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下的中国城市化之殇

时间:2022-04-17 01:50:50

暴雨下的中国城市化之殇

北京的“7·21”大暴雨导致37人死亡。一时间成为舆论焦点。龙应台曾说:检验一座城市或一个国家是不是够现代化,一场大雨足矣。一场大暴雨,暴露出北京的内在缺陷。

北京地下排水系统都如此不堪一击,其他城市可想而知。其实不仅是排水系统的问题,它还暴露出北京应急系统等管理系统的严重滞后。可以说,中国所谓的城市化,很大程度上仍处于“半城市化”的状态,没有实现真正的城市化。

据统计,2010年中国城市化率已达46.59%,用30年时间走过了西方200年的城市化过程,显然是城市化的“”。但地方政府对随之而来的公共设施配套、制度建设、产业配套及生活成本增长、文化不适等问题,少有应对方案,所隐藏的社会风险不容轻视。

城市预警机制的缺失

很多人在说北京的下水道太差了,这个理已经明摆在每一次大雨中,而且已是老话题。但北京市的减灾软肋岂止是下水道,它还包括很多其他硬件上的细节,以及人们防灾意识的淡薄。大雨已成定局时,很多人仍开车上街,政府阻止不力,体育场还有足球比赛。北京的各种补习班多如牛毛,但有几个人受过专门的逃生训练呢?

灾难中的应对办法,平时看来很简单,好像是常识,但平时人们也不会太注意这些知识,这就导致灾难真的发生在眼前时,人们是盲目的。

我们现在说,水没过半个车轮就不宜往前开了,但仍有车主为了回家往齐腰深的水里冲。如果他能及时地收到一条指导短信,该多好。

我们现在看,那些面对深水还要往前蹚的人多么不明智。哪怕在那等一晚,至少不会有生命危险。如果他们能及时地收到一条指导短信,该多好。

我们现在想,那些在内涝严重时还出门的人,真的有什么急事必须要出门吗?如果他们能及时收到一条指导短信,该多好。

如果说改善下水道不是一日之功,对气象的准确预测也不容易做到,那么灾情已经很明了的时候,甚至有些悲剧已经发生后,给市民发一条指导短信总是举手之劳吧?联通和移动都说技术上没难度,那么不发就是因为社会管理者没想到。连这样简单的防灾措施都没想到,反映了我们社会怎样的管理水平?为什么我们的社会管理水平如此不到位?

实际上,在大暴雨面前,中国城市很多软件没有发挥或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教训最深刻的恐怕是在气象部门了橙色警报的情况下,还是有那么多人去十渡、野三坡等容易发生洪水、地质灾害的景区游玩,包括老人、妇女和儿童。不能单纯责怪老百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实际情况是,气象部门虽然报告了“山有虎”,但并没有让百姓意识到山里的虎有多危险。这方面的宣传、教育怎样以生动的形式普及到位,在民众脑子里形成条件反射式的深刻印象,政府和媒体应该认真做一做了。

现在无线通讯网络早已实现全城覆盖了,但手机短信这种重要的信息工具在整个暴雨过程中遗憾地“缺位”了。虽然事后有关部门有一些解释,但这应该是在技术上和政府协调层面能够解决的问题。现在北京的私家车基本普及了,但刚刚开上新车的老百姓并不知道在水淹汽车前就应该及时逃生。笔者就看到有女士在水已经漫上来的情况下,还在发微博问:水已经在向车涌来,很害怕,该怎么办?——该怎么办?赶紧弃车逃生啊!如果政府和媒体在暴雨来之前能多做做水淹汽车时的逃生技巧,人被溺死在车里的惨剧发生率就能大大降低。还有,北京市暴雨时哪些地点容易发生水害,有关政府部门是掌握的,应该让老百姓心里都有个数。

下水道顽疾难改

现代城市以精美的外在呈现于世人,钢筋水泥、亭台楼舍,掩映在繁华的都市之中,但它们更像是个“表里不一”的孩子,内心“孱弱”至极。城市化以迅捷之势推进,更多着眼于横向的扩容,而配套管网、蓄水设施建设却滞后、脱节。城市规划,也往往从地面以上寻求切入,从看得见的政绩着手,城市空间被单面地塑造。于是,作为城市内核的排水管网,常常不被公共政策所青睐,不被主政官员所重视,甚至不到渍涝,也不会被公众视野所关注。

排水系统发达,地面径流就能很快下渗分流;排水系统不畅,地面径流就只能依靠重力流动,在城市低处形成洼地。实际上,揆诸内涝频发的多数城市,城市排水系统都存在缺陷。渍涝发生,往往是因为排水管网的泄洪能力无法承载降水重负。目前,国内多数城市未采纳雨水、污水分流制,地下排水管线也是口径不一,泄流管道易发生堵塞、梗阻;此外,城市排水系统防洪排涝标准也整体偏低,管道普遍里程不足、口径过小。

以广州为例,“一年一遇”标准排水管网占总量的83%,达到“两年一遇”标准的仅占9%,这与不少国家“五至十年”的排水标准比,无疑相去甚远。雨果在《悲惨世界》中,曾将下水道喻为“城市的良心”,与之对应的是,现在巴黎部分下水道,已成旅游景点。相较而言,我们的下水道等排水系统建设,显然后天不足。

城市建设规划的过时与混乱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现代化的城市建设规划应该要有超前意识,要有全局观念,要有总体规划与设计,要有科学的管理模式。我国许多城市建设规划还是沿袭过去的老一套,和现代化的城市发展要求显然是格格不入,落后而不协调。

每一座城市的兴建必须有总体设计与总体规划。地上的设计往往比较直观简单。地下的设计就比较缺乏想象力与超前设计意识。比如下水道、排水管道与总体排水网络的规划。通信线路、光纤、电缆、各种电网线路、天然气管道等等。

目前城市道路设计规划最为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总体规划,全盘与全局意识。刚修好几天的马路,今天因要埋光纤挖开,修好。明天又要埋天然气管道再挖开。后天又要埋电缆再挖开。总之,今天你需要你挖,明天他需要他挖,新修好的马路挖挖填填、修修补补,既影响市容,又影响交通,还影响百姓的生活。

国外的发达国家城市规划搞得就比我们好,在修路之前,先修好宽阔的地下管道。这是一个城市基础设施共通管道建设的概念,即把城市中的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电信、电力、工业和综合管沟等市政管线统统放在一个巨大的地下管道内,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一些城市几十年前就有共通管了!而我国的城市地下管线施工与管理目前还问题太多,所以“拉链马路”现象才比比皆是。

上一篇:长白山下我的家 下一篇:晒幸福,当心引狼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