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课程的“四步步法”

时间:2022-04-16 05:13:59

计算机课程的“四步步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上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更新,从而表现出与其它课程迥然不同的“动态”特征。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我认为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与学习策略应以“任务”为基础,分“任务——搜索——尝试——迁移”四步完成,逐步建立起“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修改化的学习实践的教学模式。

首先更新教学理念:树立以“导演”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作为教师,要适应现代教育教学模式,首先要彻底更新观念,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变“教学”为“导学”,牢固树立以老师导学为核心的理念。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以教师为中心、课堂讲授为主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向教师“导学”、学生自主学习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模式转变。老师的作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不再是传统意义中的“教学”,而是全方位服务于学生的“导学”。

其次更新教学目标:摒弃应试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我作为多年从事计算机教学的一线教师,深深地感到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都不错,可是一实际应用就不知从何做起了,没有实际应用的能力。究其原因,学生回答:“当时学会了,过后不用就忘记了”。这说明我们的教学是失败的,没有使学生建立起活的认知结构,太注重理论的学习,而忽略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所以我认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让学生能“学以致用”,用计算机这个工具去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他们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例如教会学生以计算机,编写和排版文章、报告、书稿等;用计算机辅助处理或者管理家庭账目、水电收费、工资、学籍、报表等办公事务,以及管理个人与家庭存款等日常事物;通过Internet网络查询信息,与他人通信与相互帮助,资源共享等。

再次根据课程特点,分析学生状况,围绕学习主体,确立教学方案。

要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我们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研究。

1.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对学生加强引导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有效手段,引导的重点内容是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第一堂课很关键,在课上,我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当前的计算机水平和学习兴趣;介绍计算机课程的特点;使学生明确学习此课程并不仅仅为娱乐,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利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授之以渔”、培养学习能力。由于学生长期处于传统教育的环境中,比较习惯于完全依赖教师的学习方式,面对新的教学方式感到茫然。教师作为导学者,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进行培养。在第一课上,我为学生制定的学习策略是:“任务——搜索——尝试——迁移”,即“计算机教学四步法”。

这个策略是指:计算机课程学习分为四步。第一步: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提出学习任务;第二步:有了任务,学生不会做,便产生问题,有了问题学生要主动去搜索,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文字教材,进行自主学习,去搜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步:搜索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可行,必须通过尝试去验证;第四步:学会了一项操作,解决了一个问题,并不具有普遍性,教师要帮助学生把建立起来的认知结构主动迁移到方法接近的其他任务上,通过主动迁移,归纳,形成结构。

在这四段学习中,教师要由开始的“手把手”引导学习,逐渐放手,过渡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导学习主体。

教学实践

学习计算机操作像学骑自行车,像学游泳,必须实践。根据教学进度,我设计了多个任务,让学生在任务中学习。学生有了任务,才可能产生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才可能触发更深层次的认知活动。

(一)通过课堂讲授进行导学,以实例导入知识点,讲授重点、难点。在以前的计算机教学中,我们通常是先讲授知识点,再举例说明,教师独讲,学生被动静听,有些学生只听不动手做,或者简单的模仿,不能举一反三。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形成的认知结构是静态的,知识点是零散的,没有知识的迁移过程,所以经过一段时间就可能遗忘。

针对这种现象,我对课堂教学环节的处理如下: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与计算机上机实验的特点进行有机地整合,从生活中寻找一些实例作品,如工资统计表、项目设计书、广告宣传品等,以这些实例为任务,在课上通过对任务的提出、引导学生分解问题、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完成任务。

(二)在课堂实践环节中,我发挥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为培养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我在每次课堂讲授后,都为学生安排了同等课时的上机实践,指导学生完成操作实践。

实践课程安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针对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差异,我布置不同的自主实践内容,设计具体的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实践,并将成绩记入平时作业成绩。在这个阶段的实践中,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可以选择侧重基础操作的任务,用于巩固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计算机水平高的学生,可以选择操作技巧较强的任务,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第二阶段,为强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我依据教学进度,有计划地安排课程实践大作业。使学生从第一阶段的模仿完成实例任务,到第二阶段的根据自己爱好,设计制作个性化作品。由于学生已经通过教师讲授学习、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具备了基本的实践技能,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我设计了此阶段的综合实践,目的是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主动地应用于实践中,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通过上述教学实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表现在如下方面:

1.学生反映计算机课教学内容实用强,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理论联系实际,能“学以致用”。

2.通过了解,多数学生认为这种以“任务”为基础,“任务——搜索——尝试——迁移”的四步学习策略对他们在今后的发展和学习很有帮助,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设计的任务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教育,无疑是对传统教育的一次革命。我认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创新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目标的创新:教学的最终目标发生变化,教师不仅要保证学生能够按教学大纲的要求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本领,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以谋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2.教师能力的创新:作为现代学校的教师,既要学习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必要的信息技术,还要提高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导学能力。

3.教学设计的创新: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体现在对教学任务的设计上,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同时,教师对教学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设计一个高质量的任务,是成功驱动教学的基础。

4.教与学的创新:学生要主动探索知识,在任务中去“学”;教师应指导、组织教学活动,设计任务,并在任务中去“教”;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老师的指导和监控下;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导学”作用。

通过对《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创新实践,我深深地感到当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确立后,我们教师的导学设计就变得至关重要,只有在教学中既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又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才能达到“学教并重,教学相长”的效果。

上一篇: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下一篇: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