业技能,为了让学生拥有未来生活和工作的广泛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还必须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具有这样一种意识,都应当负起这样的一种责任。其实,这不需要额外增加教学的负担和时间,教师只要具有这样一种意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只要有意识,用三言两语进行一些引申和指点,就可以将有助于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知识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这样不仅不会防碍教学的进行,而且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效果会非常好,是会很受学生欢迎的。我们在近几年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营销心理学》、《企业管理学》、《旅游市场开发》、《导游实务》等专业课上,结合案例,结合实际工作情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在教学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只要教师有意识地想到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总会有一些奇思妙想来强化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结合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等能力的培养,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变得生动灵活、丰富多彩了。

上一篇:孝女柳岩:拼命赚钱只为留住绝症妈妈 下一篇:女人不可贸然嫁给“小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