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绽放

时间:2022-04-13 06:04:38

让生命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绽放

【摘 要】《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这实际上就包含着对生命意识的重视,对生存环境、生命价值的思考和教育。让小学生感受生命的珍贵是生命教育的一大重要内容。

【关键词】生命意义;生命价值;个性成长;开启智慧

生命教育是语文课程教育中不能回避的重要基础,《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这实际上也就包含着对生命意识的重视,对生存环境、生命价值的思考和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也在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让小学生感受生命的珍贵是生命教育的一大重要内容。现结合教学实例就“生命教育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绽放”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在情景中感悟生命的意义

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的大环境。联系生活,创设情景便是语文教学最有效的途径。生动真实的情景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真实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我们在对这类课文的教学时,就可以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创设情景开展对学生进行生命意义的教育。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一文,深深地拨动着人的心弦。“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更让人心头一震,若不是有一种神奇的灵性在牵引着她,指挥着她,睁着眼睛的蝴蝶怎么会被盲女抓住呢?这神奇的灵性不正来自于小女孩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吗?与其说蝴蝶被盲女孩拢住,不如说是生命的美好被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所摄取,所捕捉。在教学时,播放盲女孩在浓郁的花香中流连的生活片段,让学生和盲女孩一起感受春天的美好,同时感受女孩对生命的热情,继而创设“拢住蝴蝶,放飞蝴蝶”的情景,当音乐响起,老师动情的描述,盲女孩虽然看不见春天,却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气息,触摸春天的脉搏,她是多么的热爱生命啊!她告诉我们: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体魄,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很显然,同学们通过感受盲女孩对春天的触摸,对生命哲理的感悟很深。语文教育的落脚点也就是要让学生在体味和感悟中获得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二、在辩论中感悟人生的价值

语文教育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语言环境的背后蕴涵着深厚的历史、地理和人文资源。生命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绽放,不仅可以使语文具有生命意义,而且可以通过探讨辩论让学生体味自身的生命价值。人教版四下《永生的眼睛》这一课上完后,向学生提出“你愿意做一个像琳达一家临终捐献角膜,用自己的爱心给他人带来幸福的人吗?”这一问题。让学生分成志愿者和非志愿者两组展开探讨辩论,结合琳达一家祖孙三代志愿捐献器官的高尚行为自由讨论,最后同学们一致认为本课以“永生的眼睛”为题含义深刻,“眼睛”折射出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生”则弘扬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将世代相传,永不泯灭。最后同学生们纷纷表示愿意做一个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实现人生的价值。教学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三、在思索中品味生命的珍贵

生命化教学理念认为,每一生命个体均具备更健全发展的可能性,而教学需要成全这种可能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培植每一位学生对生命的敏感和对生命的珍视。 由此,从生命化教学理念出发,在讲授《王二小》时,教师可让学生们讨论:王二小是否可以不死?谁有办法可以让王二小自我保全?如果你是八路军的一员,你认为是否能够避免王二小的牺牲?《王二小》作为小学二年级的课文,其文本编辑相对简单,教师可以补充相关历史资料,把当时战争的地形、背景等呈示给学生,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简言之,生命化教学重视向学生传递这样一种信息:并非所有大义都需要用牺牲生命来成全,生命不息,才能奋斗不止。 在讲授《灯光》时,教师同样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郝副营长在那一刻能做出自我牺牲的决定?假如郝副营长没有点燃那本书为支援部队指引道路,会有什么样的状况发生?假设现在是清明节,我们来到郝副营长的墓碑前,你有什么话要对他说?教师的启发可逐渐推动学生们思维的延伸:正因为郝副营长热爱生活,热爱和平,憎恨战争,才敢于自我牺牲;他为实现后代能在电灯下读书的愿望,自己却连电灯是什么样都没见到;在郝副营长等烈士的墓碑前,不仅要感恩,更要懂得好好学习、好好生活,以对得起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四、在自主中推动个性化的成长

人生而自由,人生而就应当是自己的主人。所以,教师在课堂讲解时,理应为学生营造生命自由展现的氛围,使语文的真实精神内化到学生的心灵世界,以润泽学生的生命。用问题搭设主体选择的平台,让学生愿意亮出自我、实现自我的前提,就是给学生提供能让其挥洒个性魅力的舞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他是为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互动生成的情境,给学生的“学”放飞一片天空,让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飞扬。如在执教《普罗米修斯》时,提出这样的问题:普罗米修斯违反天规该不该受惩罚?宙斯是一个怎样的主神?有学生认为,违反天规就应该受惩罚,不然天庭岂不乱了套?宙斯出于维护天规的尊严、天庭的稳定而惩罚普罗米修斯,说明他是一个尊重秩序的主神。也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忍心眼看下界的人类受苦受难而不提供帮助的天庭是邪恶的化身,普罗米修斯不该受惩罚;宙斯对违凡天规的普罗米修斯用严酷的刑罚加以惩诫,说明他暴戾、惨无人道。最后,学生们在激烈争论之后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看法:天规有问题,普罗米修斯救助人类不应该受到惩罚;宙斯竭力维护天规是因为他不愿意把天庭所享有的好处分给人类,普罗米修斯触犯天规是他以生不如死的惩罚,可见他是冷酷无情残暴的主神。

