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之构建

时间:2022-09-07 02:42:40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之构建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融入行业标准、职业标准,结合高职教育固有特点,构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近十年办学基础上,借助国家百所示范示校重点专业建设的春风,对实践教学进行了系列的改革,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取、考核与评价方式方法的确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尤其是在考核与评价模式研究方面较有成效,现就此模式的构建做以分享。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框架,我国高职旅游教育实践教学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并正积极探索建立有自己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分院旅游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方面,初见成效。在专业“三线归一、层阶递进式”课程体系当中,依据学生的认知、技能递进与职业成长规律,进一步构建具有多样化、系统化、层阶化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课程类别设计上,设有课程下的实训项目、项目下的实训课程、活动竞赛课程、企业认识实习、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等,课程类别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以培养学生综合性职业能力为主,同时重视促进学生做人、做事、求知、创新等素质的全面提高。确立目标过程注重对目标的逐层分级,从课程目标、情境目标到单元目标逐层分级,从简单到复杂、单项到综合逐层进阶,具有层阶化的特点;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将企业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任务整合后,归纳成学习任务,系统地融入实践教学中。依据上述原则,专业选取了从基本技能校园讲解、市区讲解、短线导游服务,到专业技能导游综合技能训练、计调业务实训,至综合技能教学顶岗实习、毕业顶岗实习和技术应用能力的旅游企业产品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相关内容;在教学模式上,根据专业“四课堂组合”总体教学模式设计,实践教学形成了“项目实践课堂”采用“项目导向实践教学模式”、“活动赛事课堂”采用“导、训、赛”教学模式、“企业实习课堂”采用让学生真正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教学模式等具有专业特色的多种实践教学模式,并逐渐整合和开发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较有代表性的有四阶段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顶岗实习法。尽管全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上大多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考核与评价方式方法上、在考核评价模式构建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尚需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考核与评价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职旅游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与改进,其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方法也在不断的变化,但仍存许多问题。

(一)考核与评价主体的单一性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其考核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不应局限于学生、教师、督导人员、管理人员,还应包括企业。目前,由于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致使大多数旅游院校融入企业主体评价的并不多,还没有形成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多元评价共同体,缺乏高职特色。

(二)考核与评价指标的偏离性

任何一门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指标都应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来设计,实践课程也不例外。由于大多数旅游院校处于专业建设改革发展期,其实践教学体系也刚刚构建,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评价指标正处于建设中,还没有深入到系统地探讨教学目标与评价指标的探讨中,致使考核评价指标偏离课程教学目标。

(三)考核与评价内容的片面性

由于高职旅游教育实践课程类别的复杂性,决定了不同类别的课程应该有不同的评价内容、方式方法、评价侧重点都应有所不同。当前,大多数高职旅游院校对实践课程评价内容缺乏整体宏观设计,加上任课教师对评价认知的局限性,致使考核与评价内容具有片面性,敷衍了事。

(四)考核与评价反馈的匮乏性

考核与评价是教学系统中最敏感的环节, 它对教学双方都起着指挥棒作用, 影响教学的全过程。目前,大多数任课教师在考核与评价过程中重考核轻评价,重结果轻过程,没有认清考核与评价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师对学生考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反馈完成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评的内容,促进学生学习效果进一步得到改进。这种观念致使许多任课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缺乏反馈,起不到激励和促进的作用。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设计思路

为保证实践教学指标体系能全面地反映实践过程,我们根据科学性、可测性及可行性等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按实践教学不同类型,分阶段地进行指标分解。

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形式,可分为项目实践、活动赛事、企业实习三种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形式。根据实践课程教学阶段,可分为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技术应用能力四个实践教学阶段。其中,(1)以训练基本技能为主要教学目的的实践课程有校园导游讲解、市区地陪讲解、短线导游讲解等,主要训练学生的导游讲解能力等基本技能,教学地点在校园、市区、景区景点;(2)以训练专项技能为主要教学目的的实践课程有导游技能训练、计调业务实训、餐饮业务实训,主要训练学生某一岗位的专项技能,教学地点在校内实训室和生产性实训基地;(3)以训练综合技能为主要教学目的的实践课程有教学顶岗实习、毕业顶岗实习,主要培养学生综合性职业能力,教学地点在企业;(4)以训练技术应用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的实践课程有旅游企业产品设计、毕业设计,主要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教学地点在学校和企业。

四、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构建

根据实践课程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学目的,任课教师应该明确其考核与评价的侧重点。其中,基本技能的评价应侧重于个体、结果评价;专项技能应侧重于团队、过程和结果评价;综合技能评价应侧重于个体综合素质方面的评价;技术应用能力应侧重于理论联系实际、设计、创新方面的评价。尽管不同实践教学阶段评价的关注点有所不同,但不论哪种阶段考核与评价体系的构建,大体都离不开精神面貌、工作态度、工作准备、工作组织与安排、工作流程与内容、工作成果、团队合作等要素,在此基础上细分,形成可操作、可测量的评价要点。表一为作者设计的一份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考核与评价表,供专业实践课程任课教师参考,教师可以根据上述理论和此表内容,设计所担任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血栓通治疗79例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新课标下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