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享受探究的快乐

时间:2022-04-16 03:38:21

让学生享受探究的快乐

摘要: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实验探究中的表现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为了让学生的探究活动变得更加高效,可以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敢于尝试、学会思考等方面入手,让学生感受到探究的快乐,学生快乐了,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提高,从而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享受;探究;快乐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们如果能够让学生在探究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那么学生才能真正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人,他们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发挥,我们的培养目标才能够实现。那我们该如何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呢?下面笔者就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做法。

一、在发现中享受快乐

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一个快乐的探究者,就必须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在观察中发现新的现象。学生知识水平以及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观察到的现象也不相同,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认识到只要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都可能成为一个科学发现者。如在教学《把固体放入水中》这一内容时,实验开始,我用准备好的三个鸡蛋(有一个是完整蛋壳)分别放入三杯水中(暗藏一杯是盐水),让学生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结果有学生惊奇地发现,看上去一模一样的鸡蛋放入看上去一样的水中却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现象。顿时激起了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欲望,可是轮到他们自己把鸡蛋放入三杯水中时,却怎么也出现不了刚才的三种现象,这下学生不得不考虑可能是水有问题或者鸡蛋有问题,经过实践他们发现了老师实验中的秘密所在。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发现还不止于沉浮现象,有些同学还发现了许多新奇的现象,如“我把鸡蛋放入水中后,还发现鸡蛋变大了”“我从杯口斜着看,发现水中的鸡蛋变成两个”……教学中,由于老师创设了一种特定的观察情境,从而使得学生发现了许多自己平时不曾留意过的现象,充分体会到了发现的快乐。

二、在提问中享受快乐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这是爱因斯坦曾说过的名言。提出问题是任何科学探究的起点,一个不会发现问题的人,是无法真正参与到探究活动之中的。因此,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快乐的探究者,就必须教会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在教学《七色光》这一内容时,有学生提出:黑色的物体不发光,我们为什么还能看见它?光的三原色是从哪儿来的,如果没有了光的三原色会怎样?再比如教学生认识凸透镜时,有学生提出:凸透镜为什么能聚光呢?凹透镜能聚光吗?假设通过两块凸透镜能使物体成正像吗?从这些问题提出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思想在涌动和翻滚,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在闪现与迸发,如果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得到老师的肯定,便会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探究的乐趣。

三、在主动探究中享受快乐

科学探究离不开科学的方法,但科学的方法也是在探究中发现的。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地探究,主动地去发现一些适合于自己的研究方法,那么这将大大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也使学生能够以探究者的角色去享受成功的快乐。如,学生在研究“鱼为什么要不停地喝水?”这个问题时,学生除了想出在鱼嘴前的水中滴一些墨水的方法,还提出把鱼头朝下放入水中的方法,甚至还有学生大胆提出把鱼从水中捞出,直接把墨水滴入鱼嘴的方法,这样一来,鱼在喝水之后,水会从哪儿流出便一清二楚了,观察的效果十分明显,最后当学生看到墨水清楚地从鱼鳃中流出时,那种欢快、兴奋、满足的表情无以言表。

四、在尝试中享受快乐

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技能的基本途径,也是上好科学课的关键所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敢于尝试。例如,我们在教学有关压缩空气内容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玩皮球,在玩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有趣的问题,如,皮球为什么可以捏扁,放手后会复原?为什么有的球弹性好,有的球弹性差?……学生带着自己发现的问题去尝试探究,兴趣就会更浓厚。弹性是怎样产生的呢?弹性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呢?让学生提出问题,再带着问题去尝试研究。实验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多让学生去思考,多让学生去尝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将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五、在思考中享受快乐

一个没有思想的观察和实验活动,仅仅是一个漫无目的的机械操作而已。因此只有伴有思想的观察与实验,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这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科学探究。例如,在教学月相的相关内容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根据月亮圆缺变化的样子,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1:为什么月亮有时圆、有时缺呢?

生2:为什么月亮的月牙有时东面缺?有时却西面缺呢?

生3:为什么我们早晨也会看到月亮?

……

教师操作三球仪: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月球有时会转到地球后面,太阳光就照射不到月球上了。

生2:我发现,月球也是球形的,而且总是一半明亮一半昏暗!

生3:月球公转时的轨道在不断发生变化。

……

师:那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月亮的样子却变了呢?

生1:可能是地球的影子把月亮挡住了。

生2:可能是天上的云把月亮挡住了!

生3:可能是被地球和月球之间别的星球挡住了吧?

……

这些从学生思维深处闪现出来的鲜活的、富有创意的思想火花,可以充分说明教师只有将科学思维与科学教学相结合,去点燃学生科学探究的激情,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探究中充分享受到科学研究的乐趣!

总之,科学教学中教师只要结合学生实际,把握探究内容及目标,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到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中,亲历过程并积极主动地开展活动,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形成。

参考文献: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2002-04.

(作者单位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伙中心小学)

上一篇:“读”文“悟”诗相得益彰 下一篇:想象力不再是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