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培养小学生收集和处理英语信息的能力

时间:2022-04-12 06:22:29

谈培养小学生收集和处理英语信息的能力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方式的出现,当今中国学生获得英语知识的途径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里。学生的课外生活当中充斥着大量的英语信息:电视、网络、媒体、报纸、书刊中随处可见,这些信息渠道的增加,极大地拓宽了学生学习 英语的空间。因此,在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当中,能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创造性地学习、使用知识,能敏锐地做出分析和判断,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能力是时展所迫切需要的。因此,如何在新时代,根据现代社会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传播工具和手段多样化的特点,从小培养学生在课余收集和处理、表达与传递英语信息的能力,使他们的信息素养得以更好地培养,是时代赋予每个小学英语教师的使命。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收集信息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

当小学生走入英语课堂学习英语时,他们对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充满了好奇,这也正是《课程标准》对学生文化意识教育所规定的范畴。学生有强烈获得这些知识的欲望,但是目前小学英语课本当中所能呈现的这方面的知识仅仅是提及而已,学生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识就必须在课下收集这些信息。当学生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就会绞尽脑汁去寻找解决的办法,这个时候,就激发了学生想找到答案的欲望。收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尤其是上网查找资料,更能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收集到许许多多的信息。因而问题能激发学生进行收集信息的欲望,所以在课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提问题,提有价值的问题,或教师自己“制造”问题,激起学生收集信息的内部动力。例如,在学习《新标准英语》时,课文涉及到小主人公Lingling去英国旅行,登上了“伦敦眼”她被伦敦眼上所观赏到的美丽风景震撼了,于是写信给他中国的朋友Daming,向他介绍她在伦敦的所见所闻。在这篇课文里所涉及到的伦敦的自然景观、地理及历史知识,学生仅仅通过课文学习是不能理解和掌握的。学生看到书中小插图上的“伦敦眼”不知为何物。这时,我适时引导,让学生把想知道的、想了解的、感到困惑的问题都一一列出写在纸上,让学生在课余(可以请家长帮忙)利用图书、网络等资源找到答案并进行整理后在下节课上汇报。

汇报时学生积极踊跃。课下,我带领学生将他们找到的资料、图片等做成展板在学校展出,让资源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用。由于课堂上提出的所有问题都是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解决找出的答案,学生的成就感十足。信息成功地解决了问题,那么学生就觉得这个信息是有价值的,是有效的。他们在此过程中也会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收集信息的兴趣。

二、帮助学生养成收集、处理信息的习惯

帮助学生养成收集,在学生学习英语初期,经过问卷调查发现海拉尔区所在地的学生每个班只有不到20%的学生有过在课余收集英语信息的经历,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还缺乏独立的、自主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且,没有经过训练和培养的学生在收集信息时会觉得无从下手,自己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手段、到什么地方去寻找有用的信息,或是收集到的信息也只是只言片语,还不能够达到用所收集的信息为课堂学习服务的目的。这时,可以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查找想要的资料。经过几次这样的锻炼,学生便有了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学生尝到了收集信息的“甜头”。收集信息虽然要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但学生正好利用收集信息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丰富了自己的英语知识结构。对英语的学习也更有兴趣了。在课堂上交流信息的过程中,学生能积极将自己收集到的信息与同学们共享,不仅能帮助他们理解所学内容,还增长了不少知识。所以教师要坚持从第一堂英语课开始就着手培养学生这方面的习惯。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家庭条件的不同,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到收集信息的各种不同渠道与方法。这样,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自行选择。

