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时间:2023-11-08 11:27:18

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

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篇1

随着1982年武侠电影《少林寺》在大陆上映以来,人们就逐渐知晓了李连杰,他贫寒的出身造就了他坚毅刚强的性格,其武术悟性极高,曾经获得过全国武术比赛冠军。他的成功不仅源于其自身的武术技艺高,还在于其高尚的人格魅力。经过几十年的历练,他在武侠电影中的形象,已经从一个“年轻小子”成长为一个敢作敢当的“父辈之人”,并最终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武术大师,甚至可以称之为中国功夫的代言人。李连杰在进军好莱坞之后,拍摄的影片有《轰天炮4》《致命罗密欧》《龙之吻》《救世主》《致命距离》和张艺谋的电影《英雄》等,但应该来说,他的武侠电影更为有看点,更能代表中华武术精神的还在于其早期拍摄的几部影片,比如说《黄飞鸿》系列影片。当然,最近的《霍元甲》也是部不错的武侠电影,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宣扬了我们的中华武术精神所在。 一、武术定义及中华武术精神 作为中华民族瑰宝的武术,我国专家对于其定义前后经历了三次修订。1961年的首次定义仅着重于武术的锻炼价值而忽略了其技击的基本属性,也没有厘清武术的本质内涵。直到1978年,关于武术的定义进行了首次修正,虽然内容更为具体丰富,但是,其内涵过于冗长而显得不够充实。又过了10年,对于武术的定义才较为科学全面,即为: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内外兼修的体育运动项目,主要内容为技击性动作,运动形式包含格斗和器械套路,这种定义沿用至今。对于武术定义的更新换代,表明了武术从单纯的技击术向体育项目发展的历程。到了最近,人们对于武术的界定更为清晰准确,着重突出了武术的文化性、技击性和传统性,认为武术可以健身,也可以使人了解中国文化,切中了武术的本质内涵。因此,现代对于武术的定义较为统一的认为: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项目。这种武术新定义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武术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尤其是当前的国际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使得武术不断走出国门一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风采,展现给世界各国人们的是,强身健体又能防身的武术技能,还能陶冶人们的精神世界,且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色,携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道德思想。总括起来讲,中华武术精神即武道,包含了儒家思想、道家精神、释家修养等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遗产。因此,中国有句俗语,即“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充分体现了武术的文武兼修内涵。由此可见,中华武术精神的精髓在于其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武术境界,真正的武者必须兼具高超的武艺和高尚的武德。 二、李连杰系列电影的武术精神及其启发作用 由于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瑰宝,因此,以展示中华武术为主的武侠电影就成为中国叙事电影中独特的一种电影类型,它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审美情趣,给人展现的是一个超越现实情境而带有浓厚理想主义色彩的武侠世界,既有高超的武术技艺,又有侠肝义胆的武者,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以及其所赋予中华武术的精神特质。其中,李连杰是武侠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主演的武侠系列电影无不展示着中华武术“自强不息、愈挫愈勇、兼容并举”的中华民族精神。 在人们传统的观念里,武侠电影的武侠人物应该具备高超的武功,也要有一种坚守公平、正义等良好人品,更要有一种重道义,敢于牺牲的精神。这就是武侠电影“武”与“侠”两个最为基本的组成要素。中国的武侠电影基本秉承了这些特殊规范。中国武术讲究“练气、练意”以及“阴阳、动静、刚柔并举”等,明确地展现了中国武术的养生哲学和朴素的辩证观,但凡练武之人,首先便要讲“武德”。这就是中华武术的根本精神所在,也为拍摄武侠电影提供了伦理哲学之道和文化基础。 李连杰在其系列武侠电影中所饰演的角色,从当年《少林寺》的觉远和尚,到后来《方世玉》《方世玉续集》中的方世玉、《精武英雄》中的陈真、《太极张三丰》中的张三丰,再到后来的《霍元甲》中的霍元甲形象,每一个都是英气逼人、铁骨铮铮的武侠英雄人物形象,惟一有所不同的只是各种英武的特质和不同的历史与个人语境相关联,从而具有不同的演绎内容与演绎方法。而在李连杰饰演的众多英雄人物中,机智往往是武侠人物的必备特质。李连杰正是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逐步使自己成为公众心目中的“武学皇帝”。他的功夫使力量与美感完美结合在一起,且又具有自己独特的“力量、速度、柔韧”三者有机融于一体的武术美感,无论是拍摄《黄飞鸿》系列电影,还是出演《方世玉》及其续集,李连杰都显示出武打方面的表演天赋。随后,他又连续拍了《精武英雄》《中南海保镖》《冒险王》《太极张三丰》等影片,这些电影中的武打设计都使得中华武术的舞蹈般优美的风韵一览无遗,从而使得武术达到了“智武合一”的崇高境界。 可以说,李连杰的武术电影中的武术表演始终传达着一种特有的“武术精神”,即“非暴力要和平”的“英雄”观。他自小就开始习武,他的电影主要在于传播中华武术精神,弘扬中华文化。他的电影里始终带着一种清朗的正气。这些在其“黄飞鸿”系列电影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李连杰主演的黄飞鸿是由香港怪才导演徐克所拍,在影片中,李连杰全面展示了自己的超凡武功,还突出刻画了黄飞鸿在特定年代里的自卑与自傲相互纠缠的矛盾心理。应该说,李连杰塑造的一代武术宗师黄飞鸿形象情感更加丰富,更多地表现了其王者至尊的大师风范。李连杰塑造的黄飞鸿,在与历史上一些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形象的对比和交流中,逐渐从一个少年老成的英俊武者成长为一个“胸有家国”的民族英雄。并且通过与辈分上算是十三姨之间的感情纠葛,使得黄飞鸿兼具柔性。虽然其思想上仍有封建观念的局限性,但是,李连杰饰演的黄飞鸿尽显中华武术之人的刚柔并存的内在美。同时,李连杰的黄飞鸿系列电影还表达了当时武术的本质内涵,既要懂得武术技艺,更要胸怀武术道德和民族情怀。在黄飞鸿与十三姨之间的感情方面,一方面,黄飞鸿是十三姨的保护神,是十三姨心目中的完美英雄。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十三姨却又是黄飞鸿正确对待西方先进文明的一个启蒙者,使得黄飞鸿作为一代武术大师,既能保持中华民族的尊严,又能有选择的借鉴国外现代文明,并不是一个只会武功的武人。因此,武侠电影中的侠客往往寄托了人们对于侠义精神与侠义世界的向往。而黄飞鸿系列电影正是展现了一种以“武德”为基础的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即中华武术的最高境界是要以精神的高尚力量来战胜自己和对手。因此,我们看到李连杰的黄飞鸿系列影片中的黄飞鸿常常在与人比武时,点到即止,似有仁慈之心,实则是表现了中华武术的应用原则和纯中国化的为人处世之本,武术的强悍不在于表面的武功多么高强,更在于仁爱之心才能真正无敌于天下。#p#分页标题#e# 李连杰在电影《英雄》里所示,真正的武术境界有三层:第一层,手中有剑,心中有剑;第二层,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第三层,手中无剑,心中无剑。这里的“手”和“心”是从事物的正反两方面来辩证看待的,手中的“剑”为实体剑,而心中的“剑”为剑之神。习武之人必须要做到心中有剑,则表明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而在被称之为“纯武术精神”的影片《霍元甲》中,中华武术精神更被酣畅淋漓地体现出来。当霍元甲在与不同的外国人进行比武的时候,无论遇到的是什么样的擂台和状况,霍元甲惟一不变的就是其一贯的心态。尤其是当霍元甲遇到盲女之后,他比武的心态从为个人争私利转变为一个为完成某种使命而来救人的民族英雄,其武术境界由此提升到了一个超越自我的“大爱”境界。这就是李连杰所谓自己的最后一部武侠电影所要传达的武术精神所在,即中国的习武之人,不都是以命搏命的鲁莽之人,而是靠自己高强的武术本领和高尚的人格赢得最终的胜利。应该说,电影《霍元甲》使得中国的武术首次融入了生命伦理和人类理性的价值观,强调对手的人格和生命同样重要,这是以往武侠电影所不具备的武术精神。李连杰的《霍元甲》所传达的意思还有,霍元甲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虽然武功高强,但是也有自身的认识缺陷,通过描述霍元甲在面对人生挫折与重大抉择时也有困惑和矛盾,告诉人们,霍元甲的内心世界和普通人一样,从而提醒人们,在遇到困境和磨难时不要害怕,而是应该积极面对,并自强勇敢地坚持下去。比如说,当影片中的霍元甲身中剧毒却继续打完最后一场比赛的时候,说的一句话是不要报仇,而是要强身健体,自强不息。这个武术精神旨在鼓励当代青年人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因为暴力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制止战争和格斗才是武术要追求的最高境界。 此外,中华武术精神还能给人以追求高尚道德的感化作用。在当代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如何以武术精神教导人,培养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教育年轻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我们应该把武术发展成为一种社会都能接受和实践的大众化运动项目,使之不但能够增强国民体质,还能熏陶人的意志品质,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形成公平正义的品格和坚贞不屈的情怀,即中华武术精神。在此,我认为,中华武术精神必将随着武术的不断传承而不断复活在新的修习者身上,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挖掘出新的内在本质。 三、结语 李连杰拍摄的武侠电影不仅在于其武术本领高,更在于其宣扬的中华武术精神,正如其本人在2006年《霍元甲》的北京首映式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言,拍摄武侠片是为了圆自己的一个武术梦,即通过武侠电影把中国武术中所蕴含的中华武术精神进行传播和推崇。他认为,武术蕴含了生理、心理、人生观和中华文化等丰富的内容,而不单纯是武力,更是包含了做人的崇高境界。中华武术的精神实质在于,制止格斗,以人格魅力赢得最终胜利,这才是中华武术精神的根本所在。

