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丹派剑形太极拳述要

时间:2022-04-13 07:27:36

武当丹派的源流

武当派始祖张三丰,北宗传人,而丹法却承接南宗,并融会贯通,主张性命双修,三教同流。现世存留的《张三丰全集》,是道家内丹学史上的一部名著,也是武当丹派武功行走架的指南。

“丹”字之成派。乃始祖创武当剑时曾以九字“字、柱、极、符、鉴、七、釜、筹、丹”为序,立武当剑九字九派。九字者,以上三字为上乘,乃偃月神术;中三字为中乘,乃匕首飞术,后三字为下乘,乃长剑舞术。总以三乘神飞舞三字贯于九派之中,即含一生三,三生九之义。

始祖将丹派列在九字之最后,个中原因,系由九代传人宋唯一在《武当剑谱》中说:“釜者,变化万物之器也,釜中不可无物,故又以八筹次之。筹者,物之聚也。凡物皆可药,药有治症之能,故又以九丹名之。九者,究也,尽也,物为至丹。功力极矣。夫丹之功能活人,又并有飞升之效,以明万物之生化不尽也,故以‘丹’字终焉。”

可见,“丹”字的成派是由武当剑九字九派的排列开始形成的。武当丹派武功就是以道家内丹功为内功根基,以剑术之九字九派为序列,以武当剑为代表的武功门派。简言之,武当丹派,是道家内丹功用于武功的一个门派。

丹派剑形太极拳的特点

武当剑形太极拳又称杨式李架太极拳,是丹派第十代传人李景林(芳辰)所创,先师李景林不但以武当剑驰名天下,有“剑仙”之称,而且拳术超群,并博采众长,在丹派原有的太极拳架基础上,新融入杨健侯家传太极拳及武当剑意、八卦身法精要,创立了武当剑形太极拳。武当剑形太极拳与杨式太极拳基本原理一致,技术风格却多有不同,另有更大创见。丹派太极拳功夫的特点,内涵深邃,各有若干,十分鲜明。如有神意为先,意守脐轮,中和一气,活步走架,身如游龙,螺旋寸劲,亦刚亦柔,招式多变,练用结合,飘逸潇洒等特点,均与众迥然不同。此外,与传统杨式及他式太极拳相比,还有着更加显著的特点。

一、招式增多。与一般太极拳比较,剑形太极拳招式增多,如双鞭、琵琶腿、旋身肘等,身法轻灵,如风摆荷叶,蝴蝶穿花,平时怎么练的,用时照搬即可,内劲澎湃,蓄发一体。

二、螺旋缠丝。剑形太极拳内外走的都是螺旋弧线。劲源丹田,发自腰脊,命门鼓撑;练到妙处,处处是圆不见圆;臂化三节,掌变两刃,折叠回还不见形;打的是寸劲、鞭劲、整体框架六合劲。如长拳中云摩弹就是螺旋寸劲,一弹而发,即拳论谓之“力在惊弹走螺旋”。

三、丹田潜转。此是剑形太极最大特点之一,混元旋转、内气汹涌,行拳时内劲在全身不停潜转,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气遍周身,易筋骨,通八脉,连三筋,在外用“揽雀尾”来显示。

四、五弓临界预应力。此是剑形太极第二大特点,老谱中说“能拔背,才能力发千钧”,一般练者都知道此话,但就是不会做。它主要练脊椎平衡,“十大要领、八项注意”,加上特定太极图腾内功修炼,能高效打通任督二脉真气,开通奇经八脉之带脉、冲脉。

五、活步走架。大架主养,小架练功与活架主用,但都要活步行走。此为剑形太极拳第三大特点, 也是丹派武功的一项标志性特点。凡李景林门下得真传者,无论是舞剑、行拳、使械,皆能走活步行步,在“行”中使招,身如游龙。因为武当剑本是“空中妙舞剑法”,并非一般的工体剑,而是主宰太极,步行八卦,身如游龙,松沉轻灵,疾若风云,缓若相随,亦刚亦柔。因此,师门规定,必须刻苦学练内功心法及各项基本劲,尤其是复式猫行步、游身八卦步、龙行盘旋步等步法的训练,否则就“行”不起来,或者行得四不象,贻笑大方。所以,如果不会活步走拳,行步剑舞,充其量只能算作初学者而已。

六、快慢相间。此拳要慢如缠丝、快如电掣,慢中求得身体阴阳缩涨,求得意、气、力、劲的完美结合,达到混元一体、周身一家之境。快时要快而不浮,快而不乱,如箭搭弦,一触即发。达到拳论“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何处挨着何处打”的要求。

