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服务型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时间:2022-04-18 12:30:22

教学服务型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摘要】当前,教学服务高校中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全新的教育课题,因此高校一定要注重并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符合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本文主要对以高校的计算机专业进行探析,并提出应用型人才的有效培养方法和对策,实现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关键词】教学服务型;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282-01

教学服务型的应用人才的培养是当前我国教育实行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其目的旨在实现应用与服务的统一。因此,如何有效实现高校计算机专业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当前高校需要解决的一大发民性课题。

一、构建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专业能力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主要有教学体系、培养目标、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以及校园文化等等,并且这些人才的培养模式都强调应用性、实践性以及服务的特性,其培养目标是技术应用与服务实现生产一体的专业性人才。因此,在服务性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有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并对当下计算机专业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有效性的探索,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努力构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应的管理机制,进而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要求,培养出更多应用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可见,这就需要我们真正该了解和掌握计算机企业的相关行业知识,有效听取管理人员、技术工程人员等的建议和意见,再通过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而很好地满足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有效利用实习、实训、实验以及课程、毕业设计等形式,从而实现教学实践与企业之间的完美结合,真正锻炼和提升学生自身对计算机的应用水平。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关注教学方法、内容、过程,教学课时的有效分配以及专业的考核方式等等,这些有可以从某种程度上保证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构建实践型的教学基地。实现产学结合

在现代化社会中,我国在计算机行业对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依然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或者忽略基础和实践应用方面的学习。其中,应用型人才自身具有很强的实践特征,因此教师在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效结合本学校的准确定位,然后再依托产学结合的模式,有效构建实践型的教学基地,从而切实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显示出当前高校在人才培养上重视服务和应用能力的特色。

结合计算机专业自身的特色,并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习需求,学校构建了适合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产学合作的体系,并且以实践、基地、就业和能力为教学的培养重点,产学结合主要有以下几种合作形式:第一,依照当前企业对人才能力、知识以及素质方面的要求,进而制定出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方案;第二,依照人才培养当中的课程设置,尤其是实践、实训和实验的等专业性课程中的具体要求,所以计算机企业应该对学生和教师进行相关的资质教育培训;第三,适时邀请有关的企业专家为学生与教师进行学术交流;第四,依照企业的发展需求,学校可以组织教师与计算机企业进行相关项目的研发工作;第五,计算机企业可以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具有实际发展意义的项目,让学生根据项目完成的最终效果来确定就业岗位的推荐名额;第六,学校还可以有效依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计划,切实建立起计算机专业的实训基地与实验室。

三、构建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当确定了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在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之后,各项专业性的教育环节都要仅仅围绕这一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目标进行,例如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学科建设等等。其中,教师是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性保障,因为如果没有良好职业态度、技能、知识以及道德修养的教师队伍,那么高校在计算机专业方面的课堂教学、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等多个方面的工作也就无从谈起。

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是指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而且还具有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能力,进而将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当前,高校的计算机教师普遍存在年轻化、学历高、轻实践、重理论的现象,尤其缺乏对实际问题的发现和解决的能力,因此高校迫切需要打造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从相关企业选拔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工作人员,来有效充实高校的计算机教师队伍,并将其开发的计算机项目真正融入到实习或实训的课程训练当中。

高校可以聘请计算机培训机构或者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型人才,让他们暂时性担任高校教师的职位,进而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这样就可以为学校承担部分的计算机应用型的课程,进而有利于促进对学生计算机职业素质教育的项目活动。

选择较为优秀的计算机教师进行专业上的教育深造,特别是应用教育和教育理念方面的学习。当教师掌握了更加先进的人才培养手段和模式后,就可以更好地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因材施教,这样在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就会获得最佳的效果。

通过有效的利益与竞争机制,选出计算机专业的领军人物与教师组成强有力的教学团队,这样就可以有效掌握计算机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明确学校教学的专业方向,与企业取得有效的联系,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计划。

总结

总之,教学服务性的高校在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方面的教学工作,对传统教学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学校要采取有效的培养方法,例如构建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践型的教学基地以及构建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真培养出更多应用型的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帅小应.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池州学院学报.2010(06)

上一篇:浅谈钢结构防火的重要性 下一篇:浅谈如何加强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