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充满爱观后感范文

时间:2023-10-28 09:58:31

让生命充满爱观后感篇1

周恩来曾经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短短的九个字中,蕴含着周恩来总理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又该怎样去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今天,我观看了教育片《让生命充满爱》后深有感触。

在很早以前,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那一年是非洲国家第一次走进奥运会,组委会只让他们选派一个人参加一个项目。一个非洲男孩代表了全非洲去参加跑步。因为他们是黑人,所以大家歧视他们。发令枪响了,那个男孩遥遥领先,可是,不知是谁扔了个罐子砸向他,他的大腿关节破了,鲜血一滴滴流了出来,可是他坚持着。眼看着白人一个个超过了他,但他不放弃,踉踉跄跄地走起来。他站不起来了,他还没有放弃,用指甲抠着地面爬行,前三名产生了,但他还是继续爬着,鲜血一路流着,黑人的指甲破了,大家以为他不行了,不,他顽强的爬着,离终点近了,就在那超越终点的一瞬间,他朝着自己祖国的方向大喊:“祖国,妈妈,我到终点了!”多么感人的爱国主义精神,看到这里我被强烈的震撼了!

我们国家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但更需要一种精神,那就是爱祖国。爱祖国首先就要爱国歌,它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灵魂,是一个民族最伟大的音符!当我们接过前一代人接力棒的时候,一个民族的灵魂就会在这里展现出来,我们要展示中国人的精神。中国已经加入了WTO,中国在向前发展,更要让西方人看到我们中国是强大的。

我们不仅要爱祖国,还要爱老师,爱父母。老师为我们默默的奉献着。在凌晨二、三点钟,当万家灯火熄灭时,楼上还亮着一盏灯,那是你的老师在批改作业。如果没有老师,这个社会的文明将如何延续呢?文明的未来将有谁来缔造?谁都记得自己的生日,而爸爸妈妈的生日有几个人能记住?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而我们连一声对不起都很少去对父母说!父母这么辛苦,我们难道连一句“妈妈,您辛苦了”“爸爸,您辛苦了”都说不出口吗?

同学们,让我们的生命充满爱,让整个世界浸润在爱的芳香中吧!

让生命充满爱观后感篇2

观看完《让生命充满爱》演讲视频后,我的泪决堤而出。拥抱身边的父母三分钟,画面里那震撼人心的一幕啊,将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生命中有多少个三分钟呢?一个小时有二十个三分钟,二十四小时就有四百八十个三分钟,一年就有十七万五千二百个三分钟,人的一生按七十岁的平均年龄来算的话就有一千二百二十六万四千个三分钟,在我们自认为开始懂事之后,却很少甚至从未用过一个三分钟的时间来拥抱过我们的父母,从未向他们表达过“我爱你,我爱你们!”也许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可是我们都要扪心自问,我们回报过父母什么?我们宁可把更多的三分钟浪费在玩电脑游戏上;浪费在和朋友煲一个无关痛痒的电话粥上;浪费在收看没完没了的肥皂剧上;浪费在看一些无聊的杂志或武侠小说上。却看不见父母日渐斑白的双鬓;看不见他们那双被生活打磨得粗糙不堪的手;看不见他们爬满岁月痕迹的脸颊;看不见他们想和我们聊聊天的欲言又止的渴望;看不见他们上下楼梯时那伛偻的背影;看不见他们独自坐在房间里的叹息......纵然许许多多的看不见已经被我们发现了,可我们却习以为常,熟视无睹了,我们的这种漠然无疑不是一种人性的漠然!