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人人动心、人人动口、人人动脑,使整个课堂成为智慧的海洋,让学生特有的灵性得以迸发,潜在的悟性得以唤醒。因此,语文教学应尤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即便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也应致力于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促使深入生命意义的深层追寻,激励学生在老师“讲授”之后,去主动探究。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母亲的恩情》时说了这样一段话:“每位母亲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虽然她们的方式不同,或者她们的孩子并不知道母亲对自己深切的爱。我也是一位母亲, 我的女儿刚上幼儿园,每次把她送到幼儿园,我都会悄悄站在窗户边看一会才走,下午去接她的时候都会问她在幼儿园玩得好不好,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你们的母亲肯定也是如此地关心着你们的,比如接送你们上学,为你们做可口营养的饭菜。××同学,你的辫子每天都扎得很整齐、漂亮,是你妈妈扎的吧?”事实表明,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此一段深情而富于生活意义的话自然能激起学生们热烈的发言。学生的生活是由人生的过程与体验组成的,正是由于各个体对自然、社会、人生以及自我的独特体验、理解与感悟,才使得生命的意义非比寻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现实情境,以学生的生活为根基进行教学,强化学生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体验生活,感悟生命,在春风化雨中使人格得到升华,生命得以健康成长。生命。

五、在生成中学会珍爱生命

教学活动是人的活动,“人”的复杂性决定了课堂教学的“不确定性”,而这些“不确定性”恰恰是我们应该加以利用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新课程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在于教师从生命的高度,以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因此,在“生成”的课堂教学中,关注生命内涵是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关键。人教版四下《生命 生命》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12岁时所作,她从“挣扎求生的飞蛾”、“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小事展示了生命的存在。教学本课时我认为要让学生明白珍爱生命的重要,并在有限的生命时间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教学中可增加“从自身情况入手,指导生活”这一教学环节。首先出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渡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面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就能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再让学生读名言,并联系自己的实际谈体会。有的同学从亲情出发,说要实现爷爷的愿望;有的同学从友情出发,说愿意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还有的同学愿意为社会建设出一份力。同学们都在吟咏着一份响亮的生命宣言。使这种强烈的生命意识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教育他们热爱生命,欣赏生命,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根据学情,我对预设的环节及时调整,达到较好的生成,从根本上让学生体味并意识到生命对自身、对家人和朋友、对社会具有的意义,从而真正学会珍爱。

六、在评价变革中开启生命的智慧

在生命化教学视野中,“教学内容不仅是事先预成的、固定的确定性知识,而且是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灵活性,并包含了一定的师生共同建构的不确定性知识。”为此,教师不但要在思想认识上摒弃知识是固定的、普遍的,是外在于人而存在的传统观点;还应该从生命的视点出发对待知识,即考虑到我们对事物的兴趣、态度和其它特征,将知识理解为我们生命实践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把上述认识转化为成实践,改变教学过程中被动的、机械的知识授受方法,促使学生能从自己原有的经验结构出发,对教材知识进行重新解读、质疑、批判和探究,形成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使知识与自身生命体验相关。既然掌握知识不是终极目的,学生的发展才是教育的真谛,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具体工作:首先是要促进学生自主性、整体性的发展。学生生命的自主性、整体性要求教学应重视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发展性评价,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合作、创造、勇敢等个性品质,从而不断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体验活动,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个性心理品质。就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而言,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同时也是师生彼此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促使各自的知识得以丰富或重新阐释,文化得以更新,生命整体得以多姿多彩呈现的活动。为推动师生之间的心灵交融,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阅读课文,一起感受文字间的喜怒哀乐;为推动师生的平等,教师可以偶尔故意出错,与学生互换角色,让学生给自己当老师,从而把教学活动演变为师生互动的心智对流,把课堂培育为共享生命对话的“师生场”。其次是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个体差异,善待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面对的不是毫无生机的机器,而是一个独特、富有生气的生命个体。教师既要承认差异,更要通过差异认清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方面、弱势方面或待开发的潜能,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学业成绩不佳的学生在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也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

总之,让生命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绽放,使学生的生活温暖而丰富,生命健全而高尚,让其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这难道不是我们整个民族、乃至整个国家的幸事吗?

参考文献:

[1]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山西教育出版社

[2]陈旭远,孟丽波.生命化教学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样态[J].教育研究

上一篇:新课标下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原理及故障诊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