七、刚柔相济。太极拳的柔和缓慢不是软弱,而是棉里裹铁,棉里藏针,显为柔、隐为刚,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用柔培养刚,用刚潜入柔。以达化去僵力增长灵力,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之整体劲的境界。祖师曾曰,“练就千斤力,才能牵动四两拨千斤。”刚与柔就像太极图中的阴阳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随意举动,自成法度。

八、正反兼练。剑形太极比一般太极拳增加二十多个反手练习法,注重正反兼练,以求人体平衡发展,平时单操时,各式都反练,直至左右兼能发力循环自如。特别强调左式练习时,中心主宰重心的协调,能高效激活脑皮质和皮质下血管运动中枢,显著改善神经代谢因素,有健脑益智作用。

九、潇洒飘逸。此为丹派标致性特点之四,武当功夫既讲实用又讲优美,周身舒畅,轻盈自然,如行云流水,如风吹杨柳,姿态优美,气质高雅。此点有专门的基本功夫训练,如风摆荷叶、龙行步、狭蝶穿花、八卦归一功等等。

丹派剑形太极拳内功心法

武当丹派剑形太极拳,最重内外功修炼,强调要知理明法。知理,即知拳理拳论,明法,即明心法技法,以心行气、以意导体等,而内功心法中第一部就是调形法,就是在意识的主导下按特定要求进行形体调节,这是太极拳的入门功夫,太极拳身法调节要求无微不至,遍及身体每个部分,如头颈部要顶头悬,身躯部要涵胸拔背,臂部要沉肩坠肘,腰胯部要撑、鼓、开,腿部要裹撑等。第二部分是调意,太极拳最重神意,意守聚气,气聚必意定,气满必意威,气疾必意猛,气发必意催,气蓄必意敛,气平必意静,但心意之法需师阐玄隐,方可得其机要,如周身揉法,易筋易骨法等。第三部分是呼吸,太极拳有特定的呼吸法,养身的、技击的,及拳式呼吸与自然呼吸,还有特殊呼吸练绝技的等等。

还有神勇内劲之松沉、柔顺、通散、圆活、灵透、虚空,及立、横、平、转、开、合、领、随诸法,不一一而论。师传诀曰,“松静至灵待人动,上天入地神贯顶,脐轮内转气腾然,螺旋滚翻寸劲蓄。”

剑形太极拳入门标准

太极拳要达到怎样才算入门呢,一是“十大要领”、“八个原则”、“七个事项”等一定要记牢,随时能做好。我的老师常常提醒我们,把要领做到位、做得好、做得足(具体参考杨式太极拳和内功经)。二要搞清“松”的内涵是要一步步达到的目标,绝不是一练拳就让放松。初级时是精神放松,肢体放长似大剑(我师叔常明祥先生说是脱骨法),同时别忘了何处该紧,何处该领,何处该裹,松紧一体,螺旋缠丝。三要达到气通三关,三脉畅通,劲从脚起、背拔定型、中节潜转、气至指梢。四要身形中正,通过虚实转换和特定的功法,达到初步的身似充气的轮胎,打上去嘭嘭直响。五是会按要领打拳,懂阴阳,能分清虚实,能呼吸,能发声,能发几个劲别和几个方向的劲,手脚相连,二阳相望。

武当剑形太极拳套路

剑形太极拳有90式山东国术馆馆式太极和108式太极长拳,因90式太极和杨式太极招式相差无几,而长拳108式又多活步、多圆,内容更多,难以普及,故我们十三代弟子在古传太极老架基础上,分别编排了简化24式大功架和45式太极长拳,以丹派特有的混元功、猫行步、旋转功、云摩弹、海底珍珠功、混元掌功相辅助,再配有太极球、抖杆、推筛子(有条件就练)等,以求得简便快速,内外同修。只要按要求练,一般都能在短时7―100天内使小腹充实,聚气成团,内气充盈,五脏坚实,筋肉富有弹性,骨质密度发生变化,体力、耐力、劲力迅速增长,出拳速度比平时快4倍以上,达到内外完整一气,达到发出超乎异常能量的外气爆发力效果。

由于太极拳功是以炼真气为本,并动静内外结合练习,再通过中节潜转,开发调动了人体脏腑的微循环,故简单的太极拳足可以满足强身健体、防身自卫、调理慢性病等各种需求。男女老幼皆宜练习。