曾经,我看到过一次父亲在剪脚指甲。他是个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整日与泥巴打交道,脚指甲里满是因为没洗干净而日益沉淀下来的泥垢。突然发现,父亲怎么一下子老了呢,剪个指甲都要戴上老花眼镜了,双腿已经僵硬得不能像我们这样可以自如地盘着,他的动作迟缓而笨拙,显得很吃力。我走过去,伸手向他拿剪刀,他愣了一下,问“你也要用剪刀啊?”我嗯了一声,接过剪刀,蹲了下来,示意他把脚稍微抬起来一点。他慌了,连忙摆手,讲的话也因为局促变得断断续续“不……不用了……不用了,我自己来就可以了……”我执意要帮他剪,把他的脚架在自己的膝盖上,父亲又抽了回去,像害臊的小孩子一样咕哝了一句:“脏,我自己来吧,会弄脏你的衣服。”我假装没听见,抬起他的脚,继续剪起来……父亲的指甲真硬,咔到了剪刀,也咔到了我的心。那次帮父亲剪指甲,我一直不曾再抬头看他的表情,我低着头剪,不想父亲看见我在眼眶里打转的泪水。

今日,看了《让生命充满爱》这一视频,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次演讲,更是一次对我们人性的洗礼。

我以父亲为之害臊的脚指甲里的深深污垢,时常擦洗我那蒙了灰尘的心灵。

让生命充满爱观后感篇3

爱是一阵清风,在炎炎夏日带给我们凉爽;爱是暴风雨中的一颗小草,脆弱而坚强;爱是冬天的一缕阳光,温暖人心。爱可以让冰雪融化,可以让大地复苏,让我们的生命充满爱吧!

在星期四的下午,邹老师的演讲告诉了我爱是无可取代的,一个人的一生会有许许多多的爱,社会对我们未成年的帮助;父母对我们的关怀;老师对我们的悉心教导等,正是这些爱包围着我们,使我们免受了许多的伤害。

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祖国,我们首先要爱自己的祖国,因为有了祖国的富裕和强大,我们才免受战争,在和平的环境里生活,我们要爱自己的祖国,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老师,一个在我们生命里不可或缺的角色,我们要爱我们的老师,老师是我们的第二任父母,老师教我们做人的道理,教我们知识,是我们的榜样,滴水之恩应涌泉相报;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给予的,从我们呱呱坠地起,父母的烦恼一直都是只增不减,我们能够长得那么健康都是父母的功劳,我们要懂得感恩,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育成人,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我们要永远铭记于心。

爱是世界上最纯洁,也是最温暖的。爱是无限的。爱是不朽的。每个人都拥有爱,每个人也会在爱的关怀下成长。亲情、友情也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快乐和欢笑。有句歌词:爱是一道光,如此美妙。对,爱就是一道无瑕的光芒,非常美丽,它也时刻照亮着我们的未来。让我们勇往直前,永不会灭。让生命充满爱吧,只要人人都献出自己的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一个美好的乐园。

让生命充满爱观后感篇4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意境 品味 体验 珍爱 生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0052-02

语文学习过程就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语文强调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对学生健康个性、健全人格的培养。初中语文教学应引领学生珍爱生命,关切个体生命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拥有敬畏生命的情怀,引领学生欣赏生命,让学生体味生命的精彩和自然生命的绚丽。结合我个人多年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浅见。

一、创设意境,感悟生命

具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知识、能力、情感的应用都应该更加趋向综合化,从而使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展示并得以充分发展。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倾注自己的满腔感情,可以为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打下基础。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始终以父亲的“背影”作为意境构图的中心,先后四次经行点染与刻划。第一次在开头,离乡20多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第二次描写父亲送“我”上车后,还特意为我买一包桔子,他艰难地爬上月台时,“我”看见他的“背影”。第三次写“背影”的隐没。第四次是结尾,“我”手捧父亲离开人世的来信,深深怀念父亲的“背影”。父亲的“背影”就像一块礁石,一次次撞击着作者感情的浪花,显示着感情回旋腾挪的流程。在充满凝重滞涩的惜别情韵的意境中,淋漓尽致地抒写着父怜子、子爱父的热切深挚的天伦之情。同时,通过欣赏刘和刚的《父亲》这首歌,引起学生思想的共鸣,点燃学生生命的激情,触动学生对生命的思索。