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篇2

关键词:武打影视;武术技击;武术道德;武术艺术;人文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80-0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3)05-0023-04

中国武术与影视艺术的有机结合缔造了具有中华文化特质的武打影视。多年来,《少林寺》、《霍元甲》、《黄飞鸿》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优秀武打影视可谓家喻户晓,令人津津乐道。人们在欣赏精彩夺目的武打画面时,更为其内蕴的武术人文精神所感染。因而,武打影视不仅有力地提升了武术的艺术价值,大大拓宽了武术的传播路径,增强了其社会影响力,而且光大了武术人文精神,给人带来一种精神上的审美愉悦。武打影视通过精彩的武术技击画面、精湛的武术技艺展示、多变的江湖风云意象,塑造了一个个侠肝义胆、忠信仁勇的英雄形象,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提升人的思想境界等都具有较大的教育价值。

1武打影视中的武术技击思想

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属性,武打影视以武术动作为素材,自然脱离不开武术技击的呈现,从而折射出特有的中华人文思想。这也恰恰正是中国的武打影视不同于英国的侠盗片、美国的西部片等关键所在。

打、踢、拿、靠、摔等武术技击元素构成了武打影视所必需的动作素材。众所周知,武术博大精深,门派林立,拳种迥异,因而即使是同样的技法要素在不同类拳种中呈现方式也不同,由此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武打影视片,传递着不同思想主旨的人文精神。比如,《少林寺》、《精武门》中的武打场景体现了勇猛迅捷、硬攻直取的武术技击风格,一展“外家拳”的阳刚风范,彰显了中国文化豪迈豁达、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太极张三丰》、《太极宗师》等以武术的重要拳种“太极拳”为主线,通过武技上的引化拿发、顺势借力等巧劲运用体现了“内家拳”的阴柔之韵,彰显了中国文化含蓄、内敛、尚巧、重柔的人文思想。

武打影视中的武术技击动作经影视艺术加工,既体现了攻防技击的武术本质,又消解了暴力色彩,呈现出一种人文精神美韵。打斗双方的动作设计也基本按照武术技法中的攻防、进退、刚柔、虚实、屈伸、含展、开合、吞吐等运动规律而展示,体现了中国古典哲学中阴阳对立统一、消长平衡的辩证思想和“一阴一阳之谓道”的传统文化精髓。武术技击中的“引进落空”、“随曲就伸”、“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等技法原则彰显了“以弱胜强”、“以巧胜拙”乃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中华人文思想。

2武打影视中武术伦理道德思想

中华民族自古是礼仪之邦,各行各业都有自身的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同样,武术界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伦理道德规范称为武术道德,简称“武德”。武打影视中所塑造的英雄人物以仁义刚健、德艺双馨令人尊崇,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重视道德品质修养的人文精神。

1武术道德与武术技击的二律背反

武术滥觞于先民们的生存需要,催发于冷兵器时期的古代战争,因而决定了“攻防技击”的本质属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武力”的强势,尤其在先民初期,对“武力”的崇拜甚至成为时人的风尚。然而,当“武力”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而客观存在时,提升习武之人的思想境界以规范武术技击的滥用,维护群体乃至社会的和谐成为武术发展之必须。于是,武术界的一些门规戒约等成为择徒的标准、武术比武较技时的禁击部位和禁用技法等都成为了武德的规范举措,竭力在弱化、规避、消解“武力”。因而,武德一方面规范技击的运用,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消解武力。可以说,正是武术技击成就了武术道德的历史生成,又在一种阴阳合体与对立统一的二律背反的态势下维系着武术的和谐发展。这种二律背反的思想恰恰体现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武术”所具有的阴阳对立统一的一致性。“武德”的思想根底源于中华文化的伦理思想,它既脱离不开公民大众的思想道德框架,又有自身特殊的精神内涵。武打影视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人物塑造、文化选择,揭示了武术文化深层的伦理价值,透视出中华民族文明仁义的人文精神。

2.2“侠义精神”是武术道德最深层的人文积淀

“侠义精神”是武术深层的人文内涵,是“侠者人格精神经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一种武术文化意象,是武术审美文化的精神特质”。从武打影视的发展历程来看,其思想主旨大都体现在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之间的较量,而最终正义必胜,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中“义”的精神内核,体现了武术特有的“侠义精神”。

武打影视中透视出习武之人重“义”的人文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民族内部和民族之间。民族内部。面对邪恶不法之徒,习武之人见义勇为、惩恶扬善,为维护社会和谐而采取的“侠义”行径。民族之间。表现出忠于自己的国家、民族,并随时为捍卫国家、民族的利益而献身的民族“大义”精神。当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武术界仁人志士以“铁肩担道义”的“侠义精神”寄予了“忠义”的爱国思想。那种“舍生取义”的大丈夫行径,是中华民族英雄气节和正义精神的体现。《霍元甲》、《黄飞鸿》等以爱国主义思想为主题,将霍元甲、陈真、黄飞鸿等一个个侠肝义胆、忠义仁勇的爱国英雄刻画得淋漓尽致,彰显了习武之人精忠报国的拳拳爱国之情,给人带来一种武打影视有的审美体验。屈原《九歌・国殇》所发出的“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正谱写了一曲“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侠者悲歌。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武林中人侠肝义胆的写照,武打影视所折射的武林人物形象往往体现出武者“勇猛”的胆略心志,体现了武术道德中知行合一的人文精神。《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知死不辟,勇也。”《史记・太史公本纪》:“非信廉仁勇,不能传兵论剑。”这些都是对“勇”的思想诠释。当正义受到污熏,民族尊严受到践踏,武林豪杰敢于挺身而出,并采取坚决、果断、勇敢的侠者行径,勇往直前,不怕艰难险阻,不顾个人安危,为维护正义行径,捍卫民族尊严,甚至流血牺牲也毫不畏惧。如《霍元甲》中对“津门大侠”霍元甲的精神刻画,表现出了对外国大力士嚣张气焰的临危不惧,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彰显,折射出中国人威武不屈的“勇”的人格品质。这种“勇”反映在武打影视中又与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小人行径形成鲜明对比,充分体现了中国武术自强不息的“勇者”精神。“见义勇为”体现了武术道德中知行合一的人文精神。

伴随着“弘扬中华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时代呼声,作为千百年来积淀的武术“侠义精神”,在历史的国难当头之际都充当了凝聚中国大众民心的“强心剂”。当这种精神通过武打影视这一特殊的载体的历史再现呈现给大众之际,那种对侠者的赞叹、对民族力量的震撼、对侠义精神的敬仰都内化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自尊、自强精神的自觉提升,显然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强大的教育价值。

