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素质涉外型人才培养规律的多维考察

时间:2022-04-15 01:58:43

对高素质涉外型人才培养规律的多维考察

摘要:涉外型人才,是指具备世界眼光、通晓国际规则、能开展跨文化工作的人才。将涉外型人才内涵要素概括为知识、能力、素质三大模块,并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维度考察涉外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和方法路径等问题。

关键词:涉外型人才 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 教育国际化

培养涉外型国际化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一项神圣使命。涉外型人才须具有全球视野,熟悉国际规则,能在跨文化的国际背景下开展工作。界定涉外型人才内涵的基本要素有许多方面,本文将之概括为知识、能力、素质三大模块,并从这三方面来探讨涉外型人才的培养规律。

一、知识维度――国际化的学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个人所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固定区域、民族的文化、礼仪,而是不同地区、国别、民族的交流与合作。因此,涉外型人才应学习国外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知识,了解WTO规则,具有厚实的国际人文素养,能以全球性的眼光看待文化差异,学会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对于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之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学会求知;二是学会做事;三是学会共处,四是学会生存。学会求知,是指学生会主动学习,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会做事,是指学生掌握开展国际工作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本领,熟悉国际规则和惯例;学会共处,是指学生了解共处之道,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生存,是指学会在学习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适应全球化的挑战。在涉外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将这四个方面的要求融会贯通。涉外型人才应能主动学习相关知识,能随着环境、需求的变化迅速补充相关知识技能;能为自己设定新的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并采取行动实现该目标;能够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能运用创造性思维发现、分析和解决重大问题。

要实现国际化学习目标,就必须突出教学过程国际化的性质。教学过程国际化的基本措施包括:改造旧课程和增设新课程相结合,促进教学内容国际化;开设专门的国际教育课程,如开设传授国际先进技术的课程(如外国语言与文化、跨文化研究、比较研究等课程),开设国际化人才所应具备的通用知识方面的课程(如国际规则和境外的政策法规);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材,扩大国外教材的使用比例;推行双语教学;以就业为导向,注重教育的实用性和超前性,使高等教育更加贴近现实世界。为促进教学的国际化,需面向世界招聘专家学者任教。不同文化背景教师共事,有助于多元文化的交融和知识的创新。

在涉外型人才就业去向国际化背景下,对涉外人才的要求远远超过对非涉外人才的要求。高校可尝试实施“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以“复合专业知识+外语特长”为特征的多元模块化教学体系。在教育教学方面体现因材施教的理念,提倡充分发展学生的能力与个性。世界名校在教育过程中重在营造德智并重、和谐、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这种氛围有助于人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发挥。为了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增进国际交往,大学可开展暑期国际学习项目,在短时间引进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教授、学者和知名人士,开设国际性的课程,实施学分互认。在暑期开展国际小学期项目,可为国内外的青年学生提供一个多边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拓宽视野、了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情况。

二、能力维度――国际化的能力培养

王雪梅认为,国际化人才需要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理解世界经济的互赖性,批判性地解读文化与价值观的多元性,能够灵活调整自身的行为模式和规则,能够较好地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能参与国际团队合作。详言之,在能力要求方面,涉外型人才应能以开放、真诚的态度和方式接受、传递信息;善于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能够站在不用的立场思考问题,运用换位思考获得双赢的结果;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当前的问题和机遇,能为组织的长远发展提出前瞻性、战略性意见;在面对复杂困难的环境时,能迅速地发现复杂问题的本质和发展趋势,拟定系统的可行性解决方案;能依据已有数据、知识和经验,作出对个人和组织有一定积极影响的决策并付诸实践;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能够将问题进行结构化处理、分出清晰的条理;能够计划并管理自己的日常工作,有意识设定清晰、长期成功的目标,定期检查个人进展,根据规划做出必要改变以确保达到绩效目标;具有良好的企业文化适应能力、个人学习适应能力、人际文化适应能力和压力管理适应能力。以国际经贸和国际商务人才为例,人力资源专家彭剑锋认为这些人才必须具有跨文化适应能力、国际交流沟通能力,能够在国外生存和发展,能够在国际市场把事情办好,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同济大学蔡建国教授认为,国际化人才须具有两大主干能力和四项基础能力。两大主干能力是超越国界的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四项基础能力是主动的应变和挑战能力、敏锐的洞察能力、高度的创新与务实能力、前瞻的引领能力。