二、反复诵读,品味生命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扣住关键句子、关键语段反复诵读是常用的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最后一段,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以重现诗人那黄钟大吕般强音,重现他为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们振臂高呼的情景,从而使学生领会到诗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在反复诵读中,学生的声音一次比一次高,一次比一次有激情,当读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每个人都像一团火在燃烧,撩拨得在座的其他听者都仍不住要大声诵读起来了。这里作者未作一字分析,但学生却早已与诗人的情感交融在一起,不分彼此,完全沉醉在了杜甫的精神世界里!从而品味到杜甫穷困潦倒却还是那么关心天下人的安危。

三、加强习作,体验生命

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在作文教学中体验生命,抓住教学中的素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春》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借助借景抒情的写法,抒发他们对春天生命盎然的感悟,写出自己家乡充满诗意春天的美景,进一步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话说千古数风流人物》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活动,我利用教材,通过教学对历史上建功立业的风流人物进行宣扬,弘扬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让我们的学生了解这些人物,了解他们的功绩,崇拜他们,找到激励自己上进、学习的动力。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最崇拜的人物进行习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领会什么是真正的“风流”,树立正确的英雄观、偶像观、生命观,从而激起对风流人物的敬仰之情,培植理想主义信念和远大抱负。生命本身就是广泛的题材,它可以是自己的生命状态,可以是周围的生存环境,也可以是自然界可爱的小生命。许多学生家里养有小狗、小猫、小兔、小鸟等小动物,让他们一边悉心喂养,一边认真观察动物的身体形态、习性等特点,写成作文,既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伟大、生命的可爱。

四、延伸阅读,珍爱生命

语文教学不仅仅限于课堂教学中,应该延伸到课外阅读,这也是语文积累的重要环节,因此将生命意识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还要加强课外阅读。特别是引导学生阅读名著,从中得到生命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让名人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生命观。推荐作品如《简爱》《水浒传》《鲁滨孙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教学了《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后,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海的女儿》《豌豆上的公主》等,让学生明白自己虽然是生活当中的一只“丑小鸭’,但是经过自己的努力,历经(下转第110页)(上接第52页)坎坷,最后会变成一只“白天鹅”。如教学《重塑生命》后,让学生读贝多芬、张海迪,读他们身体残疾仍续写生命的勇气,读他们身处逆境生命之花仍绚烂绽放的奇迹,读他们身上饱含浓浓的对生命无比珍惜和无比眷恋情愫,让学生在这些人身上感受到对生命的尊重和珍爱。

让生命充满爱观后感篇5

抗击癌症对于任何一个人都不会轻松,可是熊顿用自己的行动说:“我愿用微笑为你赶走这个世界的阴霾。”在接受《鲁豫有约》栏目访谈时,我深深地感受到,她真正是笑对肿瘤君、笑对死亡。那一天,距离她的生命终结只有12天时间,但那个女孩儿的灿烂笑容定会永留人间。

熊顿是一个积极乐观充满阳光气息的正能量女孩儿,即便在病魔的折磨中,也不能赶走她的笑容。在整个访谈中,她的笑声充满了荧屏,感染了现场的观众,也感染了荧屏前的大家。她喜爱漫画,在病房里,她都不放弃画笔,所有的抗癌经历都是创作的素材,她对自己的事业充满热爱。她拼命减肥,希望在病痛中能保持得漂亮些,让美丽永驻。她爱看大帅哥,学练跳舞,盼望能够收获甜蜜的爱情,说明她对生活充满热爱。

看完访谈之后,有种心中一疼和泪奔的感觉。命运总是让许多遗憾留在人间,面对如此冲动地想挽留一个可爱生命,却显得如此地束手无策和无奈,这样一个阳光女生走了,让人觉得非常惋惜。

我原先并不知道熊顿这个漫画家,也没有把她当做名人,在我认识她的这3天中,她就是隔壁邻居家的一个小女生,哭了、笑了、吃了、吐了、扎针了、化疗了、跳舞了、画画了,都会牵动我的神经,惹人怜爱,令人痛惜。其实,我们的周边都会有许多患了绝症的朋友、同事或亲戚,有时甚或是自己,如何去面对死神的威胁,熊顿是一个最让人敬佩的女生。