2.3“守信承诺”是武术道德中的立身之本

著名武术家佟忠义在《武士须知》中说:“信义为立身之本,进之源,昔季布一诺,楚人许以千金;关公三约,匹马终于归汉。可见古人于守信赴义之道,虽利诱势胁,不能变其志也。”武打影视展示了侠者“言必行,行必果”“一诺千金”的铮铮铁骨,体现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铿锵行径,透视出中华文化“守信承诺”的传统美德和人文思想。较技双方不管输赢,都会做到“言而有信”,遵守承诺,否则将难以立身江湖。“活跃在风云多变的江湖世界,侠者正是以‘诚信’这一道义精神进行着自我行为的约束和肝胆相照的交往。”这也是我们立身于世的做人做事最基本的原则。《荀子・富国》“已诺不信则兵弱”及《礼记・经解第二十六》“义与信,和与仁。霸王之器也”等等,都体现了“信”作为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

“诚信”关切到人际交往中的人格信誉,是彼此坦诚交往的心理基础,是置身社会的立身之本。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诚信”危机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武打影视中塑造的武术人物守信承诺、一诺千金的仗义豪举无疑会给大众带来深深的启示。

2.4“追求和谐”是武术道德的人文精神旨归

“和”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始终恪守着“和为贵”的人生信条,以“和”为价值标准和审美标准,体现了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汉代硕儒董仲舒认为“天地之美莫大于和”。武打影视所折射的文化内涵之一就是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如《英雄》中,一个大大的“和”字升华了人物形象,提升了电影的深度。

武术道德透视出中华民族自古以“和”为贵、以整体性的民族利益为重、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精神,是当今“和谐社会”理念的影射,对当代人无疑具有思想启迪与教育价值。

3武打影视中武术艺术教育思想

武术是中华审美文化的重要载体,因而给人带来诗情画意的审美愉悦。诚如当代著名武术家蔡龙云所说:“武术运动创始以来,始终是从‘技击’、‘舞蹈’这两个方面在发展,因此我们看武术,必须从它的技术与艺术两个方面来看。”由此,武术的艺术性潜质,再加上影视本身的艺术色彩,武打影视展示的武术艺术风采不言而喻。

3.1不同风格的武打影视折射出不同的武术艺术风采

影视是生活的视窗,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武打影视的历史生成同样紧扣时代脉搏。1928年由香港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的《火烧红莲寺》,开创了中国武侠片之先河,中国武术与影视的首度联姻,引起业界的强烈反响。如果说武打影视在形成初期还仅处于一种新的影视艺术模式的尝试阶段,那么随后的发展则逐渐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武打影视艺术。

20世纪60年代末,李小龙以其精湛的武术技艺将武术的技击本色通过影视荧屏诠释得淋漓尽致。《唐山大兄》、《猛龙过江》、《死亡游戏》等力作通过李小龙精干强健的身姿、无与伦比的技击展示了人体健力之美、武术技击之美、武术精神之美,充分体现了“技击武术”的魅力风采,给人带来撼人心魄的艺术享受。

随后崛起的香港武打影星成龙以幽默诙谐的武术动作,彰显了“灵、巧、活、变”的武术技法特色和“趣味武术”的艺术格调。《醉拳》、《我是谁》等带给观众的是一种欢快愉悦、刺激新异、巧夺天工的武打影视艺术风格,展示了武术的趣味性、娱乐性风采。

随之,作为5届全国全能冠军的李连杰以其标准规范、俊逸潇洒的武术动作,彰显了形神兼备、内外合一、高难美新的武术艺术风范。《黄飞鸿》、《霍元甲》等同时贯注了爱国主义情结,以“现代武术”的艺术风采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21世纪初,在高科技浪潮的冲击下,《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等一部部武打商业大片充分利用影视“蒙太奇”影像,将武术艺术升华,充满了“科幻武术”的憧憬。它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将中国艺术的写意手法贯注其中,给人们带来玄虚、刺激、炫目的视觉盛餐和时空交叉的审美意象,从较深层面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张力和武术艺术的深化。

3.2高科技成为新时期提升武术艺术的催化剂

现代高科技推进了武打影视的艺术化发展,一方面使观众获得身体上的放松,精神上的松弛,心情上的愉悦;另一方面,从较深层面反衬中华文化和武术人文精神。如《英雄》壮观宏伟的场景、妍丽的色彩搭配、含蓄的写意手法把武术与艺术结合得令观者大饱眼福。纵观中国武打影视的发展历程,从一招一式的拳打脚踢到充满神秘色彩的嬗变,武术艺术化发展打破了传统的直板叙事手法,进入了一种精神意识的境界提升。

武打影视经过高科技手段和影视“蒙太奇”影像运用,将武术动作的造型美和表意性融合一起上升到了艺术层面,减少了血腥,弱化了暴力,让观众在更深层次理解角色形象的同时,也欣赏到一种所谓“暴力美学”的壮美。轻松和谐的氛围淡化了打斗的杀气;原本凶残的搏杀得到唯美化处理;肝胆热血、柔情侠骨的英雄人物的刻画等都给人们带来一种浪漫主义英雄情怀和人文精神。

武打影视中对技击水平高低的评价往往并不直接表现为身体接触的血腥厮杀,而是通过穿山越涧、翻屋登高来体现武术轻功的高低;通过动作的动迅静定体现“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的武术艺术风采;通过动作瞬间的迅捷完成已决胜负,避免了血腥搏杀,体现了“高手不带形,带形必不赢”的拳理;通过模拟动物的神态体现武术艺术的审美意象等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社会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同时也为现代人构筑了精神匮乏、信仰缺失、思想困惑的家园。武打影视通过荧屏展示了武术艺术化风采,给观众带来一个全新的武术形象,富有一定的文化艺术色彩。对于培育大众的武术审美情趣、武术艺术修养、武术人文素养,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具有较大的教育价值。

4结论

武打影视是以武术为载体,折射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一扇窗口。它通过影视影像,带给观众一个扣人心弦、风云多变、奇诈怪异、柔情侠骨的“江湖”意象,从武术技击、武术道德、武术艺术的不同层面透视出隽永深长的中国武术人文精神,其基本的人文思想彰显了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刻画和民族情结的体现。通过武打影视这一特殊的平台,对于提高人们对武术文化内涵的认识、提升人们的道德品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都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刚,殷优娜.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武侠审美文化研究[J].体育科学,2013,33(4).

[2]佟忠义.武士须知[M].《中国武术百科全书》编撰委员会. 中国武术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22.

[3]蔡龙云.从擒拿法与剑舞来看武术运动的技击性与艺术性[C].蔡龙云.琴剑楼武术文集.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15.

[4]贺业志.关于北京奥运会期间武术的宣传策略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8,30(3):16-18.

[5]李守培.传统武术现代化的路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3,35(1):35-40.

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篇3

武当武术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与武当地域文化相互激荡过程中,在以武当山为中心的地域内,由张三丰为代表的历代武当拳师在探索武当武术技击之道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不仅包括与武当武术密切相关的武当武术传承流派、武当武术拳术与器械、武当武术技击功法理论等外在文化产品,以及蕴藏在上述主要内容之中并且主导其创造活动的拳法自然,由拳悟道,由内而外,由术入道,崇祖尊师,循宗问道等内在文化精神,还包括由这些基本内容所折射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武当地域文化内容,以及由这些基本内容所延伸出来而体现在其他地域武术或武术门派中并与它们共享的文化内容” 〔1〕。武当武术文化是以道家哲学思想、道教精神为基础,融入儒家、佛家、中医学、兵学、导引、养生等思想,并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荆楚地域文化的孕育下,经历各个历史时期的演变而沉淀下来的物质和文化的综合体〔2〕。

所谓地域性就是指与一个地区或区域相联系或有关的本性或特性。对于某个特定的地域,其中一切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共同构成的共同体所具有的特征就表示为地域性。

