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物类玉雕的雕刻技法

时间:2022-04-15 03:48:10

浅谈动物类玉雕的雕刻技法

(二玉雕工作室 辽宁鞍山 114300)

摘要:中国玉雕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风格独特。在人类社会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能工巧匠雕刻了无数件精美的玉器工艺品,也积累了宝贵的雕刻技艺。玉器的雕刻品种很多,有人物、动物、山水、器皿等多种形式,每一类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雕刻手法,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玉石动物类雕刻的风格和技法。

关键词:动物雕;风格;要领;原则;技艺

我们的祖先在与石头打交道的过程中,不仅打造了用来谋生的劳动工具,还创造了具有审美意义的雕塑品。雕塑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它的历史几乎和人类的历史一样漫长。不同时代的人们以不同的方式留下了数不胜数的伟大的雕塑品。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颗晶莹璀璨的明星,是中国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之一。

一、游锢嘤竦竦姆绺

动物类玉雕品主要分两类,一类是传说中的动物,是人类根据想象而虚构的动物,另一类则是现实中的动物,是自然界的生灵。在雕刻动物类作品时首先要了解它的体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其次要了解它的寓意和背景。动物类玉雕品一般都具有造型丰满圆润、敦实健壮,展现淳朴端庄、舒展开朗的北方特色。

二、动物类雕刻品的雕刻要领

雕刻动物类作品的玉雕师平时一定要注意观察研究动物的大轮廓、结构和动态,特别要抓住动物刹那间的微妙的动作和表情。在雕刻动物类时要特别抓住它们的骨骼位置,骨骼位置要做出坚硬的感觉。

三、动物类雕刻遵循因材施艺的原则

这是雕刻的第一道工序,在雕刻构思立意之前,要进行创意构思,也就是设计前的酝酿,初步确定题材内容和立意,目的是正确合理选用玉石原料,以达到物尽其美。玉石品种多,变化大,首先必须判断玉石的种类及其质量,根据玉料的质地、颜色、光泽、透明度、硬度、块度、形状等指标来确定雕刻什么产品,力求优材优用,合理使用。选料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富有经验的艺人,凭着一双慧眼,能认清玉石的本质,选材精确,巧妙用料,使产品效果突出,引人入胜。

俗话说“无瑕不成玉”,天然的玉石中多少会有一点瑕疵,内部和表面会有石棉、石纹、杂色等缺点,在雕刻过程中,象这样带有些缺点的料,只要有好玉存在,都是可选用的。重要的是在设计过程中,怎样把玉料吃透,仔细察看原材料的高、宽、厚、脏绺处和纵横性,然后通过挖脏去绺,找好下料位置,合理分割玉料,为雕刻动物类作品做好充分准备。

四、动物类雕刻中俏色的利用

“俏色”是玉器雕刻工艺过程中常用的一种专业术语,是指利用玉石本来颜色并巧用玉料上的花色进行雕刻的一种工艺。俏色动物玉雕自古有之,是玉雕创作中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将玉石中的俏色运用在雕刻题材中,既丰富了玉雕作品的色彩变化,又提升了观赏效果,增强的艺术品位,可谓是锦上添花。

动物类雕刻的俏色利用,可单独表现在动物的身体部位,也可用在陪衬物的题材上,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动物类雕刻作品在色彩运用时,要注意原材料主色要基本符合动物类的颜色,如白色的适合做小羊,黄色的料适合做鹿,黑白色斑纹的料适合做成熊或熊猫。在俏色利用时,就是雕刻大师们的技艺展示了,如有一块通体为白色的玉石,上面带有一些红点和黑点,经过雕刻家们的精心设计,雕刻成了几只生动活泼的大白鹅,玉上的红点成为鹅的脑门,黑点成为鹅的眼睛。但是其中一块玉上只有一个黑点,无法制成两只眼睛,雕刻大师们就让这只鹅的头向下歪,做成正在争食状态,只让人看到一只黑眼珠。这种作品就圆满地解决了巧用玉石本身颜色的效果。

