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救援两种医疗模式的对比研究

时间:2022-04-17 09:20:24

国际救援两种医疗模式的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国际层面巨灾救援的成效,探讨两种医疗模式的特点与适用范围。方法 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组队10年以来,12批次参加国际救援时的组队模式、工作时间、工作成效等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自2003年阿尔及利亚地震救援以来,出队12批次国际巨灾救援,分为两种行动模式:一种是融合搜索、营救与医疗于一体的现场救援模式,队伍中搜索、营救及医疗三类人员共同构成行动的主体,瞄准地震现场压埋人员实施搜索、营救与医疗于一体的救援行动。另一种是不包含搜索与营救行动的单纯型医疗救援模式,队伍中医疗人员为主体,没有搜索与营救人员,医疗人员从事现场急救及医疗后送,辅以少量灾区卫生防疫与创伤心理救援。两种模式救援目标不同,人员结构与队伍功能不同,成效不同。搜救型模式中医务人员构成比为15.4%,单纯型医疗救援模式中医疗人员构成比61.4%。搜救型模式救援队伍在地震灾后1~3 d内到达,灾后7~10 d行动结束。6次搜救型救援行动共从废墟下成功解救出压埋人员4人;在完成搜救任务之余,队伍中医疗人员平均每次为当地医疗救治伤病员662人。单纯型医疗救援队平均在灾后10 d以上到达,在灾区平均工作时间17.8 d,通过巡诊或移动医院为灾区提供医疗服务,平均每次出队救治伤病员6812人。结论 (1)搜救型救援模式与单纯型医疗救援模式是灾害现场救援的两种不同组队模式,具有不同的适用性。联合国倡导的城市搜救队融合搜索、营救与医疗于一体,现场医疗急救能力与搜救能力紧密结合,适合地震灾害现场救援需要,值得发展中国家组建灾害救援队伍时借鉴。(2)根据任务需要分别派出搜救型救援队或单纯型医疗救援队,源于灾区需要与对形势的判断。(3)现场搜救队能力可超越废墟之外,而医疗救援队能力难以延伸到废墟之下,因此搜救型结构具有更强的适应性。(4)省市救援队因地制宜,组建城市搜救队或单纯型医疗救援队,使队伍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功能与需求相适应,才能提高救援成效。

【关键词】灾害;国际救援;医疗模式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patterns of medical rescue for the international disaster relief PENG Bi—bo,ZHENG Jing—chen,CHEN Hong. The Institute of Disaster Medicine of the Armed Polices Forces of China, Beijing 100039,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how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tional disaster relief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features and applications of two different patterns of medical rescue.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experiences of the China International Relief Team, including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team, working hours on the disaster area, and the numbers of patients rescued per doctor per day, during the 12 occasions of international mission over the past 10 years since the team founded. Results Since the first time for international rescue operation acted in Algeria in 2003, the China Inter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 (CISAR) team has taken part in 12 humanitarian relief operations which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wo patterns of medical rescue: the first pattern is integrated by search, rescue and initial medical service on site, the second one is exclusively for medical relief (the first pattern consisting of 15.4% medical staff and 61.4% medical staff in the second pattern). According to the former pattern, CISAR team should arrive at the stricken area of earthquake less than 3 days and withdraw after 7—10 days of work with about 10.8 average working days. Four survivors trapped in collapsed buildings were rescued during the six international rescue operations, and 662 sick and casualties on average were treated each time. The latter pattern often carried out by CISAR team after the work of the former pattern (over 10 days after the disaster) had been done with average working time of 17.8 days. There were 6812 patients on average treated in each tim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patterns showed that the latter one needed more medical staff and longer working days. The data of these two patterns varies significantly. Conclusions The search and rescue pattern is different from the pattern of exclusively medical rescue, and the urban search and rescue team is integrated the search and rescue with medical service, which was proposed by the United States, because of its versatility in the stricken areas of earthquake. It gives lot of useful information to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for setting up modern relief teams. The time and mode of sending a search and rescue team or a medical team to the stricken area of disaster depend on the assessment of disaster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The capability of the search and rescue team can be extended beyond the ruins, but the capability of the medical team can hardly extend deep enough beneath the ruins, so that the first pattern is much superior to the second one. To set up a local relief team sh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deal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disaster.