所谓地域性特征就是当特定地域所具有的共性体现在武术文化上,就成为武术文化的地域性即地域性特征。

2武当武术形成的地域文化背景

武当武术的产生和发展,与武当山特殊的地理环境、武当山道教神祀、元明时期的政治经济、道教气功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武当山,又名参上山、太和山。其作为中国道教名山、武当内家拳发祥地,位于鄂西北丹江口市南部。它发源于秦岭山脉,属巴山东段支脉,耸峙于鄂、豫、陕、川交界处,诸峰骤起,层峦叠嶂,雄峻峭拔,长江南绕,汉水北回,东瞰江汉平原之西陲,北接秦岭之南麓,绵亘八百里。武当山山势雄丽,风景幽奇,具有“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的奇特景观。它以其景色宜人的特殊地理环境条件,成为我国历史悠久的道教圣地。武当山历来祀奉北极玄天上帝。宋真宗因避尊祖赵玄郎讳,改玄武为真武,号称“北极真武帝君”。武当形胜,千百年来引来无数羽客高士。其著名者周有尹轨、汉有阴长生、晋有谢允、唐有吕洞宾、宋有陈抟、明有张三丰等。明初国势强盛,在这个时期武当山宫观建筑和神祀宗教活动也达到了鼎盛,这是与明初的政治、经济、宗教的发展分不开的。然而,武当的兴盛,又与明代崇奉道教有关。庞大的道观建筑群的兴起和神祀活动的大规模化、经常化,为道教的昌盛、道藏典籍的辑印、道教气功、武术、医药等发展开辟了天地。武当道教的兴盛,又促进了道教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玄机秘法的归宗,珍贵的丹道遗产,为张三丰准备了可参悟、借鉴的大量资料;武当武术的缘起,则是张三丰诸家先哲之睿智而形成的。信奉道教教义的仙道、文人墨客,出于对成仙得道的穷极追求和长生久世的探索需要,将丹道功法融会贯通到了拳艺之中,促进了内丹术功法与古代武术技艺的有机结合;历代高道异士,又以道家之哲理阐释于武当武术之技理,逐渐形成了从功法到理论都蕴涵着独特哲理和精妙拳技的武当武术,张三丰好道善剑、学识渊博、深通技理之奥妙,在当时特定的自然和历史条件下,基于道教管理和道士自卫防身的需要,以道教内丹术的宗旨为出发点,集内丹术与武术技击为一体,升华和创造了客观需要的新的技术理论体系,为武当武术的形成做出了集大成的贡献〔3〕。据武当拳法研究会提供的资料表明,自元末明初起始,《张三丰太极十三式》等武功典籍业已流传,武当丹派、松溪派及其他庞杂的武术、道门流派如雨后春笋,武当弟子已遍行全国各地。可见,武当武术是从武当山客观的历史、地理条件和道教文化的沃土中孕育和诞生的。

3武当武术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3?郾1武当武术文化圈

“文化圈(cultural circle)是一个文化丛存在的地理空间。文化圈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这一整体的文化元素在功能上是相互关联的,它包括器物、经济、社会、道德及宗教等文化的一切主要范畴,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永久性。”〔4〕武当武术文化是地域文化学的重要内容,即“武当武术文化圈”,是一个地域文化,其地域应以武当山为中心,辐射涵盖整个十堰市的行政区划,以及襄阳、神农架等地。武当武术文化圈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武当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武当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整个生态文化圈建设中处于龙头地位。以其为核心,可以登武当、探神农、品三国;整合道教文化、建筑文化、汽车工业文化、森林探险、汉江风光等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是一种历史的“濡化”过程。武当武术文化在其形成的自然地理空间中,不但受到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社会文化因素方面的影响。社会文化因素包括道教文化、山区文化、移民文化、儒家文化、军事战争等方面,其中道教文化在武当武术文化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作用。道教文化是指凝结了道教精神的一切存在,是一种以性命之学为根本的天人合一的文化体系,经过几千年来无数先贤的探索、实践和发展,形成了思想深邃、方法独特、结构完备的道教文化体系,它在探索人体和自然奥秘、生命根本问题方面达到了极为精深的境界〔5〕。而武当武术主要是通过方士体系与道教发生密切联系的。方士体系是春秋战国大变革的产物,其信奉中国古代特有的神仙思想,认为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可达到长生不死,肉体飞升成仙的效果。经过先秦方仙道、秦汉黄老道而为道教所继承。武当武术正是根植于这样的中国道教文化土壤,成为道教养生文化中的代表之作、经典之篇,是中华民族传统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当武术作为武当地域文化系统的分支,是道教思想滋养与孕育的结果,其在拳理技法上不同于其他派系武术,具有独特之处。在漫长的历史和社会发展中,武当武术与武当文化各个方面具有或疏或密的渊源和关系。武当武术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隐含有浓厚的武当文化历史印记,武当武术也将成为反映和表达武当文化的符号和语言。

3?郾2武当武术文化丛

“文化丛(culture complex)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组功能上相互联结、相互整合的文化特质集合体”〔4〕。文化丛 通常以某一个文化特质为中心,结合一些功能上有连带关系的特质而组成的,其中每个特质都围绕中心特质而对整体发挥功用。这样的文化丛总是冠以中心特质的名称而称为某文化丛。武当武术文化丛亦是如此。武当武术文化丛是以武当武术为中心,包括其形成渊源、历史沿革、演变与发展规律、重大武术事件、重要武术人物、传承流派、拳种器械、技击功法及其文化精神、文化内涵、风格特点、价值观念、礼仪、道德规范等文化特质,这些特质综合起来,称为武当武术文化丛。武当武术是构成武当武术文化的实体和载体,脱离了武当武术,其文化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当然,对武当武术文化丛的研究也可借助于1997年由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院校专业教材《武术理论基础》中所论述的“文化三层次说”进行分析,即“物器技术层”、“ 制度习俗层”、“ 心理价值层”三个层次。“物器技术层”是物质文化层面,它是武当武术文化形态的表面结构,它主要包括武当武术技术、器械、练功器具、场馆、服装等内容;“制度习俗层”是相对隐形的中间层,它主要包括武当武术的组织方式、传承方式、教授方式、礼仪规范、武德的内容、比赛方式等内涵。“心理价值层”是最内层或最深层的武术文化形态结构层,它主要包括武当武术文化形态所反映体现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民族情感等内容〔6〕。武当武术深受道教文化的影响,与道教的发展相互交织、相得益彰,并在其道家理念和道教教义的特殊要求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系统的技术理论体系,从某种角度讲,道家思想是武当武术的哲学基础及理论渊源。武当武术就是在守内、崇实、尚礼、自娱、修性、保身的理论观念指导下,运用太极说、阴阳说、五行说、八卦说高度概括和总结了武当武术拳理、拳技、原则和战略。应该说武当武术的理论渊源是多元的,它吸收了道家、儒家的哲学思想,以道家为主,包含了传统医学、诸兵法内核,形成了对武当武术的多种学说理论和见解。

3?郾3武当武术文化特质

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篇4

关键词:儒家“和”文化;传统武术;功能

一、儒家“和”文化的产生及内涵

拥有璀璨文明的中华民族,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宝贵的物质文化财富,也缔结出丰硕的精神文化果实。虽然经历了战乱颠沛,历朝兴亡,华夏子孙却以顽强的生命力,将这笔物质、精神财富沿传下来。儒家“和”文化就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两个最主要的基本思想:一是人伦和谐;二是天人协调。其中人伦和谐是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天人协调是说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弘扬和发展儒家“和”文化,对和谐社会建设来讲意义重大。

二、儒家“和”文化对传统武术的润泽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儒家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中国传统武术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他们之间源与流的关系铸就了中国传统武术抹不去的儒家思想烙印。无论是儒家思想对传统习武者的一种无意识的精神唤醒,还是由于作为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和”文化对传统习武者的强势教化,儒家“和”文化思想都不可避免地会渗透于中国传统武术之中传统武术教育把现代的和谐观念纳入其中,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又多了一个生活情趣和精神寄托。

1.形与神相“和”。传统武术的形神相“和”还表现为习武要注重内外双修。内外双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形神兼备,使习武者无论是从形体到精神,还是从技术到意识,都能得到全方位的磨砺和提升。在传统武术的习练中,内与外是相互依存的,“其修法内外,表里成功集大成,即上乘也,如偏执一端,均为等而下之者”。传统武术对内外双修及形与神俱的钟情,是受制于儒家“和”文化的规定而形成的。当然,这也是传统武术在发展过程中所追求的“技进乎道”的内在要求。以其外而达于内,完成身心和谐之真,才能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2.技与德相“和”。以仁慈、忠厚、善良、爱心等为内容的传统武术武德,渊源于儒家“德”的思想,符合“儒家性情敦厚”的品格。对于传统武术而言,高深技艺是与习武者人格力量的促进密不可分的。人格是技艺的前提,而不是对功夫运用的限制与规范。习武者的技术练习过程和其他的日常生活,都是自身人格的历练,也是成就人格的一个过程。从哲学的角度概括,做人与习武,都是对宇宙大道的证悟,都是对人的本性的回归,两者本质是“和合”统一。现代和谐社会建设,更需要传统武术的教育来改善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完善社会人的人格。