(一)教给学生信息收集的方法,拓宽学生收集信息的渠道。

教给学生信息收集的方法,在训练初期,大部分学生只知道从电视、书籍中获得信息,收集信息的渠道非常狭窄。通过具体指导,使学生知道,其实收集信息的渠道非常广泛。如查阅文献资料、观察事物、做专题访问、参观学习、进行查询,收集有关照片、录音、录像等图片、音像资料等等。学生收集的信息种类可以是:文字信息、图片信息、声音信息、影像信息、网络信息等。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很多渠道可以使你获得比较感兴趣、有用的信息。另外,随着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和网络知识的不断提高,我还指导学生逐步尝试从网上收集相关信息,从而不但拓宽了学生收集信息的渠道,而且使学生收集信息的渠道逐步趋于现代化和科学化。在带领学生初次开展网络查询时,可利用Inter年et上的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认识网络这个神奇的世界,为学生打开通向神奇世界的窗户,让学生更快,更有选择性地接受到更多、更新的信息。在学生熟悉网络之后,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有关网站,尤其是一些具有搜索引擎的网站,如新浪网、中文雅虎和搜狐等,输入关键字,便可快捷地搜寻有关内容。学生怀着好奇的心情自由自在地点击鼠标,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图片、动画或视频,如歌曲、韵诗、课件等等,尽情地畅游在多彩的世界里。

(二)规范信息记录的格式。

学生每人都有一个专门的英语信息记录本,记录内容包括信息收集的时间,收集的途径,信息的种类,信息的主要内容、自己的感想以及家长是否参与帮助等。这样规范的信息记录,便于记忆以及日后的查阅和保存。

(三)定期检查、定期总结和定期展示。

定期检查、教师在班级定期对学生的信息记录进行检查评比。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是否每周都收集信息,信息记录中是否有信息收集的时间、途径和类别,记录是否详实完整。同时还要对其书写进行评价,最后打上相应的等级。另外,每月在班级还要搞一次信息记录展示。通过这样的检查、评比和展示,使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收集信息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信息收集的质量。

(四)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资料分类、分级技术

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资料分类、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引导学生将各自搜集的资料加以归类,并制作成电子读书卡片或纸质卡片。这一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发展信息整理、归类的能力。学生按上述方法收集资料后,接下来,我就具体指导学生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分级处理,以便为最终的成果展示服务。

1.对书面资料可制作成分类摘抄卡。

2.对各种资料均可分级进行不同的技术处理:①剪贴部分内容;②复印(摘抄)全部内容;③制成影音资料;④列表等。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发挥各学习小组互助合作功能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1.小组内不同能力的学生分工不同。

2.小组内不同能力的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不同:

①能力强的学生,鼓励他们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

②能力弱的学生,鼓励、帮助他们通过某一渠道收集信息。

3.不同能力的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同。

(1)能力强的学生,在小组内起主持交流作用,并鼓励他们分类、分级对资料进行技术处理,成果反映方式可多种多样。

(2)能力一般的学生,在小组内起交流信息、听取信息的作用,他们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对资料进行处理,成果反映方式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长自订一种或多种。

(3)能力弱的学生,在小组内起参与作用,鼓励、帮助他们对资料进行技术处理,能与他人合作完成一项成果。

四、收集、处理信息,提高学习效率

在收集资料前,学生首先要对所解决的问题有所了解,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不断回顾这一问题,加深了对所要掌握知识的印象。在收集的过程中,无形中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大了获取信息的量,在整理收集到的信息的过程中就是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所以,这时学生的学习是高效的。收集到的资料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也能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一些原本不好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了,如学习Sport Day时,班上的大部分学生尤其是男孩子,对这一话题特别感兴趣,但是要想和同学用英语进行这方面的交流,仅以课本上为学生提供的词汇量及内容是远远不能够满足他们的谈论范围的。这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我让学生三人一组,任选一个体育项目自由设计场景,涉及到不会的体育名称或表达方式可以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并集中到一节课上进行汇报。学生有选择体操的,有选择田赛、竞赛及各种球类的。小足球迷们竟然会用英语说出“手球、黄牌警告等词语”。在学习英语时,学生经常在不同的教材和资料中发现同一个单词在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中形式不同或用不同的词来表达,学生在使用时不知道该用哪种形式或用哪个词来表达。所以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一个作业:在两周之内,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访问、调查以及查阅文字资料,查找同一个意思英美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在汇报时,内容非常丰富,课后,我和学生一起交流,从中选出比较普遍的、典型的案例进行资料总结与整理,印发给各个班级的每一个同学,这样,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记忆更加深刻,并且可以资源共享。

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地提高了英语学习的效率。在这一能力培养的实践过程中,新课程的理念已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真正的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上一篇:让快乐绽放高效课堂 下一篇:我眼中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