馆式24式剑形太极拳功名称

1、 起式;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左右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 左右琵琶腿;7、左右倒撵猴;8、 左右揽雀尾; 9、双鞭;10、 风轮手;11、单鞭;12、飞马探掌;13、 左右分脚;14、独立下势;15、左右穿梭;16、海底锤;17、 闪通臂;18、 转身白蛇吐信;19、云摩弹; 20、左右展翅; 21、翻身搬拦锤; 22、封似闭;23、青龙出水;24、十字收式。

长拳45式剑形太极拳功名称

1、起式;2、揽雀尾;3、单鞭; 4、提手;5、白鹤亮翅;6、搂膝拗步;7、手挥琵琶;8、琵琶腿;9、搬拦锤;10、如封似闭;11、抱虎归山;12、进步冲锤;13、狸猫上树;14、肘底锤;15、二龙戏珠;16、倒撵猴;17、掏心锤;18、斜飞式;19、海底针;20、闪通背;21、撇身锤;22、虎尾锤;23、风轮手;24、高探马;25、鸳鸯脚;26、插步斜形手;27、双鞭;28、鸳鸯肘;29、栽锤;30、合手;31、反背鸳鸯锤;32、二起脚;33、打虎式;34、双风贯耳;35、野马回身;36、玉女穿梭;37、云摩弹;38、回身下势;39、金鸡独立;40、七星靠;41、指裆锤;42、摆莲腿;43、当头炮;44、展翅手;45、十字收式。

剑形太极拳部分功法介绍

本派把无极混元功作为剑形太极拳内功修炼的根基和招式的源头,练法用法都是由此开始。钱惕明老师把它作为武当丹派太极拳基础功法的精修之功,让我们配合混元剑形桩、混元开合功单独修炼,不许间断,其诀曰:“道法自然通体松,虚静无为心中空,太极一气中和通,脐轮内敛命根旺,神聚气合妙无穷。”其中脐轮内敛是武当丹派的独门心法。一般半小时练习能达海底起火目的。诀曰“三年不漏自成仙”,养精蓄锐才是练出内劲,发出寸劲的根本。

正功:混元剑形桩

本功为武当丹派九转还原旋玑术之筑基功夫,此技练法,内外双修,气血同练,刚柔并重,以不固执求气,不着相持用力为要。初练须循序渐进,守住方圆,功夫上身后,即须“得意忘形",因内家功夫最重神意之故。

一、形体?押两脚分开,脚尖向前,十趾抓地,足心含空,膝微屈,并可逐步按功力增长蹲成90度,胯似坐非坐,松沉下落,命门要撑拔,立身中正,顶头悬,含胸拔背,齿轻扣,舌抵上腭,目平视或垂帘,全身松静自然,双臂从两侧向前轻抬至肩高,与肩同宽,掌心朝上,五指分开,两臂再内旋使手心向下,手腕同手背、臂保持一直线。手指向前略朝上。

二、注意点?押①下蹲会造成下部紧张,可设想虚坐在凳上,要上虚下实。②设想双手浮挂在水面上。③要松肩坠肘,尾闾中正。

三、内功心法?押①设想自己高大威武,顶天立地,胸怀宇宙,周身星云缭绕,与天地宇宙混为一体,呼吸绵绵。默念“正大光明"四字真言在命门穴震动。②30天后设想命门之气冲到双手劳宫穴,使手无限伸长,穿过星空,天地能量充满全身,届时便可感到劲力自生,阴阳俱具,日日爆长。百日后停止,再练第三部。

四、收功?押意念把天地能量收入丹田,贯气三次,揉转丹田左右各九次,擦脸,散步。

旋转太极

一、太极阴阳式: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也可比肩宽),两手垂于两侧,舌抵上腭,眼平视,静立1-3分钟,用十大要领调正身形。

二、乾坤式:身体屈膝下蹲成120度或90度角,两手在腹前相抱,手心相对,手指朝前,在腰胯带动下作平圆运行,先左,再后,再右,再前(肚脐,左腰侧,命门,右腰侧,肚脐的路线)作108至360次或3600次完毕,再反方向同次数运行。

三、风轮式:两手在腹前相抱,手心相对,手指朝前在腰胯带动下作横圆运行,先上再左,再下,再右连贯划圆108-360次或更多,完毕再作反方向运行,次数相同。

四、勒马式:同上手势作立圆,先两手抱球,先后再上,再前,再下后(先靠近肚脐,再上提至膻中,再向前,再向下,至肚脐)连续划圆108-360次或更多。

注意:吸气时鼓丹田,重心前移。呼气收丹田至命门,重心后移。百日可弃,转入第二步修炼。

收功:贯顶三次,揉腹正反18次。

太极猫形步和龙行步

猫形步在太极大架里用的最多,正如拳谱中所说,“迈步似猫行”,通过腰胯旋转折叠,以身带手,旋腰旋胯,旋膝旋髁,身手螺旋缠丝,手脚相连相通。再通过独特的方法又可行化成剑形八卦“阴阳蝴蝶手”。龙行步在长拳中体现的多些,太极手、八卦腰、熊膀劲。对腰胯,对全身要求更高,手脚同生一气,中节主宰。内家拳理都是相通的,太极拳入门后打出来,定然有心意六合拳六艺的功能。