【Key words】Disaster;International relief;Medical model

当灾害超出受灾国政府自救能力时,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已成为重要渠道。中国国际救援队成立10年来,12批次响应联合国倡议的国际性巨灾救援,包括地震、地震海啸、洪灾等救援中的医疗行动,可分为两种不同的医疗救援模式。现对比分析两种模式的特点与适用范围,以期进一步提高灾害国际医疗救援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中国国际救援队(China inter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 team ,CISAR team)自2001年组建,按照联合国《国际搜救行动反应指南》进行建设,于2009年通过了国际重型救援队评估。目前是一支反应快、机动性高、突击性强,能随时执行国内外紧急救援的部级救援队。队员500人,其中医疗人员占50人。救援队每天设立35人值班分队实行全天侯24 h待命,确保快速反应。自2003年以来,救援队先后赴阿尔及利亚、伊朗、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海地等国参加国际救援,同时参加了大量国内灾害救援。

1.2 救援行动

选择从2003年到2012年共10年间12次国际医疗救援,分成两种行动模式,一种是城市搜救队(urban search and rescue team, USAR team),城市搜救队融搜索、营救与医疗于一体,目标是现场搜救。另一种模式是单纯的医疗救援队(medical team),以医疗行动为主体,队中没有搜索与营救队员,而队伍中的其他人员成份包括后勤保障与队伍的指挥与搜救队基本相同。统计每次出队时间、平均每人每天救治的人数、医护人员占队员总数的百分比。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分析, 经过两独立样本的 t 检验,以 P

2 结果

2.1 每次救援行动统计结果

其中6次以搜救为主体的行动见表1。

2003年5月22日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附近发生里氏6.7级强震,死亡2251人。中国国际救援队灾后24 h内到达,在孟买德司省一所中学建立行动基地,辗转在多处倒塌的居民楼进行搜救,灾后第4天成功搜救出1名12岁男孩;灾后第5至8天,医务人员深入难民营巡诊,提供急救医疗。2003年12月26日伊朗古城巴姆发生里氏6.5级强震,死亡已超过4万人。中国国际救援队灾后72 h内到达灾区,在巴姆展开现场搜救,基地建在当地一所军营的足球场附近。搜救0人,灾后3~5 d医疗队员提供巡诊,对难民营伤病员进行简单救治。

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7.8级大地震,死亡8万多人。中国国际救援队第一批以搜救行动为主体,灾后24 h内到达,在西北边省巴拉考特市展开现场搜救,成功搜救3人,基地建在小镇的一处公园里,开设一所小诊所,为灾民提供外科为主的急救。

2010年1月13日,海地发生7.3级大地震,死亡人数超过11万人。中国国际救援队灾后72 h内到达,以搜救为主,搜救0人,第7天以后,在总统府前广场展开医疗帐篷,处理以外科为主的急诊伤病员。

2011年2月24日新西兰6.3级地震,113人遇难,228人失踪。我国派出10支小分队,应当地政府的要求,没派医疗人员,搜救0人。

2011年3月11日,日本9.0强震引发海啸,死亡及失踪人员27 475人。中国国际救援队灾后72 h内到达,以搜救为主体,搜救0人。

其中6次以医疗为主体的行动统计见表2。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9级地震引发海啸,印尼死亡超过20万人。中国国际救援队第一批出队灾后4 d到达,在班达亚齐机场停机坪附近的草地上展开行动基地,以对难民营的巡诊及机场等候中转的伤病员提供急救为主要任务,灾后5~7 d派出搜索组,根据联合国现场协调小组的指示,灾后第8天停止搜救行动,全部转向医疗。灾后第20天第二批队伍接替,第二批队员在亚齐清理出一处地面被海啸后淤泥填塞约10英寸的医院,开展急诊、ICU与化验室。