我以为,她是以快乐的事业带给所有的人以快乐,以阳光的面目昭示生活的真谛,面临死神的时候也是如此,她愿意在寒冬的季节,以满面春风的姿态去迎接各种尚不清楚的挑战。

人生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事情,顺利了、艰难了、病痛了,不在于你怎样去欢呼它,能否去克服它,而在乎你以怎样的姿态去迎接它。

熊顿让阳光和乐观伴随着她留存于世。她以最活泼的方式诠释了生命的最高境界:哭着来,笑着走。

让生命充满爱观后感篇6

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丰富语言的积累

要让学生善于表达,想说、善说、愿意说、说得精彩,就必须激活学生思维,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就必须改变课堂上枯燥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现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敢于质疑问难的能力。还要通过各种机会、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丰富语言的积累。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如:手抄报比赛、优秀主持人评选、故事会、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语文综合素养。课堂与课外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在日积月累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上,才能够让学生内心生发快乐、生发活力、生发智慧。

二、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地从生活中攫取语文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生活处处是语文,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作为课堂教学,语文教材仅仅是教育的一部分,不能把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的唯一资源。在生活中挖掘知识信息,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寻找、选择的能力,拓宽学习领域,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比如:春天来了,带领学生欣赏春天,让学生从万物中获得对春天的喜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下雪了,雪中的景色、雪后的美景,只有让学生从实践中去观察、体会,学生才会有所感悟;一只小鸟、一棵小草、一束鲜花、一滴雨露,赋予它生命,学生感悟到的不仅仅是美,也许他会从中获得更为珍贵的东西。让学生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关注每一个“语文事件”,从生活中攫取鲜活的、灵动的、充满活力的语文学习资源,学生才会在课堂上展现出智慧、展现出活力,语文课堂才会充满灵性。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和爱心,让孩子的心灵充满爱

语文课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语文课带给人的情感熏染。它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它的目的在于“立人”、解放人、充实人、提升人。在不断的提升过程中,获得有价值的人生体验。因此,语文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和爱心,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爱父母、爱同学、爱周围的人,学会爱这个世界。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爱心的人,会当好教师、会做好父母、会干好工作、会讲求奉献。语文课堂的学习,不仅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感受,体味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孩子从小懂得生命的真正意义不是索取,而是奉献。在学习中获得丰润的心灵,在生活中,修正自己的言行,让孩子有一颗健康的心灵。现在的语文教学,不应把文章一点一点地肢解,而更应注重学生的内心体会和感悟,注重美的熏陶、爱的启迪。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才会让学生的心灵充满阳光,让学生的人生充满智慧。

“智慧的语文教育来自善良的心灵,来自深刻的思想,来自鲜活的生活。”想让语文课堂充满灵性,那就给孩子一把智慧的钥匙,一把开启语文学习的钥匙,让他们自己去开启智慧的大门吧!

让生命充满爱观后感篇7

一、做个有爱心的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责任心

爱是教育的剂,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的桥梁。把爱的教育生活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心,笔者在教学中经常开展“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班级、爱学校、爱祖国”等一系列爱心教育课程。例如,笔者在获悉八年级有一位学生不幸患上了白血病时,组织全校师生开展献爱心捐款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爱心,并且还使他们深切感悟到要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善待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让学生都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感恩家庭、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自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说教上,而是应该让思想品德与生活、社会接轨,让思想品德教育真正渗透到生活中去,这样才能最终培养出有爱心和有责任心的新时代中学生。

二、做个有激情的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灵感

思想品德课教学绝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教师应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教态、灵活的方法进行言传身教。

例如,在教学“人生难免有挫折”时,笔者在其中设置了一个环节――师生真心话大。1.老师说说自己的人生挫折与经历;2.同学们说说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经历。在这个环节设置中随着轻音乐的响起,笔者将自己从小到大所经历的各种挫折包括童年时的落水、高考的落榜、遭遇车祸的打击等都全部分享给学生,当然也有学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通过这个环节的互动教学,笔者一直在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教师的坚定信念与坚强的意志已深深烙在他们的脑海里,感染了学生和听课的教师。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与老师的真情流露使得心灵更加沟通,师生之间情感更加深了。

