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思维方式差异在语言中的映现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时间:2022-04-18 06:21:11

英汉思维方式差异在语言中的映现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摘 要:语言是思维最有效的工具,是思维外化的载体,记录着思维的成果。由于各族的生态、历史、宗教、民情、习俗不同,思维方式也就不尽相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便长生不同的语言形式。因此,东西方迥然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必然影响和制约着英汉语言,同时也影响着外语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英汉思维方式 语言 外语教学

一、思维习惯不同

英语注重分析,而汉语则更加注重综合。这就使得英汉语篇分别呈现直线形与螺旋式的逻辑特征。英民族在表达思想时,逻辑严密,先陈述主要思想,再延伸出去。英语句子先说出主要信息,然后介绍其它辅助信息,如时间、地点、原因等。英语有严谨的主谓结构,主谓结构统领全局,提纲挈领。英语句子就如一棵树,由树干延伸出去,形成无数的分叉。因此,英语句式呈“聚集型”。而汉民族是散点思维,思维按逻辑事理,时间顺序,因果关系排列,如行云流水,洋洋洒洒,但形散而神聚,“它没有西方句子的中心动词,而是随着事理的进程,句法中的视点也随之流动开去”。

简单的典型表现,在汉语要算其独特的歇后语:小葱拌豆腐――清二白,前段的具体形象综合于后段的抽象概念;在英语要算“人”的表达:男人还是女人,一人还是多人,分得细致。例如:(a)The village of Marlott lay amid the Northeastern undulations of the beautiful Vale of Blakemore or Blackmore aforesaid,an engirdled and secluded region,for the most part untrodden as yet by tourists or landscape-painter,though within a four hours’ journey from London.(b)前面说过的那个美丽的布雷谷或布莱谷,是一处群山环抱、幽静偏僻的地方,虽然离伦敦不过4个钟头的路程,但是它的大部分都不曾有过游历家和风景画家的足迹。村就在它东北部那块起伏地带的中间。这段中译是张谷若的佳作。它与原文却有点根本的区别:英语直截了当以主题“村”为主位和重心,由里向外扩展,直到远涉伦敦;中文则以一个已知信息为主位,先远涉伦敦,再迂回到近旁的、作为主题的“村”。

二、构思方式和语言组织方式不同

英语注重理性和形和,而汉语则注重悟性和意合。英民族注重形式逻辑,而汉民族重辩证思维。表现在语言上,英语用各种形式连接手段,而中国文化历来注重意合,“刘勰(465-532)所谓‘意授于思,言授于意’(《文心雕龙・神思》)就是说意思受思维支配,语言受意念支配”。汉语很少或几乎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汉语中少用虚词,只是将句与句排列起来,让读者去了解其内在关系。

悟性意合的典型是古汉语,它以言简意赅、凌虚传神、模糊隐约为特征,如“知不知上不知知病”(《老子》第58章),对其理性分析的解读真是“千差万别”!真正的把握似乎只能靠感悟,就是现代汉语也不乏其例:(a)牡丹江水,汹涌澎湃,万马奔腾,一泻千里。(b)Waves upon waves,the Peony River rushed violently down its long course like a horse galloping.仅此一例足以表明,意合与形和之别其实也就是语篇连贯的隐显的不同。

三、思维的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不同

英民族严格区分主体与客体,强调用客观、理性、冷静的态度对待客观世界,寻求自然规律,探索科学真理。连淑能指出“理性主义将主体作为旁观者,对客体尤其是本质世界进行探究”。而汉民族的传统思维注重主体意识,常常以“我”为视角,以“我”的情感、态度、观念为依据做出价值判断,以“我”为认识的出发点和归结点。这种思维差异在语言上体现为英语重物称,汉语重人称。

中国人讲天人合一、人法自然、万物皆备于我,所以凡事凡物都有很强的主体参与意识,语言表现上多以“人”作主语。西方人由理性的分析而执着于主客分离和区别,所以一方面或以“人”这个主题为主语,或以事物这个客体为主语,视需要而定;另一方面更多地抱客观审视的态度,以事物为主语,对之进行客观、冷静、的剖析和描述;这就导致了英汉语篇主语、主位或重心的差异。

综上所述,在外语教学中,我们要认识到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寻找一个切合点,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接受外国的知识与文化,在学习时也更加容易吸收与理解。再加上这几种思维差异并不是绝对的,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不同思维和语言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这样在教学中,老师与学生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会更少,教学质量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470-475.

[2]申小龙.语言学纲要[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36.

[3]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38.

[4]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3.

[5]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29-39.

[6]胡壮麟.语篇衔接与连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作者简介:

李建英(1989-),女(汉族),湖南临湘人,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上一篇:通信工程施工成本管控方法 下一篇:浅谈如何在政治课堂中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