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7.8级大地震,死亡8万多人。中国国际救援队第二批以医疗行动为主体,灾后20 d到达,在西北边省巴拉考特市展开一所流动医院,提供急诊内科、外科、接生与分娩、化验与特殊检查等医疗服务。

2006年5月27日6时30分,印度尼西亚日惹6.4级地震,5716人死亡。中国国际救援队以医疗行动为主体,灾后2 d内到达,在受灾最重的班图尔县一所中学展开流动医院,提供急诊。

2010年7月以来,巴基斯坦洪灾,1800万人受灾,死亡超过1800多人。中国国际救援队第一批在8月26日到达,洪灾已持续近2个月。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南部信德省特达市展开一所流动医院,提供急诊内科、外科、儿科、皮肤科、化验室、药房等医疗服务。

巴基斯坦洪灾中国国际救援队第二批救援时间为9月14日至10月4日,此时洪灾已持续近3个月。第二批队员接替第一批队员继续提供急诊内科、外科、儿科、皮肤科、化验室、药房等医疗服务。

2.2 两种救援模式对比

以搜救为主体的行动,队伍平均工作天数为10.8 d,而以医疗为主体行动者平均工作天数为17.8 d,地震灾后急救医疗的需求时间明显长于应急搜救援时间,在搜救行动结束后医疗救援行动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以搜救为主体时队伍医疗人员平均为6人,构成比平均为15.4%;而以医疗为主体的行动医疗人员平均为26人,构成比平均为61.4%。两者计数资料比较,医疗为主体行动时,每名医务人员每天救治的伤病员为搜救为主体行动时的4倍,每天每人救治的伤病员数明显多于搜救为主体行动的模式,在两组的方差齐性检验中 F =0.667, P =0.435,故可认为方差具有齐次性。两个独立样本的均数的 t 检验, P =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搜救型救援模式与单纯型医疗救援模式是灾害现场救援的两种不同组队模式,具有不同的适用性。联合国倡导的城市搜救队是融合搜索、营救与医疗于一体的现代化专业化救援队,非常适合地震灾害现场救援。城市搜救队的国际化、标准化理念源于1988年前苏联亚美尼亚地震,当时德国、瑞士、奥地利等国派出了城市搜救队参加此次救援,在实施救援过程中由于各国救援队缺少统一组织指挥,缺乏信息交流,现场没有共同标记,许多地方出现重复搜救,明显降低了救援效率[1]。在吸取本次救援的教训基础上,由德国、瑞士、奥地利等国倡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于1991年在Berggren正式成立了国际搜救咨询团[2](inter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 advisory group, INSARAG),致力于建立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行动标准与协调机制,指导各国救援队按照国际搜索与营救标准建队,开展区域性培训交流,不断修定行动指南。目前已有约80多支队伍加入了INSARAG。城市搜救队从结构与功能上明显不同于单纯的医疗救援队,这种建队理念之所以能在全球推广,关键是主体行动是集搜索、营救、医疗于一体,并具有快速反应、快速到达、快速展开、自我保障、独立生存等特点,特别适合地震现场救援需要。这种建队结构,值得发展中国家组建专业化救援队时借鉴。

根据任务灵活编队,分别组成搜救型救援队或单纯型医疗救援队源于灾区的需要与对灾情的评估。执行国际救援时既可派出搜救型的队伍,也可派出医疗救援队,主要源于灾区需求与灾情评估。首先是依据灾后时间与需求判断。以地震为例,灾后应急阶段,压埋在倒塌建筑物下的受困人员有的不会马上死亡,相比未被压埋的人员,无疑具有更多的需要救援的理由,因此地震灾后早期宜派出搜救型队伍,针对压埋人员进行搜索、营救与医疗。如果地震之后引发海啸,搜救出幸存者的机会很小,或者不是地震而是洪灾[3],则医疗救援的需求超过搜索与营救需求,因此根据需要可派出医疗救援队。如果已经有了足够的搜救队,需要更多的医疗救援队时,则应当地政府需求,派出医疗救援队[4]。在印尼日惹地震救援行动中,中国国际救援队尽管灾后2 d 内到达,考虑到当地经济比较落后,房屋多为木质框架结构,村民自救互救即可逃生,现代化的破拆、顶升、切割等工程设备用不上,因此,组队时减少了搜救队员,增加了医疗队员,并在灾后5~7 d果断地将医疗主力投放到医疗巡诊或流动医院,充分发挥了医疗救援作用,灵活组队成为提高队伍成效的组织基础。

