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斜视手术麻醉苏醒期的处理体会

时间:2022-04-18 09:25:07

儿童斜视手术麻醉苏醒期的处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10-01

1目的

观察儿童斜视手术术毕前麻醉苏醒期追加丙泊酚对儿童苏醒后情绪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2临床资料

选取80例儿童斜视手术患者,年龄3-9岁,体重12.5kg-30kg,ASAI级,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患者40例。

3方法

入室后开放外周静脉,常规监测NIBP,HR,SPO2,EKG,PetCO2等。A.B组均以咪唑安定0.1mg/kg,丙泊酚1.5-2.5mg/kg,维库溴铵0.1mg/kg,芬太尼2-3ug/kg诱导插管,术中均吸入2%七氟醚维持。A组在麻醉前5分钟停用七氟醚待术毕后呼吸恢复,吞咽明显后拔管,B组则在麻醉前5分钟停用七氟醚后追加丙泊酚1.5-2.5mg/kg术毕后呼吸恢复,吞咽明显后拔管。

4结果

A组有28例患儿有较明显的情绪波动,哭闹不配合或躁动,而B组仅有5例患儿出现轻微的情绪波动,经沟通安慰后渐恢复平静,另B组有2例患儿拔管后有一过性的呼吸抑制,经加压给氧处理后很快缓解。儿童斜视手术麻醉苏醒期追加适量丙泊酚可明显减少苏醒拔管后的儿童情绪波动及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5讨论

可能由于七氟醚溶解性较低,患儿恢复较快,且儿童由于心理和生理尚未发育完善,A组患儿在停用七氟醚快速苏醒后面对陌生环境和人及术后不适的刺激更宜出现不安和情绪激烈波动的情况。而B组患儿在停用七氟醚后追加适量丙泊酚,丙泊酚具有作用时间短,无蓄积作用,苏醒完全无兴奋现象,且亚催眠剂量的丙泊酚有降低伤害感的作用,因此该组处理明显减少苏醒拔管后的儿童情绪波动及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另应用丙泊酚后由于患儿的不适感降低,而的残余作用尚未完全消退,有拔管后呼吸抑制的危险,因此一定要密切注意患儿的呼吸情况。

参考文献

[1]庄心良、曾因明等主编,现代麻醉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481-483

[2]王永侠,丙泊酚复合七氟醚与全凭七氟醚对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疗效比较,山东医药2012,13(52):88-89

[3]吴振,陈家骅,小儿七氟烷全身麻醉复苏期躁动原因与处理的研究进展,安徽医学,2012,16(2):250

作者简介:吴晴跃(1976.9-),女,2000年临床医学系本科毕业后在浙江省东阳市中医院麻醉科工作至今,现为主治医师职称。本人曾于2004年赴浙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修一年。多年的麻醉临床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对丙泊酚应用于各种手术麻醉有较深的体会。

上一篇:产科出血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 下一篇:不同通量的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