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资本结构优化探析

时间:2022-04-17 06:28:04

我国企业资本结构优化探析

摘要 本文提出了优化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对策。

关键词 企业;资本结构;优化

目前我国企业资本结构存在以下问题:负债比率不合理,表现为非上市公司偏重于银行债务融资,资产负债率过高;上市公司负债比率偏低;对财务杠杆的运用不合理;债券市场发展滞后;过度偏好股权融资;债务结构不合理,融资方式过分依赖银行。为此,提出优化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对策如下。

一、调整资产负债率过高

通常我们根据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的高低及经营状况将过度负债的企业分为以下四种:①资产负债率较高,但经济效益较好,有偿债能力的企业;②处于盈亏临界点边缘上,不盈不亏或亏损不多的企业;③资产负债率较高,经济效益很差,但有一定发展前景的企业;④已到破产边缘的企业。

就这四种类型的企业来说,增资、减债、债务重组则是优化资本结构的核心。

对于第一种类型的企业来说,应该设法增资减债,具体措施包括:①充分利用债转股这一政策甩掉债务包袱;②尽量谋求台资、外资发展自己,使自己通过股份制改造;③尽量谋求上市,利用金融市场进行融资。

对于第二种类型的企业而言,应采取以下措施:①增资减债,将“拨改贷”重新转为国家投资、国家直接增资等政策;②进行股份制改造,将企业不良资产折价处理和核销坏账后,吸收社会资金参股,但必须谋求控股。

第三种类型的企业应主要采取分立、兼并等方式进行股份制改造,或实行股份合作制。具体措施有:①出租出售部分资产或经营权给国内外企业法人、自然人,以达到减债的目的;②以龙头企业为基础组建大的企业集团,将这类企业作为集团中的一个子公司,从而逐渐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第四种类型的企业主要顺应市场经济规律,采取破产清算的方式以求在破产过程中用可收回部分财产抵偿部分债务。或者可以挖掘出企业中有发展前景的部分按照解决第三种类型企业症结的具体措施加以扶持。

二、合理地利用债务筹资,安排债务资本的比例

(一)利用债务资本降低企业资本成本

债务成本和股权成本构成综合资金成本。由于债务利息率通常低于股票利率,而且债务利息在税前支付,企业可以减少所得税,从而使债务资本的成本明显低于权益资本的成本。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合理提高债务资本的比率,就可以降低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反之,若降低债务资本的比率,综合资金成本就会上升。

(二)利用债务筹资获得财务杠杆利益

负债筹资特点之一是定期定额支付利息。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利润所负担的固定利息就会相应减少,从而可分配给企业所有者的税后利润也会相应增加。因此,利用债务筹资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给企业所有者带来财务杠杆利益。众所周知,负债利息作为财务费用在计算应纳所得税时扣除,使企业应纳税相应减少。负债筹资比重越大,利息支出越多,节税程度越大。

三、发展企业债券市场,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普遍偏低,负债水平明显不高,没有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因此,我国目前债券市场应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调整。

其一,大力发展债券市场,适当放开企业债卷发行过程中的许多限制,使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一样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放开和鼓励实力较强的大中型企业发行债券,以获得财务杠杆利益,扩大规模,提高效益,丰富企业债券品种,实现利率市场化,扩大债券上市规模,增强债卷流动性,提高上市公司债券的融资比例。

其二,改革债券市场发行的监管体制。我国债券市场监督管理模式采用的是审批制,这种模式在我国市场化初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三,积极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强化社会监督。

四、调整对股权融资的过度偏好

调整股权融资过度偏好的关键是构建有效的股权融资市场。

(一)改善股市的股权结构

要改变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首先就要减少国家股股份和非流通股的比例,改变股权结构过于集中的状态。其次,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将国家股的一部分股权转让给机构投资者,改变国有股东对企业控制的虚设及中小股东“搭便车”的现象。最后,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相互制衡机制,强化对内部人的控制,促使经理人员以公司或所有相关利益者为重。

(二)加强对股票市场的监督

要规范股权融资行为,首先要严格规范新股发行、配股和增发股的条件,同时要切实要求上市公司严格按照招股说明书的承诺来使用资金,防止上市公司把募集到的资金投入与公司长远发展无益或与公司主业相差甚远的产业,从而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应加大对股票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发挥股票市场的监督功能。

五、合理选择融资来源,优化资本结构

(一)融资方式多元化,融资比例协调化

目前我国企业可采用的筹资方式一般有:①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②来自货币市场的资金,是一些短期性证券,如国库券、商业票据、可转让存款单、同业拆款等。③来自资本市场的资金。资本市场交易对象是一些长期性证券,如公债、股票、企业债券、抵押契约等,如果企业能尽量利用具有互补性的可得资金,并进行合理的组合搭配,使其比例协调化,则企业的财务风险、筹资成本等可降到相对最低点。

(二)融资结构弹性化

具有弹性的融资结构是指企业资本结构状况对理财环境及财务目标的适应程度及响应调整的余地和幅度。企业可通过以下方式使结构弹性化:①保持融资工具的弹性。企业可适当利用可转换债券、可转换优先股、附认股权、可展期企业债券等方式融资。②保持融资方式弹性。一般来说,负债的弹性要强于权益资本。所以企业可适当提高负债资金。③筹资成本的弹性。企业利用负债筹资时,要注意合理利率预期。当预期市场利率上升时,可采用固定利率的长期债务,反之,则应采用浮动利率的短期债务。

六、提高企业自身能力,优化资本结构

企业内部应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生产技术水平,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份额等。同时,企业应改变以往不提或少提折旧的不合理现象,利用折旧这条重要的内融资金渠道,增加企业现金流量。另外,企业应配备相关财务决策人员,及时作出筹资决策,当企业市场前景看好,资本获利率高于资产负债率时,企业就可以扩大债务融资;反之,若经营前景不乐观,资本获利率低于资产负债率时,企业应缩小债务融资比重,而考虑权益融资、内部融资等渠道。力争通过企业的财务决策,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也即筹资综合资本成本最小化,确保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在最优区域内发展。

上一篇: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 下一篇:浅谈塑造品牌个性的若干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