定海神针(海底珍珠部分)

此功很简单,一句话就能懂,就是杨式太极拳“海底针”练法,我的老师钱惕明先生要求我们,练习时,单腿独立,掌握中心,虚脚不点地,保持中正,上下起蹲,单独操练,一个过关,十个受表扬,到三十六个、四十九个时,加呼吸法、劲气法能出功夫。刚开始腿力不够,用手扶物支撑,直到按拳架标准打出。此功一般30天即成,再加练“琵琶腿”功以达出神入化之境。

展翅手(云摩弹绝技部分)

两手抱拳在体侧,身体下蹲成120度或90度,右拳变掌,掌心朝下,指向前,左拳也变掌,掌心向上,手指向前,腰胯右转,带动右掌回收至右侧胸肋前;同时,左手向前刺出,手回收前刺时要边转手边变换方向。

胯再左转,带动左掌边收回到胸肋侧边,翻转手心(定式时手心向下),同时右手边前刺边翻转(定式时手心向上)。左右旋转似车轮滚滚。

要点:一切动作都要在胯带动下左右旋转,前刺后抹。

吸为蓄,入丹田;呼为发,气入肢梢。

运动时阴阳虚实一定做要到位,螺旋缠丝。

体会八面支撑的劲,感觉似落地铜钟,对拔拉长,前冲后撞,里抱外裹,收腹提肛。

做时要全身节节贯穿,即“跟在脚,发于腿,传于胯,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体会“进退有阻,举按有物”,动静虚实之变化。体会流动能量的运行。

要遵守慢、柔、细、匀、圆、活、领七字诀。

辅 助 功

一、通臂功:右虚步站立,右手前伸,手心在下,手指向前,用左手心拍打右手背,让后左手抖拉至肋侧,右手向前抖抻。左右虚步交替练习。

二、金鸡点头:右虚步站立,全身放松,突然全身一颤,脚往下抖踏,使身体整体颤动,腰胯下沉。左右交替,随时可练。

三、骑马蹲裆式站稳,两手握拳抱于腰两侧,拳心向上。吸气入丹田。

腰胯左转,使马步变成小蹬山式,右拳用劲全力向前打出并旋转成拳心向下。呼气入四梢。

右拳松开并作抓物状收于右腰侧,吸气;同时,腰胯右转,将左拳用劲打出并旋转成拳心向下,成小蹬山式。

左拳松开做抓物状,收回腰侧,右拳再打出,到位时腕关节猛颤。反复100次,百日功成。

要点:此功共四式,拳出如箭离弓,变爪如鹰摄物。丹田运气鼓荡,马步沉稳,百日功成。左右蹬山,主练躲闪灵活,并能击敌之空裆。

剑形太极拳的防卫能力

老师在教我们时,常常让我们摸他命门、背部、肩井等穴的变化,告诉我们尽量不要去看太极拳谱,当时不知道原因也不敢问,后来慢慢才明白。搏击是力量、速度、技术、计谋的较量,拳论只能指导走架转圈文斗等,对真打实斗阐述不多。太极拳中的内劲、功力、速度、耐力,靠大架慢练,松练、柔练是不行的,摸鱼摸虾是不能在瞬息万变的搏击中施展所学的。他是按功力和耐力训练、盘架子(刚柔架互补)、步法、招熟,身法等完成搏击所需条件,以上介绍了内功、劲法,还要学习拆架、基础接手四正功防法和上中下三路单操对接(在实战中能达平时所练效果),熟练垫步、蹬步、穿九宫等步法,熟练下势、U型身法等,总之太极拳是要练明劲找暗劲,用柔劲效刚劲,在功中找到预应临界点,一辈子要技击主刚,养身主柔才是正途。这正是“太极拳法妙无穷,一阴一阳一开合,功到混元一气时,霹雳一声震山河”。搏击时最主要有胆气,师父常说“没胆量要练出胆量,没胆量就不能练武”。可惜我们因工作家庭社会等因素,学艺不精,领悟不多,故所说内容只作参考。

上一篇:关于传统武术发展的再思考 下一篇:太阴炼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