3.武与义相“和”。儒家弘扬“君子义以为上”“君子义以为质”的精神。武术是重正义、求侠义的。武是义的实践者,同时也是义的成就者。传统武术的这种武与义相“和”,渊源于儒家“和”文化的思想。我们开展传统武术教育,就是为了更好地实践武,从而成就现代社会的义,以为构建现代和谐社会作贡献。同时,和谐社会的发展,也为传武术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平台和契机。

三、传统武术构建和谐社会的功能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体育项目,不仅能增强人民体质,而且有利于发展人民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传统武术以其独特的内涵和人文精神,总是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喜爱。它不仅可以丰富当下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可以促进社区的发展,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1.传统武术的技击思想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传统武术是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手段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人与兽斗、人与人争战的时代,技击始终是传统武术的本质属性。从武术的发展史来看,传统武术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手段之一。和谐社会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人们进行武术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锻炼身体,还可以掌握攻防格斗的基本素质,在危难之际可以防身自卫。

2.传统武术的明德思想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从各个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既要努力发展经济,提高全民的生活水平,又要倡导社会公共道德,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培养公民的道德,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中的作用。我们应继承和弘扬传统武德的精华,使之融入和谐社会的构建,这样有助于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培养社会诚信意识,振奋民族精神,也必将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3.传统武术经济意义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传统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运动简便、行效显著、老少皆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长期进行传统武术习练,可以强筋骨、健体魄、长精神、延寿命,在当今的全民健身运动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传统武术是健身、养生、娱乐康复和祛病延年的有效方法。同时,传统武术的经济功能还在于,由传统武术的习修而隐藏的健身修身效果,所蕴含的潜在经济效能,即通过传统武术的习修,增进身心健康,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增强劳动者素质,进而提高社会生产力。

参考文献:

[1]郑勤.试论中华武术的健身养性修德功能[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6).

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篇5

关键词:武德;尚武精神;传统文化;爱国主义

1儒家思想与“尚武”精神

儒家思想和“尚武”精神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儒家思想和“尚武”精神在塑造人的伦理道德和精神文明方面是一致的。何为“尚武”精神?“尚武精神”并不是单纯的“尚武”,“尚武”的字面意思只是崇尚武技,是对武术动作技能的高度追求,而“尚武精神”则是表现在精神品质层面,是一种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尚武”精神是以从事武事活动(军事、武术等)的人所普遍尊崇的强健、爱国、勇敢、忠诚等优良品质为主要内容,与过度崇文背景下,人的文弱、自私、怯懦、虚伪等表现相对的一种刚健、果敢、勇于进取的精神。[1]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精神文明历史,自远古以来就存在“尚武”精神。黄帝战蚩尤,以弱胜强,靠的是尚武精神;炎帝神农尝百草,以己之死现身于民,靠的也是尚武精神;精卫勇于填海、夸父敢于追日、后羿射日等都包含了古代的尚武精神。由此可见,尚武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其包含的自强不息、承载万物的精神已经融入到中国人的血液之中。[2]中国的传统文化离不开儒家,儒家文化是通过远古的炎黄文化孕育出来的,由孔子所创,强调社会的和谐稳定,注重文化,崇尚道德,更加强调人的内心修养和精神品质。儒家思想不提倡用武力解决问题,但是儒家从来不“文弱”,孔子之父有举城门之力,孔子的塑像和画像也身佩宝剑。孔子说过“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3]此非崇文弃武,子曰:“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4]说明孔子为政时首先不主张对邻国用兵,但是也不排斥武力,孔子“六艺”中的“射”“御”二艺也充分表明其在教育弟子时“尚武”的成分占有很大的一部分。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3]“仁者必有勇,勇者未必有仁”,[3]孔子一直赞成培养人的武勇精神,而孔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3]的名言充分体现了孔子的“尚武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士可杀不可辱、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的“浩然正气”。正是儒家这种浩然正气,孕育了中国从古至今成千上万的民族英雄。由此可见,孔子儒家思想中的“尚武”精神是“备战、慎战、讲文教、重武备、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的战略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思想观点。

2中华民族“尚武”精神的缺失

中华民族本来并不缺少“尚武”精神,从古人的造字中就可以体现出来,如“我”字,由“手”和“戈”组成,意为“戈操于手,从戈者取戈自持也”;再如“躬”字,由“身”和“弓”组成,意思是“弓置身旁,保有自卫能力”,[2]这些字的组成都有保存武力以便自卫的含义。在近代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统治者争权夺利,故步自封,盲目自大,致使国门封闭,科技落后,国人在封建思想的统治之下无比愚昧。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禁止民众携带弓弩,禁止民众佩剑,人民逐渐失去了忧患意识,开始崇尚诗文,重文轻武,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尚武精神,致使春秋战国时期的“尚武精神”在近代社会不见了踪影。因此,在当时的封建统治形势下出现了很多文人雅士,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也变成了一种“文弱”的形象。国人都开始注重性格的收敛,修身养性,而“文弱”也被充分的效仿,这种文弱形象甚至被曲解成温文尔雅、绅士风格。如果一个人肌肉发达、身体健壮,则会被形容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冠以“粗人”“鲁莽”的形象。对女人的审美观也产生了影响,摒弃了原本健康的体魄而以林黛玉那种病恹恹的形象为美,认为“文弱”就是窈窕淑女。这种以文弱为导向的精神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十分危险的。“重文轻武”的思想使中国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发生了改变,在统治者的影响和倡导下中华民族变成了只求自保、苟且偷安的状态,失去了冒险的勇气,不敢于去创造和接受新鲜事物。而当时西方国家的科技迅猛发展,特别是火药被应用到了武器之中而创造了长枪大炮并大量装备军队使之战斗力大增。最终,西方列强们用枪炮轰开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大门,中华民族受到前所未有的欺侮和压迫,甚至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人们便想起了抗争,例如,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等。这一系列的抗争使国人开始对我们民族自身的文明进行了检讨。此时作为“民族精神”代表的武术,重新出现在国民的视野,各地武术组织、武术社团相继出现并迅速发展壮大。例如,精武体育会以“强种强国”“救国救民”为宗旨,把“尚武精神”重新建立于民众之中,武术得以传播推广。此时的武术开始走进军队,走进学校,成为备受关注的体育项目。梁启超的《中国之武士道》中说:“采春秋战国以迄汉初,我先民之武德,足子孙模范者,以列传体叙次之,加以评论,以发挥其精神”,[5]可见梁氏是想让尚武精神在全国得以普及。在现代,在一些娱乐节目中,许多男演员、男明星的言谈举止、穿衣打扮过于“女性化”,没有男子汉应有的阳刚之气。这种娱乐性的媒体导向影响了我国娱乐文化和国民的时尚审美,在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无形的注入了一种“阴柔文化”。这是我们国人现阶段一种病态的审美,并且大有扩展之势。这种形象并非一天两天能够养成的,它是在当前追求经济的前提下“颜值经济”和“流量至上”的带动之下发展起来的,其更加体现出了当前社会,特别是娱乐圈中奢侈腐化的本性。在多元化发展的现代,追求“美”也无可厚非,但是,无论什么事情都应该有“度”,过分的追求就形成了一种病态。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而正确的文化导向是教育的关键。尚武,简单理解就是“崇尚武力”。但从客观角度来看,崇尚武力并不等同于崇尚暴力。尚武精神包含着我们国人热爱祖国、自强不息以及文明礼让、尊师重道的民族精神。“制造中国魂”,首要是“尚武”,以此改变国家“文弱”的社会风气,形成“尚武”的国民精神。[6]随着我们国家的强盛,物质文明高速发展,而国民的诚信、见义勇为等精神则没有跟上社会文明的进步程度。民众的精神状态和身心修养逐渐开始浮躁、无情、冷漠,老人摔倒不敢去扶,扶起来被讹诈等现象。曾经言而有信、舍己为人、重义轻利等传统伦理精神越来越少,更有甚者,习武之人的武德修养也只是浅尝辄止,流于表面。[7]面对暴力事件时,从大众的需要来说,首先需要的是国家保护合法公民的能力,需要强有力的法治,需要有高素质的国民。而对于个人而言,需要的则是个人的安全意识和自卫能力。不应失去忧患意识。在大学生群体中,很多人养尊处优,导致了其“尚武精神”的缺失。

