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需要倾注人文关怀

时间:2022-04-18 07:06:21

英语教学中需要倾注人文关怀

摘要: 英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潜能的发挥。多年以来,很多学校学生经过初中三年的英语学习,实际效果并不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在教学实践中片面重视知识传授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忽视具有动力作用的情感,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英语教学中还需要对学生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

Abstract: English teaching should face all student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exertion of students' emotion and latent energy. Many schools’ students go by three years’ English learn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over the years, but the actual result is not good. There is an important reason that teachers pay attention to imparting knowledg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ability in the wrong perspective, and ignore the emotion which has dynamic function, which affects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learning. Thus it can be seen that teachers still need to pour more humanistic care to students in English teaching.

关键词: 英语教学;人文关怀;师生关系

Key words: English teaching;humanistic care;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5-0249-01

1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营造一种活跃的、充满生气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把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建立在以情诱学的基础上,使知识、信息带有情感色彩,使课堂具有融洽、亲切、充满温暖的氛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诺特说过: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教师是决定性因素,教师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要原因。身为教师,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过的愉快,也能让他们过的痛苦,能救人,也能伤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学生即使勉强学到知识与技巧,但由于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就不能使他们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所学知识也会因未经过人的积极情感的强化和加温而被很快遗忘。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学生对于学科中出现的问题就能够集中精力,从心理上感到安全与自由,可以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在和谐的气氛中得到发展。因此要尽量给焦虑性较强的学生提供感受学习成就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帮助其形成良好的自我形象以及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从而最大限度地释放学习潜力。

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只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课堂上死气沉沉,大家伏身于案,“默”不作声,老师讲得筋疲力尽,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要么,课堂上乱作一团,毫无秩序可言。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是相互激发、相互制约的。如果教师的教学能时时打动学生的心弦,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那么,学生的情感就会向教师开放,从而在师生间形成密切的情感联系。这种情感联系是师生间彼此熟悉和感化的过程,当教师一次次接近学生,一次次对学生赋予真情实意时,爱的暖流不仅由教师方向朝学生方向流动,也会由学生方向朝教师方向流动。师生在融洽、和谐的环境中一起学习,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英语教学是师生双方交流思想、情感和信息的过程。如果英语课堂教学没有互动的交际过程,那就不是一种健康的语言学习环境。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才能让学生畅所欲言,高效认知。

2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主要是针对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而言的,主张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学习,教是为学生学服务的。人本主义一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的有效统一。罗杰斯反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反对教师硬性灌输知识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为了学生学好和运用英语,教师指导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感,运用己有的知识、经验,不断地调整和改进自身的学习方法。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使教与学有较高质量的互动,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注意观察、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避免学生过度焦虑,尽量适应和满足不同的情感需要。解决情感问题有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最终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同时也提升了人文素质。

3倾情教育,真爱学生

要做到真正地爱学生,教师必须具有真挚和丰富的情感,真心诚意地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以情感化学生,以引发其积极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爱要表现在点点滴滴中,对差生不歧视,不排斥,要多观察,多接触,多谈心,消除他们的自卑感,积极引导他们参与课堂学习,以极大的信任和理解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学习精神。

2010年9月10日,是我国第26个教师节。教育部组织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评选活动,有10位教师获此殊荣。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就是其中的一位。于漪老师的每一节课都是一幕美丽动人的人文景观。在一堂公开课上,于老师正讲到课文中“一千万万颗恒星”时,甲同学问:“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甲同学猛然醒悟过来,顿时满脸通红。于老师见状便问其他同学为什么。乙同学站起来回答:大概“万万”读起来更加顺口吧。于老师表扬了乙同学,并顺着他的答案总结了一下:“是汉语言的叠词叠韵之美影响了此处的用词”,接着于老师又问了一句:“大家想一想,今天这一额外的课堂收获,要感谢谁呢?”大家的目光一齐射向甲同学,鼓起掌来。此时,甲同学又自信地抬起了头。正是因为对教育有爱,于漪老师59年如一日,燃烧自己,照亮学生的心灵。尽管已经是81岁高龄,依然不知疲倦地站在教育改革最前沿。

黑格尔曾经说过:“我们简直可以断然声明,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因此有两个因素就成为我们考察的对象,第一是那个观念,第二是人类的热情。这两者交织成为世界史的经纬线。”我们的教学活动正是用师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这两条经纬交织而成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教育绝非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中学英语教学也需要教师倾注人文关怀去涵育学生的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魏朝晖.积极情感因素对中学生英语成绩的影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

[2]邓涛.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M].北京出版社.

[3]郭娟,蒋海燕.人本主义活动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大学生对体育课教学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图像定位及分割在车辆牌照识别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