学校应围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的机制和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总结、自主创新的知识获得能力。在课程建设中开设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自主(自助)式的活动课程和研究性课程,课程安排要为学生个性发展留出一定的思索与学习的空间。探索真正能强化学生涉外工作能力、动手能力的教学方式。涉外型人才培养,需借助具有涉外特点的社会实践,培养涉外人才独立工作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涉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士沟通,了解国外各地的文化风俗习惯,锻炼学生获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调研能力。高等教育国际化本身意味着国际化人才在国际范围内自由择业机会的增加。高校可积极鼓励、倡导学生国际化就业。国际化就业可以给国际化人才的能力培养提供压力和动力,可以反向促使高校向国际标准看齐,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

三、素质维度――国际化的素质养成

人才素质国际化是涉外人才培养的关键。该维度关注的是人才的国际化综合素质的养成。现代的竞争已不再局限于国内的竞争,而更多地表现为国际性的竞争,如果我们的人才缺乏相应的国际素质,便很难在国际社会上形成竞争力。国际化人才应该具备较深厚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信息素养,富有人文精神和开放思维;涉外型人才须通晓国际知识,熟悉相关国家文化背景和特征,从心底理解和尊重他人、异族和异国文化传统,以开放的态度理解、适应和参与世界多元化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了解世界发展的历史与趋势及东西方文化的精华,热爱和平,能为维护国际和平作出贡献;熟练使用 Office办公软件,满足日常学习、工作沟通需要;能根据专业特性取得专业相关国际资格认证;身体健康,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应对相关学习、工作,在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出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特征和能动性,从事特殊工作时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能够经受多元文化冲击;能尊重团队其他成员的文化背景,能将个人努力与实现团队目标结合起来,在全体团队成员中促进理解、达成共识;能够自信地阐明自己的主张,在言语和行动中都表现得很自信;诚信正直,遵守规范和制度,明确自身的行为标准和处事原则,制止不道德行为;充满工作热情,如在遇到挫折和压力时,能够坚持到底,怀有积极的心态多方位寻找解决措施;通晓国际规则、具备文化沟通能力和战略思维及世界眼光,有为全人类服务、向全球开放的人格。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既懂得本民族的价值规范体系,又能融入世界优秀文化之林;既有世界眼光、国际意识,又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他们应能以全球的眼光看待文化差异,学会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宇燕认为,对国际规则和外国政策法规的熟悉程度是国际化人才的判定标准之一。对世界主要国家或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是国际化人才另一项必备的素质。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认为,当今大学必须培养学生具有全球化的眼光。

国际化人才素质教育课程,有利于促进专业型涉外人才向综合型涉外人才转变。在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世界为平台,采用全球视野下的人才培养标准和人才培养方式。学校可根据情况研发国际化的课程内容。在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有利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通识性素质教育课程,如与所学领域相关的境外政策法规和国际规则等,使学生具备涉外人才的基本素质。高校需创造国际文化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往能力,注重塑造学生的系统化观念和良好的心态;引导学生理解国际化的内涵,注重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修养。营造开放、积极和谐的国际校园文化,是学生国际化素质养成的必要条件。

学校可通过各种形式和层次的对外教育开放活动,为受教育者提供了解外国语言、文化、民族特性、科技与经济等多方面的学习机会,开阔受教者的国际视野,培养国际交往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大学在将本国部分学生输送到境外交流学习、培训和实习的同时,还可招收国际学生,促进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和国际化,让学生在校园里感受到世界上不同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培养他们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性。通过海外交流项目,让师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不同民族和大学的文化氛围、学习相近又相异的文化知识,学会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为我国培养国际化人才确立文化和思维基础。通过扩大国外留学生教育的规模,将其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文化理念和思维方式带进高校,发挥其文化“携带者”和“传播者”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丰富和繁荣了大学校园文化,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促进涉外型人才优良素质的养成。

四、结论

系统的知识学习,是国际化的能力、素质形成的基础和前提,而良好的能力、素质则体现着人才的核心竞争力。高校可从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体系建设等方面,推进国际化的知识学习。高校可通过多种形式的具有涉外特点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涉外人才跨文化工作能力;通过国际文化交流和具有国际化特色的校园文化熏陶,培养涉外型人才的国际化观念、思维方式和人文品格。

参考文献:

[1]蔡哲人.上海人才发展研究报告――走向人才国际化[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212.

[2]王雪梅.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国际化人才的内涵、类型与培养思路――以外语类院校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4,(1):65-71.

[3]庄少绒.高校涉外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6,(8):149-151.

[4]王辉.我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国际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0.

[5]刘正良.发达国家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9,(1):18-22.

基金项目:湖南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等教育涉外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湘财教指[2011]93号)。

上一篇:试论儿童戏剧教育与校园儿童文化建设 下一篇:当代大学生学风建设有效机制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