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4-14 01:27:24

谈谈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从我与学生的交往当中,深切感受到农村低年级的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感知与个性特点。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却又意志力差;喜欢模仿,喜欢攀比,表现欲强;思维简单直白,有时候答非所问,甚至不理解老师的提问和同学们的回答;交流能力有限,有时甚至无法组成完整的话,将自己的想法正确地表达出来,“千言万语只在心中,却无法说出口”,因此有时会很着急,甚至是说不出话;情绪容易冲动,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交际能力也较差。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我平时是这样做的:

一、多给小学生提供语言交流及展示机会,增强语言表达自信心

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水平,教师应多给学生提供交流和展示机会,增强他们的信心。

1、我充分了解小学生真实的语言表达水平,确立“有针对性的教育目标”。要真正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效性,就要求教师先要了解自己学生的特点,并为学生量身定制出合理的教学设计,多提供机会让他们去表达。因此老师要有非常大的耐心,要懂得循循善诱的方法

2、要相信孩子的能力,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愿望,要告诉孩子,“你真棒!”。要保护幼儿自尊心,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3、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系列活动,为他们提供语言交流、自我展示和勇敢表达的机会。

二、根据年龄层次调整教学要求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口语表达能力不一致,各年龄层次的小学生教学要求是不同的:低龄学生应该养成用普通话交流的习惯,与他人交谈要懂礼貌,并能简要阐述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中龄学生要学会在人与人交谈中能向他人提出询问和征求意见,并能清楚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高龄段的学生要学会在交流过程中语气语调适当,表达语言用词恰当。

三、创设有利于小学生表达的语言环境和氛围

教师创设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对培养小学生口语表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根据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创设环境,确立主题,诱发小学生的表达欲望。选择适当的谈话内容和方式及谈话情境,对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引发话题,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享受交流的成功和快乐。当用词不当或语句不完整时,不要急于加以纠正,以免让他们有挫折感或压抑感,从而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多开展主题活动,让小学生们对主题内容感兴趣,活跃气氛,多让他们表达各自的想法和感受,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大胆地讲述自己的想法,才能提高表达能力。

四、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农村虽然没有现代多媒体设备,可大地、小草,哪怕是荒山、茅草棚都可以成为学生的口语教材。农村天地广阔、山川田野、风土人情,都为他们提供了不尽的教学源泉。这些都是孩子们亲眼目睹的,可以以此作为交流素材。

教师平日要让他们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引导学生现场观察,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交流的积极性。

五、抓住各种口语表达机会使小学生有话敢说、可说、想说、乐说

日常生活中,小学生随时都有想对别人表达自己感受的要求,教师应密切关注小学生的想法,满足其需要,抓住生活中各种口语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让小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倾听与表达,在争论中学习围绕话题进行辩论,在聊天中学会相互交流,让小学生在与同伴、教师和父母的交流中感受说话的乐趣,而这种快乐的情感体验又会促使小学生乐于交流与表达。

总之,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机会,激发其表达的欲望,把握契机,有步骤地进行指导,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中充分调动学生说话训练的积极性,扎扎实实地培养和提高学生“说”的能力,这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上一篇:浅谈初中语文试卷的讲评原则与技巧 下一篇:用管理学的理论丰富课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