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篆刻家朱鸿祥传奇

时间:2022-04-15 11:13:29

成才起步路

朱鸿祥1936年出生于山东乐陵,母亲精于刺绣剪纸,懂美爱美的天赋与灵性,在潜移默化中传给了儿子。高小时,一位姓苏的美术老师,发现了他身上透露出的灵气和他的美术天赋,特别器重和培养他,经常让他临摹画作。

朱鸿祥念初中时,一天偶然买到一本《四体百家姓》的书,如获至宝,对书里曲里拐弯的篆字,更是充满了好奇。他立即买来刻刀,找来能找到的各种材料,兴致勃勃地动手刻起篆字图章来。他向老师请教篆字知识,认识、熟记每个篆字的笔划,利用这点“本钱”,开始大胆地给同学、老师们刻名章。有些字书里找不到,他就用篆字的偏旁部首自己琢磨拼凑。这种利用篆字的部首拼写生僻字的拼凑法,方便有效。后来,在他给中央工艺美院的学生开书法篆刻课程时着力推广,大受欢迎。

中学里有两位老师使鸿祥没齿难忘。

一位是李健庵,多才多艺、能诗善文、谱曲能唱,是学校乐队的指挥。特别是他诚心侍奉有病的妻子,以及对学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深深打动了朱鸿祥。他从教师那儿不仅学习隶书行草和篆刻,更学会了如何做人。

另一位是毕业于苏州师院美术系的黄寿荪老师。1957年黄老师被打成,分配落户到此。朱鸿祥在黄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茁壮成长。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不仅会画画,还会写一笔好篆字,刻得一手好图章。高中毕业后,朱鸿祥考上了北京中央工艺美院,看到了展现在自己面前充满光明的艺术之路。

科班开始新征途

进入中央工艺美院才是朱鸿祥的书法、篆刻生涯的真正入门。“”期间,朱鸿祥白天在民族文化宫搞设计,晚上,他就静心作画、刻印、写字,心无旁鹜。他还有计划地走访、拜望了那些曾经教授过他的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在那特殊的年代,不少老师被打倒了,人人自危,有人甚至避之不及,可他却很坦然地学习请教。

朱鸿祥与李苦禅先生的交谊非同一般,对吴作人、宠薰、叶浅予、王雪涛、雷圭元等诸师,无不从心底尊重。在与大师的交往中,朱鸿祥得到的真知灼见,从艺术的灵犀到做人的品格,令其终生受益。他深知,大凡真正的书画艺术家,都应是将作画、书法、篆刻融于一炉,样样精通。他曾听老师说,100位画家中能出10位书法家,10位书法家中能出一位篆刻家。他不避艰难,日日勤奋作画,苦练书法,钻研金石篆刻之术。

篆刻人生

他聆听荣宝斋的徐之谦先生的篆刻艺术讲座,领悟到凡篆刻上取得成就的艺术家,都是力追秦汉、广采博取,然后融入自己的创造,才能使作品别具一格。

他曾向篆刻名家童雪鸿请教、学习。童雪鸿先生在印章边框的处理上,给他极大的启发。其印边框有粗有细、有残有整,形成强烈对比,从而使作品愈显严谨浑厚、峻伟而有生气。

著名篆刻家康殷先生曾指导朱鸿祥说,在篆刻印章上应吸收书画艺术的处理手法,发挥自己各方面艺术修养的特长,努力使自己的篆刻左右逢源、破而不碎、草而不率、浑然天成,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李骆公先生是著名快步动物篆刻家,主张艺术要讲究形式美。朱鸿祥注意到,先生每刻一方印,必先画出许多草稿,把自己的感情融注进去,再根据画的大小去选石头,并说这叫量体裁衣。

多年来,朱鸿祥把诸位老师的教诲牢记心中,一日不敢松懈,完成了几千方印章作品,自制了《百印谱》,并结集出版了《朱鸿祥篆刻选》、《篆刻技法入门》、《篆刻艺术初探》及《明清私藏印选集》等。他对篆刻的研究不断深入,理解日臻成熟,且逐渐形成自己的篆刻艺术风格。

历经磨砺,朱鸿祥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书画篆刻艺术的高峰攀登。多年的研究、才学与艺术实践,使他的篆刻艺术享誉海内外。

墙内开花墙外香

1990年,他应邀访问日本,先后在东京、名古屋、新泻、仙台等地举办书画篆刻艺术展,进行讲学和文化艺术交流,时间长达半年。

他的一方方印章,散发着浑厚古朴、端庄清秀的气息,得到朝野上下的普遍喜爱。应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的特别请求,朱鸿祥先后为当时的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著名作家井上靖先生、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宇都宫德马先生、日中友好协会议员协会会长伊东正义先生以及东京多摩美术大学校长后藤犹博士等众多日本知名人士治印。

此时,日本文字图形中心正式邀请朱鸿祥为其开发一种新的字体,这是日本唯一的权威性电脑字型开发机构。朱鸿祥设计的“半江古印体”在日本诞生了。此字体上承秦汉篆隶书体的法规,下启魏晋隋唐楷书的风范,在浑厚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字体古朴娟秀、端庄大方,成为独树一帜的新字体,受到各方面的一致好评。字体命名为“半江古印体”,也是感谢他为日中友好文化交流作出的杰出贡献。

近来,朱鸿祥又为日本文字图形中心设计了行篇布局结字全然一新的“半江汉印字”。凡有幸观赏到汉印字的朋友,无不拍手叫绝。因为它不仅将对日本文字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催生我国新字的诞生,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事业辉煌逢盛世

1999年澳门经历了400年的沧桑岁月,终于回归祖国,外交部为喜迎澳门回归,将系列活动的总体设计任务下达中央工艺美院,其中一项,即为九方印章的制作。这九方印章,将作为中央政府之重礼赠送澳门,置放于行政长官官邸大厅,永久陈列保存。而朱鸿祥正是这九方印章的创作者。

他倾尽心力,整整一个月,成功完成了九方印章的设计与创作。这九方印章,形状各异,大小不同,但都质地精良。为了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朱鸿祥根据每一方印的不同形状、大小、内容,精心设计,包括印文字体、构图、布局、边框、边款等,方方有别,而又总体和谐,呈现感人心魄的清新秀丽、宏约深沉之美,给每一位观赏者留下深刻印象。

这九方印章,字体既有大篆小篆,又有楷书隶书,朱文白文各异,边框边款变化多端,虽然仅在方寸之间,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不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也堪称朱鸿祥篆刻艺术的代表作品。

记得当年齐白石为了学习篆刻,百折不回,刻苦磨练,有“石潭旧事篆心裁,磨石书堂水亦灾”的诗句。这不也正是朱鸿祥学习前辈、努力求艺、终成大器的生动写照吗!

上一篇:活动专区 第8期 下一篇:王莹 丽质天成气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