3“尚武”“爱国”精神的重塑

3.1重塑“尚武”之身体素质

在近几年学生体质检测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在速度、耐力、心肺功能等方面的指标都普遍偏低,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呈下降趋势,情况堪忧。《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显示:83%的成年人从不参与体育锻炼,国民正遭受亚健康的危害,并且患病的人数也在逐年增长。[9]比如说我国肥胖人员在逐年增加,心脑血管疾病也在逐年增长。有很多刚入学的大学生军训都坚持不下来,在校生体育课经常性的因坚持不了而请假,甚至因为运动量稍微过大而晕倒的现象比比皆是。我们大学生的体质已经到了非重视不可的地步,如不加以引导,树立良好的运动习惯,我们又将又将如何附身建设祖国呢?文明其精神不可不野蛮其体魄。古代孔子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育人,现代我们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体育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全民健身,强种强国的大环境下,体育在教育的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现代提倡尚武精神,就是不忘体育锻炼,科学健身,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在生活中剔除安逸享乐之惰性,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尚武就是要摆脱懦弱、萎靡的心理状态,重塑体格健壮的勇士之躯和百折不屈、奋勇向前的勇士品格。[10]武术作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其本身具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等重要价值。将其作为高校体育教学和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项目可以有效提高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武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本身就对大学生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容易使其在心理和情感上形成较强的认同感。另一方面,武术作为一个运动项目集合,其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对运动场地和器材的要求相对较低,适合不同身体条件与运动水平的大学生参与。武术运动为全身有氧运动,且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其运动负荷也可以自由控制,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因此,武术对改善大学生的体质,增强身体素质具有积极作用。

3.2重塑“尚武”之民族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1]与身体的亚健康相比,当代大学生精神的状态更叫人叹息。诚信、见义勇为等精神品质早已经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较为少见。尚武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动力,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战争年代国民所表现出的英勇反抗的民族抗争精神,在和平年代所表现出的自强不息的民族自强精神,皆是尚武精神的具体呈现。尚武精神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基本前提,只有民族尚武,国家强盛,才能有“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雄心壮志。尚武精神更重要的是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之时所表现出来的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在受到压迫时所表现出来的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当今的大学生应秉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忘初心、自强不息,砥砺前行、锐意进取,为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前赴后继,艰苦奋斗。

3.3重塑“尚武”之武德内涵

“尚武”精神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武术是分不开的,“习武先习德”是至理名言,从古至今传统武术都非常重视武德修养。然而在注重武术动作“高、难、美、新”的今天,武德教育被逐渐的忽视,武德教育的缺失是“尚武精神”缺失的重要环节。重塑“尚武精神”,就必须重塑武德,加强武德教育,因为武德修养直接影响尚武精神的发展。武德内涵中的仁爱、知礼、忠信、谦逊、宽容等内容也正是尚武精神的内涵。所以,通过武德内涵的重新塑立,能够重塑“尚武精神”。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尚武”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开拓进取、勇于抗争的价值驱动力。尚武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武术精神。如果说最初的“武”是一种纯粹的杀戮的话,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提高,武术的终极目标变为“止戈”,其目的是避免杀戮、维护和平。在当前社会,我们倡导的“尚武精神”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武术精神的核心,是应发扬光大的民族精神。我们现代的高校教育过程中,应该以传统儒家文化为基础、以武德教育为手段、以文化的传承和复兴为目标,重塑“尚武精神”。

4结语

尚武精神不是个人英雄主义,更不是匹夫之勇,尚武精神是“天行健”的最佳注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不止步勇往直前的动力源泉。现代的大学生正需要这种民族精神,使其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凝聚在一起,为实现我们的民族复兴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强强,清.“尚武精神”概念的内涵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7(6):177-180.

[2]支川.中华武术文化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163,165.

[3]朱熹,译注.论语·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15:198,24,164,107.

[4]王国轩,王秀梅,译注.孔子家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1:7

[5]梁启超.中国之武士道[M].杭州: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2014.

[6]乌晓东,爱华,李英.梁启超之“尚武精神”[J].体育文化导刊,2004(4):70-71.

[7]马佩,杨刚,姜传银.衰微与重塑:论古今之尚武精神[J].体育文化导刊,2018(3):134-138.

[8]方勇,译注.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5:135.

[9]陈竺.“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10]周虎生,孙健,王舜.全民健身:弘扬民族尚武精神[J].体育科技,2019(4):74-75,78.

[11]杨天才,张善文,译注.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11:8.

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篇6

关键词:武术礼仪;中国武术;文化价值

中华武术绵延几千年,是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国精神的重要载体。在中国古代,由于人们崇尚礼仪,作为传承与传播中国礼仪的重要形式,自然被人们关注与重视。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中国武术礼仪文化已经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神采[1],尤其是在西方文化不断涌入中国的大环境下,中国武术礼仪文化更是受到严重冲击,其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美学价值等等被长期掩盖,使得中国武术礼仪的传承与推进工作寸步难行。当下,我们要始终关注中国武术礼仪的开展与推进,以弘扬中国武术礼仪的文化内涵、精神面貌、道德素养为基本理念,积极寻找推进武术礼仪开展的方式与方法,从而为我国文化事业、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与前提。

1 中国武术礼仪的特征

从本质上说,中国武术礼仪是一个内涵丰富、涉及项目众多的综合艺术,为进一步明晰中国传统武术礼仪开展与传承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提升相关工作方案与工作措施的针对性与高效性,我们首先必须了解与认识中国武术礼仪的特征,以此方式为弘扬中国武术礼仪与中国武术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具体来说,中国武术礼仪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强调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的凸显

中国武术是中国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精神制度的体现,中国武术自然会直接或者见解地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与品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尽管中国武术的形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追根究底,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为了抵御外敌入侵的“武器”,是中国人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自己的祖国而自觉创造的产物,在中国武术的形成与演变中,中华民族谦逊的品质、强烈的爱国热情、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始终没有被忽视,反而以各种形式得以凸显,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国传统武术礼仪得以传承与弘扬的过程也是凸显与强调中国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的过程。

1.2 注重内在修养与个人品质的塑造

内在修养与个人品质始终是中国民族更为关注关键的重要因子,对于中国传统武术来说也是如此。注重自我修养的提升是习武人学习武术的基础,也是其进一步学习武术的基础,武术人常说的“修己”与“内圣”也是这个道理,还就话说,只有内心足够强大,内在修养提升至以较高的水平,便能够达到教导世人、传递社会正能量的目的。修身养性、修己济世是中国武术礼仪文化的精髓,也是所有习武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1.3 崇尚世界和平与建设大同世界

尽管从起源上说,中国武术是为了抗击外敌、保护家园而产生与创造出来的,但是从另一个层面上说,武术的产生同样也是为了维护合同与创设大同世界而诞生的。强调点到为止是中国武术礼仪的重要体现,中国武术并不是逞强、展示力量的方式,而是维护和平、保护家人的一种方式,因此,在中国武术的传承与弘扬过程中,我们始终强调“以武会友”、“大同世界”的精神与宗旨,这既是中国武术礼仪普世性的具体体现,也是其崇尚和平、关爱人类的重要标示。

2 推行与开展武术礼仪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1 展示武术文化软实力,凸显中国武术内涵与本质

中国武术是弘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在现代社会中,推进与开展武术礼仪更加具有深刻的价值与意义。在现代社会中,中国传统武术已经不仅仅是抵御外敌的方式与手段,其蕴含的精神、品质与文化等等已成为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形象,凸显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的窗口。因此,我们关注武术礼仪推进与传播共同的开展是我们凸显中国武术本质与核心价值的重要方式,也是让全世界体会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中国传统道德独有魅力的必然选择。

2.2 呼唤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有效抵御西方思潮的入侵

当前,西方思潮的不断涌入,不仅仅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而且会极大地影响人们的思想方式与价值观念,使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不良思想得以蔓延。为了有效抵御西方不良思想的入侵,我们要坚持文化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用中国传统武术礼仪中谦虚、谦让、仁义、爱国等等精神与品质去“洗涤”人们的内心,让现代人能够修身养性,强大内心,这是我们推行中国武术礼仪的目标,也是有效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

2.3 实现安邦兴国,推进现代化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价值追求出现了偏离,一些贪污腐化、社会分配不公等问题严重出现,如果任由此种现实情况继续,必然会引发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用中国传统武术的标准去规范人们的行为,用其内在的规则与精神,比如国家利益至上、民族团结为先、建设大同世界的理念为现代人构建一个严格的行为规范体系,并在潜移默化中纠正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以此方式大大减少国内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民族的违法复兴提供思想支持与保障。

3 结语

开展武术礼仪是实现文化自觉的需要,是发扬民族精神的需要,是展示武术文化软实力的需要,也是找回原有谦逊的民族性格的需要,所以,我们要在以后的武术传播中切实把武术礼仪的开展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2],同时要深入挖掘中国武术礼仪的本质与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全面、立体、多角度地认识中国武术礼仪开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通过多种形式将中国武术文化的内在美、艺术美全方位地展示给世人,让全世界能够领略到中国传统武术艺术的魅力,并以此为契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与价值,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刘营.武术礼仪文化及其教育价值探析[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4).

