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时间:2022-04-12 02:31:08

【前言】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2.创设有效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于是,老师们绞尽脑汁,精心用"情景"扮美课堂,如语言描述渲染、用故事、多媒体课件导入等等,创设的情景可...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251-01

我国目前的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教育部周济部长也提出:我们的教学时间确实不少了,问题在于这些时间里的有效教学太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全面实施,深入人心,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关注学生发展是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而且还要有具体的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其中,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是最重要的。否则,我们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追求有效课堂教学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虽然课改已经历了一个周期,但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还不能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新课程的理念,不能很好运用有效教学策略,致使不少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本文加以阐述。

1.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主旨

教材是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是教学的凭借。因此,课前要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编排体系、每个单元的知识点,明晰每一节课教学内容的知识主线、重难点,合理组织课堂教学。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第一节《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会用字母表示数和运算定律,初步体验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针对教材特点,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去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适当加强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训练,并注意渗透函数思想。而有的老师却把重点放在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分配律等等的数量关系训练上,这明显是对教学重点把握不准确,偏离了教材内容的编写意图。

2.创设有效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于是,老师们绞尽脑汁,精心用"情景"扮美课堂,如语言描述渲染、用故事、多媒体课件导入等等,创设的情景可谓是美轮美奂、异彩纷呈,但是透过情景,我们发现一部分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创设教学情境的作用,创设的情景成了课堂的点缀和摆设。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的教师在上课伊始,为了渗透"转化思想",设计了"曹冲称象"动画故事,播放时达4分钟,老师还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曹冲用什么办法称象的吗?授课老师出发点是好的,想借助动画片激发学生的兴趣,但用4分钟时间播放动画片,仅为了渗透转化思想对于五年级学生就有点大物见小物了,也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如果换个方式提问:大家听说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说说故事中曹冲想了个什么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既简洁明了导入新课,又节省了时间。因此对于高年级学生,要侧重于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景,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中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来创设情景。在创设情景时,不仅要考虑有利于解决数学内容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还要注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只有两者结合,有目的地创设有效教学情景,才会达到激发学习兴趣,开启思维的目的。

3.设计有效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过程

数学知识的获得、数学能力的培养、数学素养的形成是通过教学中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来实现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构建数学知识。如一位老师教学《锐角和钝角》这节课,以活动贯穿始终。活动一:找角(初步感知);活动二:给角分类(体验);活动三:折角(探究);活动四:画角(运用)。通过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体验了过程和方法,并体会到了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再如:教"圆周率"概念前,要求学生用硬纸做直径分别为2厘米、3厘米、5厘米、10厘米的四个圆,直尺分别量出这四个圆的周长,通过计算思考:每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几倍多一些?这个倍数是不是随着圆的大小变化而变化?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比较后得到:圆不管大小,它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三倍多一些,它是一个固定的数,这样,学生对圆周率的概念就理解了。有效的活动设计为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提供了机会,使学生初步领悟到数学中符号化的思想,提升了学生思维水平的层次。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设计数学活动要遵循小学生的思维特征和不同年龄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依据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到适时适度,同时也要有数学的内涵和明确的目标,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游离于数学知识之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数学活动意义。

4.及时抓好效果反馈,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

在有的课堂上,效果反馈这一环节往往被弱化,不是被其它的环节挤掉,就是老师不够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既包括学,还包括习,及时收集反馈的信息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新知理解应用上的情况,便于老师和学生及时改正错误和不足。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看,课堂练习和反馈特别重要。小学生意志力薄弱、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在学习上容易浅尝辄止、遇难而退。对待作业也往往缺乏耐心。有专家对 "教师在场"和"教师不在场"学生做作业的情况做过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教师现场监督和有针对性的指导,既能培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完成任务的毅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提高作业质量和速度。

总之,着眼教材、深入研究教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创设有效情景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动力,设计有效数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及时做好课堂有效反馈是课堂效益最大化的重要补充。

上一篇:学好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浅论初中语文课堂怎样创造有效教学情境