现场搜救队能力超越废墟之外,医疗救援队能力却难以延伸到废墟之下,因此前者能力更大。由于搜救型队伍集搜索、营救与医疗于一体,其中任何一项功能强化,变得突出,就使队伍功能变化,特别是在现场对幸存者进行急救处置后,组织医疗后送,或者对搜救出来的群体性伤员临时集中,再组织医疗后送,这样,搜救队的功能就超越废墟之外,得到扩展。而对于单纯的医疗队,如果发现伤员压埋在废墟之下,没有破拆、顶升、切割等工程设备,根本不能对压埋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废墟下的受困人员施救,因此医疗急救功能难以延伸到废墟之下。针对地震现场救援需求,建立搜救型的救援队伍将是地震多发国家的当务之急。

搜救型模式与单纯型医疗救援模只有因地制宜,使队伍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功能与需求相适应,才能提高救援成效。搜救型的救援模式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典型的搜救队设指挥层与执行层,指挥层设队长1名(副队长2~3名),配备计划官、联络官、新闻官、安全官等协助队长管理队伍。执行层设搜索、营救与医疗人员承担三项主体行动;设建筑物结构评估、毒危险品检测、大型起重机械使用人员提供三项技术支持;设立独立的后勤、通讯与安全保障力量。一支重型的城市搜救队可以确保在不依赖当地提供食物、供电的条件下,独立执行救援任务7~14 d。目前美英、日、韩等国的消防队,具备搜索、营救与医疗于一体,派出参加国际地震现场救援的队伍均以本国的消防队员为主体[5],而上述国家的消防队伍均集搜索、营救与医疗三项主体行动于一体,具有救火、救灾与救人多种功能。我国常态下医疗急救服务系统(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EMS)由医护人员提供现场医疗急救,没有搜索与营救功能。我国消防队伍具备搜索与营救功能,但不具备医疗功能。因此,两种队伍均不能满足地震灾害现场救援的需要。结合我国灾害种类多样,地域差异明显的国情,分别瞄准地震、洪灾、核、化、生救援需要而组建专业化的救援队,并因时、因地制宜派出队伍,根据需要选择功能,在医疗功能之外,增加搜救、防护功能,根据功能选择结构,才能提高救援成效。

参考文献

[1]Noji EK,Kelen GD, Armenian HK, et al. The 1988 earthquake in Soviet Armenia: a case study[J]. Annual Emerge Medicine,1990,19(8):891—897.

[2] International Searches and Rescue Advisory Group. Guidelines and Methodology. Field Coordination Support Section (FCSS), Officer for Coordination of Humanitarian Affairs (OCHA)[S]. Geneva: United Nations,2010:92—98.

[3] Solberg K. Worst floods in living memory leave Pakistan in paralysis[J]. Lancet,2010,376(9746):1039—1040.

[4] Burnweit C, Stylianos SJ. Disaster response in a pediatric field hospital: lessons learned in Haiti [J] . Pediatr Surg,2011,46(6):1131—1139.

[5]Macintyre AG, Barbera JA, Petinaux BP. Survival interval in earthquake entrapments: research findings reinforced during the 2010 Haiti earthquake response[J]. Disaster Med Public Health Prep,2011,5(1):13—22.

(收稿日期:2012—06—12)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2.09.010

基金项目:地震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008008)

作者单位:100039 北京,武警总医院灾害救援医学研究所 中国国际救援队(彭碧波,郑静晨);中国地震局地壳研究所(陈虹)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年9月第21卷第9期Chin J Emerg Med,September 2012,Vol.21,No.9

P966—969

上一篇:院前急救气道管理新技术的应用效果 下一篇:三种脱钙液对骨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