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学习策略与方法

时间:2022-04-14 04:40:07

初中英语学习策略与方法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不断思考,创新教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语法的趣味性、实用性和生活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享受每一堂语法课,新课改下的英语语法教学才能在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学习策略 教学手段

有效教学就是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手段、方法、技术,促进学生发展,需要教师有效的“教”和学生有效的“学”。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初中学生外语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状况

探讨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水平是否正态分布,一方面是为了考察初中学生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水平的大体分布形态,另一方面是为进一步的相关研究作准备,如是否需要对数据进行正态性转换。前人的研究中较少考察这一情况,其实这是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都必须经过的一条准备道路,不可或缺。初中学生外语学习策略呈正态分布,这说明初中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掌握各种学习策略的能力。如果对学习策略的各维度进行正态性检验,可以发现六个维度中,记忆策略、补偿策略、交际策略呈正念分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都呈负偏态分布。这说明大部分初中学生都具备了相对较高的认知策略、元认知策和情感策略,而记忆策略、补偿策略和交际策略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2.新时期新背景下初中英语学习中学生的新定位

教育制度针对初中英语这方面的改革强调的是开放式教学,要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重视学生个性的张扬,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研究能力,最终培养出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人才。

2.1 教师升级为导师

“以人为本”置于文化构建的首位。“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国家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新课标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教师为导。导师相对于教师的区别就是导师侧重“导”,导师负责给学生布置任务,但学生要独立完成,导师不做任何讲授,在学生完成任务后,这时,导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意见。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如通过学案的编写,为学生设定预习的练习。学生做了学案后,了解了自己对新课知识不同程度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听课,同时也发挥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教师与导师仅仅一字之差,但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对于学生以后发展的意义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2.2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

重新确立初中英语教师的地位并不是要教师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这是完全背离了我国教育制度改革宗旨的。重新确立教师的地位后,教师仍然是课堂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要有把握课堂的能力和素质,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是学生在知识海洋遨游的灯塔。因此,教师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地位,在课堂上最大程度的组织好学生间的互动和相互学习的过程,进而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演话剧学英语”,学英语是为了会用,定期的开展Group-play,由学组织本组的学生编写剧本,在排练剧本过程中营造出了轻松、欢乐、风趣的英语学习气氛。学生对Group-play的演出,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不同角色的不同台词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同时也建立了The “talk-and-listen” system。 Group-play为山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语言氛围,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也随同他们的自信心有了跨越式的提高。

3.新环境下初中生学习英语的方法

3.1 学生与教师进行“对话”

学生与教师间的对话主要分为课堂对话和课下对话。课堂上学生要积极回答问题,争取与教师进行完全英语的交流;而课下师生关系较为随意,学生更是可以与教师进行英语文化的交流,学生要努力给自己创造一个学习英语的环境,只有具有这样的环境,英语水平才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充分发挥内隐学习的作用。“Tell me, and I will forget. Show me, and 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will understand.”“参与、感受、体验”是学习的三大要素。“老师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感受英语和体验学习的机会,为学生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桥梁’搭建的过程给予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桥梁’搭建的方式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主动参与、亲身感受和体验来学习,帮助学生不断形成和提高自己发现事实、接受新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科学的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在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下,学生在2~6人组成的异质合作学习小组中以围绕本课的内容,进行Group-work,Play games等活动,互相交流、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共同达到学习目标和提高总体运用英语的能力。

3.2 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

这种学习方法强调的是对话,因此,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无时无刻的意识到对话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在课上布置问题,然后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这样的对话可以锻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更学会了做人处事的原则。通过“口述,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接受学习能力”。上课前几分钟的English speaking,形式不拘一格,可以背一篇好文章,可以Role-play,可以唱一首歌等等,给了每个学生锻炼展示的机会。就English speaking提出问题,叫某个学生回答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比一比谁“Catch the fishes”(在English speaking里抓错误,并加以改正)最多,极大地提高了语言的正确使用度。

另外,学生在平时和同学的交流中,也要意识到英语对话的重要性,经常使用英语,甚至可以“半英半中”的交流,这并不是要让学生在这种对话中获得多少知识,只是为了让学生潜意识中能够记得使用这种语言,让英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学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传统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了,现代人才的培养目标要以市场为导向,社会上需要什么素质的人才,教育机构就要培养相应方面素质的人才,这样不仅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也是学校教育模式成功的体现。重新确立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定位,是教育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措施,因此,在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大潮下,要鼓励这种创新,让其真正走入初中英语教学的课堂中。

参考文献:

[1] 张传宗.浅谈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改革[J].新时期教学改革,2008.

[2] 叶瑞丰.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有效课堂的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2009.

上一篇:高中英语课堂提问初探 下一篇:怎样才能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