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挂钩结构性产品发行量减少

时间:2022-04-14 12:21:22

黄金挂钩结构性产品发行量减少

国际金价2013年初连续跌了2个多月,截至3月7日,已连续下跌15%,间接影响了黄金挂钩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行。

普益财富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前2个月,国内商业银行发行的黄金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数量为21款,和2012年同期相比减少9款。发行主体也减少,2013年前2个月,黄金挂钩结构性产品的发行银行集中在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和汇丰银行3家。另外,产品期限也缩短,2013年前2个月,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的该类产品期限都集中在3 0 -9 0天之间,而2 012年同期,有超过一半的产品期限都在90天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对于黄金挂钩结构性产品的收益设计也开始出现一些显著的变化。

首先,招商银行开始率先推出同时“看涨”和“看跌”两个方向的黄金挂钩理财产品。2012年9月份以前,招商银行发行的黄金挂钩结构性产品多以单纯的看涨或看跌为主,虽然根据黄金价格走势采取不同的收益结构和触发价格,但是仍然有部分产品由于“踩错”国际金价节奏而无法获得最高预期收益率。从2012年9月份开始,招商银行开始发行同时“看涨”和“看跌”两个方向的黄金挂钩结构性产品,该类产品其实是将同一款产品“拆分”成两个,其中一款“看涨”,即收益结构设计为在期末挂钩标的大于期初标的时,投资者将获得较高收益率,反之获得较低收益率;另一款则“看跌”,即收益结构设计为在期末挂钩标的小于期初标的时,投资者将获得较高收益率,反之获得较低收益率。这样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对于黄金价格的判断选择一款来购买,这种将判断权交还给投资者的做法一经推出即引来不少争议,不少声音认为银行这是将风险转嫁给投资者,当起“甩手掌柜”。我们认为,这是银行在长期作为国家信用下建立起来的一种思维惯性。银行理财产品作为银行代客理财的投资品,本身就具备一定的风险,无论银行是不是推出同时“看涨”和“看跌”的产品,这些产品的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并且风险的承担者都是投资者自身。比起此前单一“看涨”或“看跌”的产品,推出方向相反的产品只是给了投资者一个更多的选择而已。另外,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同时推出“看涨”和“看跌”的产品,投资者之间的头寸可以互相抵消,这给予银行在风险管理上更多的便利。

其次,在收益设计上趋于保守和谨慎。2012年前2个月,包括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和广发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发行的黄金挂钩结构性产品都较为“大胆”,除了广发银行的产品收益结构设计为“区间型”外,招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的不少产品都设计成较为激进的看跌型。这种情况在2013年前2个月不复存在,除了招商银行改变产品设计思路推出同时“看涨”和“看跌”产品以外,广发银行、中国银行的这类激进型产品发行“偃旗息鼓”,取而代之的是工商银行发行的较为保守谨慎的产品。工商银行的黄金挂钩结构性产品历来较为保守,该类产品大多设定一个较高的触发价格,若挂钩标的期末价格低于该触发价格,那么投资者将获得约3.70%的年化收益率,否则获得约1.30%的年化收益率。由于在设计中设定的触发价格通常较高,对于期限在34-40天期限的产品来说,高于期初价格近100美元/盎司的价格是几乎不可能触发的,因此对于如此容易实现的高收益,该系列产品的收益率相对于其他银行发行的黄金挂钩结构性产品来说明显偏低。

最后,部分银行开始将黄金纳入资产组合中,以期在当前资产价格不确定性和波动性较大的市场环境下,获得更加稳定的收益。工商银行从2 012年9月份开始推出的“‘安享回报’黄金套利投资型”产品就是其中的典型,该系列产品主要投资于债权类资产、收益权信托计划等;同时该产品通过债券、同业存款质押,融入实物黄金,并对融入的实物黄金再进行黄金货币掉期交易,获取无风险套利收益。

上一篇:华商基金费鹏:量化投资坚持追求绝对收益 下一篇:同为指数基金 业绩一亏一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