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记忆”策略

时间:2022-04-16 04:00:51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记忆”策略

摘 要:科学的记忆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记住课堂所讲的重点知识,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者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从课堂记忆的现状、方法、好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有效;记忆

科学的记忆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学习方法,是通过教师引导、示范来帮助学生对所学的重点知识进行快速记忆的有效的学习方法。过去的课堂,教学内容抽象、枯燥,气氛沉闷。现在,多媒体和交互式白班的教学走进了课堂,成为众多教师常用的、喜欢的教学方式。它不仅将学生没有见过的、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内容,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一饱眼福,而且将抽象的内容通过图形、动画变得直观,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教学速度。但是,教学速度过快,学生笔记、思路跟不上,影响听课效果;信息容量大,授课内容过多,当场消化困难。当你关闭窗口,学生又记住了多少?所以,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才能大大提升课堂的效果。所以,有效记忆是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一、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记忆的现状

(一)初中地理记忆教学的概况。《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地理课程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这一属性决定了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文科课程擅长的讲述、比较、记忆等方法”,给出具体的记忆教学建议。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只是让学生死记常考的内容,并没有教给学生有效的记忆方法,大部分学生不理解只会死记硬背,常常是今天记会了,明天又忘了,导致学生讨厌上地理课,最终无法实现教学目标。为此,探析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中有效记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初中地理课堂记忆教学存在的问题。记忆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较多低效记忆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不了解地理概念的意义,出现错误记忆

(1)张冠李戴,混淆意义。如:地形与地势等。

(2)外延范围把握不准。如:“土地利用类型”就是“耕地利用类型”等。

(3)望文生义,凭空想象。如:“国土资源就是一个国家的全部领土”等。

(4)语言表达不严谨。如:“季风就是海陆差异造成的风”等。

第二,不了解地理数据意义和数据间的相互关系,出现错误记忆。如:最冷月气温15℃和最热月气温10℃是区分热带和寒带气候的依据等。

第三,不会画地理图表、分析运用地理数据,出现错误记忆。好多学生不会画世界人口增长图,从地图上读取信息就更不要说了,看到有关图表的题,随意猜一个答案就行,出错率极高。这就要求教师教学生怎样去读图,从图上获取地理信息,掌握了方法,这些较难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记忆的方法

(一)联系地名含义,进行有效记忆。如:河南省与河北省因位于黄河以南和以北的地理位置命名的;还有根据物产(山东枣庄)、颜色(呼和浩特―青城)、人名(左权县)、形状(天水麦积山)等命名的。

(二)突出地理特征,进行有效记忆。如:突出青藏高原的“高”和“寒”;贝加尔湖的“深”等。

(三)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有效记忆。观察区域轮廓特征,进行有效记忆效果很好。如:云南省像一只孔雀等。

(四)突出地理方位,进行有效记忆。如:天山以北是准格尔盆地,以南是塔里木盆地等。

(五)将地理事物编成口诀,进行有效记忆。学习雨带时可编成这样的口诀“五月抬头到岭南,六月翩翩入江淮,七月继续往北走,八月匆匆到西北,九月白头回南国,十月乘船归大海”便于学生记忆。

(六)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有效记忆。如:在学习冬季风和夏季风时可采用列表对比的方法:

发源地 风向 性质 影响

冬季风 蒙古 西伯利亚 偏北风 寒冷干燥 导致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温

夏季风 太平洋 印度洋 偏南风 温暖湿润 导致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七)运用画图的方法,进行有效记忆。如:在学习中国的铁路时,用边画图边记忆的方法,可让学生快速有效记忆有关铁路的相关知识。

三、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记忆的好处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空间分布格局的观察能力。如:我国的两个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观察能力强的学生就会问,内海是环绕大陆周围且有狭窄水道与大洋相通,而琼州海峡就和渤海不同呢?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空间分布格局的想象能力。如:为了让学生快速记住每个省区的轮廓图,我说:青海省像一只兔子,青海湖是兔子的眼睛,展开你们的想象力,看看你还能说出那些省的轮廓特征?学生兴奋的观察者、说着……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空间分布格局的概括能力。如:我让学生观察地形图,概括出中国地势的特点,学生很快就说出: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总之,每一位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都要采取有效记忆的方法。但千万不要把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记忆”和“死记硬背”混为一谈。有效记忆的方法可以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课堂运用有效记忆来巩固和应用课本知识,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大大提升了地理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杜春华.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2]段丽英.基于课堂的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3]金燕.新课程实施中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下一篇:新课改环境下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