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篇7

[关键词]电影;《霍元甲》;武术

《霍元甲》通过普通的故事情节,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表现出一种崇尚武德、自强不息、团结互助、胸怀博大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热情,强烈地震撼了观众,引起了观众的感慨与共鸣,这种精神还代代流传,激励着一代代社会建设者发挥出更高的热情。我们可以看出,这部电影是由当代公认的功夫片黄金组合的精英班子出品的,导演是于仁秦,监制是崔宝珠,武术指导是袁和平,制片人是江志强,精英的制片班组汇聚多方面的力量,凝练出一部艺术的经典。他们对动作电影在审美和内涵上有了一个全新的突破,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审视动作电影的艺术价值,就像于仁秦所说:“武术不是教人打架斗殴和耍威风的,而是通过这种运动方式给人以精神激励。”正是这种认识上的突破,使得他们制作的电影在蕴涵和意义上更为深刻,通过电影传达出武术的精神内涵,让观众从电影中领略武术的真谛。

一、《霍元甲》与主演李连杰

霍元甲是天津人,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代武学宗师、也是人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他生于清朝末年,在继承家传霍家拳的基础上,独创“迷踪拳”,因其天生神力并行侠仗义被人们称为“津门大侠”“霍大力士”,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霍元甲以其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为人们树立起了一个精神的支柱,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武术发展,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宗师。而在影片中霍元甲的扮演者李连杰更是深受观众喜爱,从《少林寺》中扮演那个刚正不阿的小和尚开始,他那一身正气和身怀绝技的形象就深深留在广大观众的脑海里。在《少林寺》中李连杰一夜成名,夺取了中国动作影星的第一把交椅。后期,李连杰进入好莱坞拍摄了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功夫电影,虽然《英雄》《救世主》《致命武器》《致命罗密欧》等电影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功夫,但是并没有表现出中国功夫博大精深的内涵。也没有使李连杰有一个更高层次的突破。在西方人的观念中,中国功夫仅仅是一种电影特效,完全是为了动作而动作,只是纯粹地追求视觉上的效果,即使是后来在美国兴起的中国功夫热潮,又真正挖掘到多少中国武术的内涵呢?外国人只是看到了中国功夫的新奇和商业价值,根本不会注重中国武术的精神内涵,李连杰在这种缺乏内涵的动作片拍摄中蛰伏着,直到《霍元甲》的问世,才又一次让心中的中国武术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电影以民族英雄霍元甲的传奇一生为线索,儿时的霍元甲就偷偷习武,并学到了家传的霍家拳,那时他就立志要做津门第一。青年时期霍元甲在比武中打死对手,遭到追杀,母亲与女儿也因此送命,霍元甲逃到农村,被月慈所救,并隐姓埋名蛰伏了三年,在这三年中,他过着恬静的田园生活,他开始静下心来去思考武学的真谛,去发现中国武术对于霍家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随后八国联军入侵中国,霍元甲再度出山,开办武馆,为振兴中华武术,振兴中华民族而奋斗,但不幸遭日本人暗害,英年早逝。

二、电影《霍元甲》蕴涵的精武精神

(一)精武精神的历史背景

霍元甲生活的年代,正是清朝末年,列强入侵中国,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时代,人民饱受,国家遭受欺凌。鸦片战争、甲午海战、火烧圆明园,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不停地割地赔款,国库空虚的清政府只能大肆搜刮,国人受尽屈辱,甚至被殖民主义者称为“东亚病夫”。在国难当头、民族屈辱的历史环境下,涌现出了像霍元甲一样的仁人志士和爱国青年。他们奔走呼吁、奋起抗争,为拯救国人于水火而奋斗不息。霍元甲学武的初衷是想寻求一个谋生的手段,并强身健体。但是目睹国家的苦难,又接受进步思想的影响,他终于感觉到应该以武兴邦,抵御外辱,这就是霍元甲的精武精神。精武精神是以爱国为主要内容的,以强国强种、救国救民为主旨。霍元甲开始朝着精武精神这个目标去奋斗,他侠肝义胆、坚守忠义,胸怀救国救民之志,忧国忧民忧天下。虽然凭借高强的武功打败了许多前来挑战的高手,稳坐津门第一的位置,但是他从不狂傲,而是谦逊礼让,行侠仗义,如遇强盗扰民,贪官害人,他从不手软;一个英国的大力士向中国人挑战并打败了很多人,于是他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霍元甲知道后奋勇出战,并击败了英国大力士奥皮音和俄国大力士卡罗卡,一次次挫败了外国列强企图由此而中国人的企图,并打败日本武士,为中国人扬眉吐气。俗话说“时势造英雄”,那个苦难的时代造就了霍元甲这样的民族英雄,也成就了他的精武精神。

对于李连杰来说,《霍元甲》是他走出好莱坞之后的首作,但也是李连杰整个艺术生涯的最后一部动作片,也可以说是他的归隐之作。所以,这部电影具有非凡的意义。第一,《霍元甲》这部电影充满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一个代表,它弘扬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比如说:正直、善良、助人、尊重他人与自己、忠诚、爱国、自强、奋斗等,这都是李连杰作为一个武术演员所崇拜的,也是他希望能表达出来的内涵和所想要达到的境界。正如导演于仁秦所说:武术不是打架斗殴,而是一种运动的手段,通过在这种运动中,人可以不断地认识自我,得到人格和灵魂的健全与完善;武术还是一个沟通的桥梁,通过武术可以实现交流和会友,实现社会和谐。从艺术的角度上看,《霍元甲》在立意方面已经取得了完全的胜利,独特的视角和审美观也显示出制片组的非凡功底。第二,这部电影与李连杰的其他作品还有稍许不同之处。巅峰时期的李连杰影片基本以“打”为主,他在这一时期的影片核心就是以紧凑的剧情和华丽的动作来刻画独特鲜明的人物特点,对武术精神的弘扬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表达不够注重。在这部收山之作《霍元甲》中,制片组和李连杰都完全放弃了以前这种表现方式,而是放慢剧情节奏,用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形式来重新诠释“武”的含义,因为节奏缓慢,李连杰得以融入许多人生哲理和生命感悟在里面,展现给观众一个全新视角的武侠动作片。这部影片所要表达的是一种人生的态度、生命的价值以及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理念。通过这种传统的优秀文化和精神力量来感染更多的人,教育和培养青少年的人格与品质。第三,李连杰为了让自己的最后一部武术电影作品能实现完美的效果,整个制片组用了两年的时间来筹备拍摄,李连杰亲自出资来完成这部作品,这部影片对于他来说,不仅是艺术上的升华也是人生的一大挑战。他们确立了影片的全新方向:这部动作片不仅要展示传统的中国武术,还要融合泰拳以及其他拳击格斗的艺术;要将中国武学的精髓展示出来,让观众明白,解决问题不能通过暴力手段去进行。这部影片的拍摄过程也是李连杰证明自己新理念的过程。