三、做个有智慧的教师,善于整合教材资源

1.善于整合教材资源。

全面准确地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适时地对课本内容进行扩充和提炼,整合教育资源,善于捕捉、挖掘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情感信息,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学“珍惜新起点”时整合了学校现有的图片、视频等资源,一开始就用幻灯片设置了“校园情况知多少”的竞赛抢答环节,通过一幅幅学校图片,从行政楼到教学楼,从食堂到操场等的展示,使学生们能大概对学校情况有个了解。

把教材的内容活化为现实生活,从而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2.创设情境,以境育情。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不同的情境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为了呼唤、培养和强化某种情感,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尽力创设所需要的情境氛围,让学生如临其境,可以触“境”生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例如,笔者在教学“难报三春晖”时,对现有的教材资源进行了整合,特地将地方课程引进思品的课堂教学,给学生展示了衢州市的历史文化古迹周宣灵王庙的图片,讲述了孝子周雄的感人故事,让学生从中感悟到了周雄的孝顺之处。接着还播放了邹越教授的演讲视频《让生命充满爱――孝敬父母》。邹教授充满激情的话语深深打动了学生,让他们从中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感悟到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且要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四、做个有活力的教师,让学生体验思品课的乐趣

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有时缺乏合作精神。但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如果不懂得合作,就难以获得发展。因此,在教学《合作!竞争!》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组织学生开展了活动。4个班级之间展开竞技,每班各有6根40厘米左右长的木棒, 12位同学用它拼凑成一组梯子,需要借助梯子将3位学生和1位教师从场地的一边运送到另一边。当人从上面走过去以后,组成梯子的后面的同学要迅速跑到最前面继续组成梯子,周而复始一直到终点。

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有老师的指挥,有同学的默契配合。当他们到达目的地,圆满完成任务战胜对手的那一刻,所有人都不禁欢呼雀跃,感到无比的快乐。通过短短十几分钟的活动,学生就可以比较直观地理解合作与竞争的含义。懂得竞争中需要合作,在竞争中,合作的越好力量就越强,才有可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五、做个有修养的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

教师在实施情感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情感的控制,始终保持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将积极的正能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为学生做出表率,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辱观以及人生观。

例如,在教学《理解至上 善待他人》一课时, 笔者充分利用生活中所存在的缺乏宽容和友善的事例,引导学生讨论:在公共汽车上,当你看到有需要帮助的老人、病人和小孩时,你会怎么去做呢?当我们受了委屈,别人已经说了对不起,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当我们不小心给别人带来了麻烦,自己说了对不起,可别人还是不能谅解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这样,学生就能通过讨论,运用教材知识解决问题。

让生命充满爱观后感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 生命意识 生命精神

在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许多的年轻人陷入了精神危机,逐渐失去了对生命质量的追求与热爱。甚至有的学生对日常生活中许多有意义的事情表现得麻木不仁或者漠不关心,更有些学生表现出了对生命的漠视与不珍惜,在受到一丁点的打击或刺激后,就选择报复他人或自己轻生。近年来的种种惨剧表明,学生对生命不尊重的态度,使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语文教育,有疑问,也有期盼。

语文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记录着一个民族最核心的生命发展历程。语文以其深厚的人文内涵,决定了它要担负起生命教育的重要使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贯穿生命主题的教学,要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组与创新,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思考生命精神的价值,树立健康的、积极正确的世界观,同时也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和信心,提高学生的追求欲,从而达到语文教育教学的目的。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精神培育的原则

1.潜移默化原则

生命意义的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认知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文课程内容的教学是积累,学生对这一内容的领会与感知,能使他们对生命意义由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的过程,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对生命精神最好的诠释。在语文课堂上,老师更多地讲解了生命是如何如何的可贵,但学生只能是被动接受的。假有一日,自己最喜欢的宠物或者是某个亲人突然带着遗憾的离世,这时学生才会觉得生命可贵,对生命精神的理解更深一层。平时的熏陶在这时才会得以感受。所以,这一过程是潜移默化的、是细水长流的。