我国对玉石的俏色雕刻工艺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最早的俏色作品是河南安阳小屯村北出土的营玉鳖,为距今3000年前殷商时代的玉器。工匠巧妙地把握玉料的自然色泽和纹理特点,将原有黑褐色皮保留下来琢成鳖的背甲,头、腹、足均为青白色,黑色双目和白爪上都留着黑色爪尖,神韵天成,妙趣横生。

俏色玉雕不仅是动物类玉雕创作中的一种雕刻技法,也有着与其他艺术门类相似的表现技法和艺术形式,在雕刻过程中,雕刻家不仅要有个解读玉料的过程,还要与自身的艺术品位相吻合,把自己的创作思想、审美情趣更完美的与俏色玉雕相结合,进行更适当的俏色应用,更好地表现出个性创意与雕刻技法,使动物类雕刻达到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五、 动物类的神态和姿态雕刻技艺

动物类雕刻重点在它的形态和神态,在设计时动物的头部、脚部位置不能带脏绺,在雕刻动物的脚部位置时还要注意料的横性和纵性。掌握动物的体形,根据各种动物的身体差异,去分析他们的骨胳位置,把突出的骨节点找准的,动物的身体比例才能协调,在雕刻动物类的四肢时,应运用“先方后圆”的原则,控制四肢的结构比例。另外在雕刻时还要注意与肌肉和皮毛的协调,骨上有肌肉,肌肉上有皮毛,分层刻画,注意厚度。

动物类雕刻的神态刻画是雕刻的难点,面部和腿部是重要部位,面部雕刻要把眉弓做出来,否则眼睛看起来就会向上翻,耳朵要像大树那样做出根来,凡是有角的动物,它的两只耳朵和两只角大致成四方形。动物腿的长短粗细要符合动物身体特点,一般动物的前腿和脖子成正比例。

在进行动物的姿态雕刻时,要深刻掌握动物的立、卧、走、跑等各种姿态,在雕刻时,身体部位一定不要太直或太正,头向两边转最好,一般是头朝哪边看,身子就向哪边弯,使姿态的变化符合曲线美的规律,使雕刻出的动物更加神灵活现。

六、 动物类雕刻作品中陪衬物的造型技艺

动物类雕刻作品的题材广泛,同样的动物与不同的景物陪衬,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在雕刻时,可运用其它的动物或景物做陪衬,用谐音寓意等艺术象征,极大地丰富作品的艺术内涵。

陪衬物的设计一般要根据玉料的实际情况来布局,因为玉料丰富多彩,千变万化,有时候在雕刻到玉石内部时,会出现与原玉料质地不一致的料质,这时就需要利用陪衬物的装饰进行二次设计。在设计时要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加以烘托和陪衬。如雕刻奔马时,可以用草原和白云来陪衬,烘托出马的勇往直前的奔腾之势,也可用秋风瑟瑟的河边为背景,烘托出马的健壮俊秀之灵气,也可雕刻上蜜蜂和小猴子,寓意为马上封侯,表达升腾的愿望。陪衬物雕刻对动物类作品的艺术效果起到了良好的相辅相成的作用。在动物类雕刻中,常用高山、森林、老鹰来烘托猛虎的性格,也把蝙蝠做为大象的陪衬,象征着“福象”,把喜鹊做为豹子的陪衬,意为“报喜图”。在陪衬物的设计中,可以套用传统表达方式,也可按玉料的特性进行创新。

七、 结束语:

动物类的玉雕创作,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专注于玉料上面,从料性、颜色、形状等出发,最大限度地利用玉料。在长期的积累中,动物类的雕刻逐渐地形成了行业上的审美标准,要求雕刻作品形状规矩,造型生动传神,肌肉丰满健壮,骨胳清楚,身体各部位的比例合乎动物的身体结构特点,神态和姿态要富有生活气息,造型上要敢于夸张。随着现代雕刻工艺的不断进步,动物类玉雕的技艺也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美术技法大全陈咸益 1999.04 145-148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2]行家这样投资玉雕鉴石天下编委会 2013.7 1-223 青岛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供方工作表现评价实施方法简析 下一篇:步进底式加热炉在小型无缝钢管厂的应用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