(二)《霍元甲》充分展示了“迷踪拳”的艺术魅力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自古就有许多武功流派流于江湖。它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中华武术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攻击和防御,并且具有极佳的艺术观赏价值。中华武术艺术来自民间,并流传世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中华武术是大众文化的一个分支,具有很强精神力量,它可以使人奋进,激发人的潜能,习武不仅可以强健体魄,还能陶冶情操。在与国际交往的过程中,中华武术还是一座沟通的桥梁。中华武术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外文化的交流以及在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传播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迷踪拳”的魅力也在电影《霍元甲》中得到完美体现,霍元甲在继承家传武术霍家拳的基础上,集中华武术大家之所成,汲取中华武术中的精粹,创造出了一套全新的拳术就是“迷踪艺”拳法,也称“迷踪拳”。“迷踪拳”是中华武术文化中的又一新生力量,它由霍家拳发展而来,对于这个名称的由来,后人猜测纷纷,据霍氏后人讲,主要说法有两种,其一是这套拳法历史悠久,后人已无从寻根究源,称为“迷踪”;其二是拳法本身在演练或搏斗时变化多端,对手很难寻其踪迹,由此而称“迷踪拳”。不论这个名称由何而来,但是“迷踪拳”及少林、武当以及鹰爪、短拳、形意拳、螳螂拳等中华武术的各派之精华,将我国的武术文化推向又一个顶峰。这套拳法在施展时全身相互配合,再辅以出人意料的局部动作,变幻莫测,出神入化。“迷踪拳”法学习易而练成难,要想达到上乘,克臻化境那就更难了。李连杰在电影中通过完美的动作和高超的技艺向观众展示了“迷踪拳”的魅力。霍元甲继承了传统中华武术的精髓,并勇于开拓创新,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武术境界,使中华武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对中华武术的发扬光大功不可没。

三、结语

在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中,武术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还能培养品质、陶冶情操。几千年来,中华武术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优秀传统:自强不息,行侠仗义,互相帮助,惩恶扬善等。电影《霍元甲》中的精武精神不仅鼓励人们强健体魄,铸就强健的身体和精神,使身心都可以健康长久,而且弘扬了中华武术的优秀传统,惩恶扬善、救国救民,抵御外辱、振兴中华,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种狭义精神赢得了国民的高度赞誉。在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和平已经成为世界的主题,武术也退出了战争的舞台,但是,中华武术留给我们的博大内涵和狭义精神仍然具有现代的意义,这种精神也是传承中华武术文化的必需。当代社会,发扬精武精神,通过习武来培养品质、陶冶情操、提高修养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精武精神不仅可以激励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奋发图强,还能推进当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中华民族的精神与灵魂通过这部电影被浓缩和释放在世人的面前,以极强的力量冲击着观众的心灵。这种影响力和震撼力正是新时代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的精神基础。

[参考文献]

[1] 曹琼瑜,刘丰.武术礼仪与武术精神[J].搏击·武术科学,2005(12).

[2] 陈天日.试论霍元甲的精武精神及在传承中华武术文化方面的贡献[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02).

[3] 杨祥全,吕广臣.“精武元祖”霍元甲考略[J].搏击·武术科学,2008(03).

[4] 愈祖华,赵慧峰.中华民族精神新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28.

[5] 毛国富.霍元甲的精武精神及其对现代武术的启示[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04).

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篇8

论文摘要:中华武术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它在形成与发展中,同时也对人们的精神文明起着深远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了武德观念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并提出武术在走向世界的今天,武德和精神文明的培养也必须同步进行。

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是在中华民族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文化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深受民族文化精神的滋润和哺育。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着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四有”公民。”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把开展武术这个传统体育项目与创造绚丽多彩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有机地联系起来,把武术道德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弘扬民族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必将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武德与诸家思想

武德,指“止戈为武,尚武崇德”,是习武者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武德”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左丘明所著《左传》。他提出:“武有七德,禁暴、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习武群落中,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其主体精神则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为不同时期的习武群体所认同。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学术兴盛,文化繁荣,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先秦诸子奠定了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基础,也赋予了中国武术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不仅在当时是武术体系得以形成的重要历史条件,而且成为中国武术两千多年来不断发展的思想源泉。以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一公元前479年)为创造人的儒家学派,对中国武术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它的内涵就是“爱人”和“忠恕之道”,这同时也是武术伦理思想的核心。而武术是战斗的力量、杀伐的手段,就必须纳人一定的伦理法则之中,这是中国武术伦理色彩浓厚的根本原因。在武术文化中,崇尚伦理、讲求仁义忠信是其鲜明特色。这一特色,至今仍使中国武术在世界人们的心中不仅仅是技击、健身之道,更成为精神修养、人格净化的一种途径。

在先秦诸子中,与武术有更多联系并得到“侠”的称号是墨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约公元前479一公元前381年)为战国初杰出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但在战乱频繁的时代,墨家祟尚武力,主张以武力反对一切侵略与不义。《墨子》书中有“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号令”、“杂守”等十余章,详述守卫城池、防御敌人之战术理论方法,对军事武艺有重要意义。而墨家子弟均精通武艺,并格守信义,重人轻己,重义轻生,慷慨侠义之士。墨家门徒的信义武勇与慷慨赴死的精神,正是中华文化二千余年来与武术有着紧密联系的“武侠”的历史渊源。

二、武德与民族精神

武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一部分,它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更有修身养性的功效,而武德教育中寓予的深刻的民族精神,也将激发着习武者自强不息、奋发向上。近百年来,我国饱受帝国主义欺凌,许多爱国的武术家,以高尚的武德情操和精湛的武艺,挺身而出,使那些帝国主义列强不敢在中国的领土上耀武扬威。历史上具有祟高民族气节的习武者举不胜举,如戚继光、岳飞、瞿元甲等都是武德高尚的英雄,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亡,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同样有许多练武术的人,他们不仅能够自觉地遵纪守法,更能够见义勇为,遇到坏人、坏事,挺身而出,奋不顾身。当前,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腾飞,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飞速提高,但尚武崇德,发扬民族精神,还是武德的基本原则。在其发展过程中,从最初维护民族利益的道德观,到现在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这种冲破单一、狭隘的道德思想,终于使尚武与尚德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民族精神的主体。而社会主义条件下形成的现代武德,屏弃了封建腐朽的东西,继承了精华,把武德教育与爱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武德教育提高到塑造民族精神的高度,成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炎黄子孙,其体现民族精神也包括热爱祖国文化、热爱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广学博览祖国的传统文化知识等,为宏扬中国文化和精神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武德与道德修养

恩格斯认为:“人类道德的需要,无非来自于人类自身维持生产、分配、交换产品的共同秩序的需要;人类行为的道德准则,不过是人类生产、分配和交换的共同行为的概括和表现。”“道”原指路径,后引申为原则、规律、本质、真理等;“德”原指顺其自然,不违背自然原则发展,后引申为发展的目标、框架等。道德就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并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道德修养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原则。它是人的一种最重要的品德之一,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武德与道德的关系实质上是小道德与大道德的关系。在中国传统道德基本概念里包括:四维(礼、仪、廉、耻)与五常(仁、义、理、智、信)等,而这些,是习武者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传统的武德中讲究“学拳以德为先,凡事恭敬谦逊,不与人争,方是正人君子,学拳宜作正大之事,不可持艺为非,以至损行败德,辱身丧命。”强调习武者要仁爱、守礼、忠诚、谦让和宽厚。而“德以艺生,艺以德显”,武艺精湛,也是习武者在武术事业上高尚武德的反映。如今,武术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科学知识,只有把武德教育贯穿于技术教学训练的始终,才能收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最佳效果。武德修养不仅要继承发扬如上所述的优秀品质之外,还必须结合当前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针对社会中存在的与精神文明相违背的消极现象,树立正确的武德思想和行为规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苦乐观和道德观。一个没有良好诚信品德的人,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个在平时不讲诚信的人,在关键时刻不可能为祟高的理想信念作出牺牲。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我们理应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忠诚于国家和民族事业。

四、武德与教育

辛亥革命后,人们对于武术的认识,随着新、旧思潮的交锋和体育界土洋之争的展开而逐步深化。一些社会名流认为:“火器输人中国之后,国人多弃体育技击而不讲,则致社会个人积弱愈甚。”于是纷纷提倡技击,振起尚武精神。这一时期的尚武之风正与当时的国民教育相吻合。一些学校相继在体育课中增添武术课,或开展课外武术活动,在学校运动会中增列武术表演和比赛。一些教育家认为,列武术为学校课程内容的条件已经具备。19巧年4月,在天津召开的“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北京体育研究社许禹生等提出的《拟请提倡中国旧有武术列为学校必修课》议案。教育部明令“各学校应添授中国旧有武术。”至此,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项目,正式进人学校教育,成为学校体育课程中的一项内容。

上一篇:幼儿思维的的培养范文 下一篇:社区的文化功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