2.实事求是原则

语文教学是丰富多样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为了生命精神的培育而篡改或者是曲解教材,要忠于教材、实事求是。要不断地丰富教材内容、变化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特征进行施教,学生才能够领悟生命精神的价值和意义。

3.体验与感知相结合原则

生命精神的培育,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的学习,学生除了掌握理论知识外,达到感知才是最重要的。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关注的是学生在学完一堂课后,他的心里感悟到了什么?这堂课对他的人生观、世界观是否具有积极的影响?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达到启智、睿德的目的。

4.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原则

语文教学要突出生命精神的培育,单单从课堂教学出发是不够的,还需要在课外通过班队、家庭成员甚至是在社会的协助下完成。从课外活动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入手,挖掘学生身边具有生命精神的各种案例,用事实说话,让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有一个具体化、形象化的认识与对接,以达到对生命精神这一抽象概念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精神培育的途径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把握教材中蕴含着生命精神的素材,立足课堂,乃至超越课堂,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才能让语文课本身焕发出生命的光彩。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精神培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关爱施教,创造生命精神教学的氛围

生命精神的培育,需要语文课堂先充满真情和关爱,为生命精神的培育创造教学氛围。因此,语文教师应具有博大的胸怀,有包容一切富含生命物质的精神,要用自己的爱心去引导学生。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以及学习退步的学生都不要一味的贬低甚至放弃,如果那样,只会伤害学生,使他们对生活、学习逐渐失去信心,甚至误入歧途。因此,教学时要用真诚的爱心去关心和呵护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接受生命精神的沐浴,明白生命的重要性,懂得珍惜生命,让处于低谷的学生能够顺利走出低谷。同时,教师也要有强烈的生命精神,教师自身所洋溢着的对生命的热爱以及良好的精神风貌,都能感染自己的学生,让他们确实懂得生命的难能可贵。

2.合理运用教材,捕捉生命培育的契机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就是对生命精神的弘扬,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教材的作用。充分地利用语文教材,开阔学生的精神视野,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教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

如语文课《燕子》,教师在讲解时,要首先让学生多朗读,在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把一只活泼可爱的燕子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简单动作引导到燕子具有充沛的生命力上来,让学生体会到它不仅仅是一只会飞的动物,而是一只和人一样具有灵性、具有思想的精灵,更是让人们感受到幸福与快乐的精灵。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爱上课本中的燕子,爱上生活中的燕子,还能让学生意识到一切生命同样具有灵动性,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中的所有生命的珍惜和热爱之情。

3.通过作文训练寻找生命培育的话题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抒发学生思想感受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师通过作文训练,做到与学生心灵的交流。要和学生进行关于生命精神的交流。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生命精神的话题对学生进行训练,如“某某人――的一生”“――的最后一天”“英雄牺牲的那一刻”,等等,让学生在面对死亡时去思考、去认识生命的重要性、去提炼生命精神的升华,让学生明白如何活着才算是一种幸福。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某一话题开展讨论,对现实生活中的生命意识进行探讨和思考,让学生捕捉生活中生命精神培育的每一个细节,挖掘生命精神的主题。培育学生的生命精神感受,受到生命诚可贵的熏陶。

4.运用“角色转移”,发扬善性

教师在引导学生珍惜和爱护自己生命的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去爱护其他人以及动植物的生命。例如,《放青蛙》的作文训练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青蛙是有生命的,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捕杀青蛙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和藐视。这时把学生进行角色转换,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青蛙,然后去体会青蛙被捕捉后的心里挣扎和命运被别人主宰时的无奈和愤怒。以此激发学生在这种角色转换中感悟到的生命精神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许许多多的事物都和人类一样有着同等的生命力,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类无权剥夺自然界中任何生命的道理。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丰富生命精神的内涵。要努力塑造和发掘生命的美丽,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每一个生命体,让学生对生命精神引起足够的重视,懂得对人、对己、对物的尊重与爱护,形成一种和谐美。让语文课程更丰富,语文的世界也将洒满人性的光辉。

参考文献:

[1]许世平.生命教育及层次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4).

[2]吴国平.解读中国教育[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幼儿英语故事范文 下一篇:变化的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